士官群体如何成为强军兴军的重要力量

2015-01-10 08:13吴发魁周战波李祥辉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士官军区思想

文/吴发魁 周战波 李祥辉

士官群体如何成为强军兴军的重要力量

文/吴发魁 周战波 李祥辉

随着我军使命任务拓展和各项改革推进,士官队伍在部队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士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又该如何改进?带着这些思考,记者踏访沈阳军区各部队,采取面上了解与点上剖析、直接调查和委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

望闻问切看“病情”

调查发现,沈阳军区近年来持续大抓士官队伍建设,广大士官政治坚定、思想稳定,苦练精兵谋打赢、立足岗位求作为,较好发挥了中坚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涌现出曾昇铨、降巴克珠、蒋德红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问题一:部分士官扎根军营、献身使命的职能意识淡化。记者发现,一些士官当兵打仗、从军报国的思想树得不牢,不想脱军装,也不愿真扛枪。有的把分期服役制等同于“合同制”,以“打工”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有的感到军人并不是终身职业,走一步看一步,“签一期干一期”;有的“愿意”转士官,过多考虑的是利益因素,简单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在对一个团近200名士官的调查中,37%的士官把攒家底、顾后路、挣钱养家作为选士官干工作的主要目标选项。一名士官说,看到地方业余时间自主化,而部队加班加点常态化,就想回地方找工作,挣的少点也不怕。

问题二:少数士官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缺失。一些士官上进心不强、不愿过多付出,成为基层干部头疼的问题。一名指导员向记者诉苦,有的士官觉得自己肩上没星、手里没权,没必要把“所有问题往身上扛”;有的选前拼命干、选后悠着干,个别士官认为党入了、功立了,干多了没必要;有的工作怕辛苦、怕担责任,不愿意当骨干和班长,不愿意参加比武考核和大项活动。对11个旅团和1200名班长进行调查时发现,有32%的士官不愿意当班长,特别是中级士官不愿意当班长的比例达到62%。其中37%的人认为班长要事事站排头、处处做标杆,不如无“官”一身轻;65%的人认为班长出力受累不讨好,挨批评多、得罪人多、岗位津贴少。

问题三:一些士官个人主义、功利思想有所滋长。对2100名士官围绕“当个人追求与组织需求发生冲突怎么办?”进行问题调查,有17.6%的人表示“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有的信奉庸俗关系,尽管对找关系、走后门深恶痛绝,但涉及自己利益的事也会担心“不找人就走人、不送礼就没戏”。认为现在“花钱办事”是理所当然,“感情投资”是必不可少,“礼尚往来”也情有可原。调查还发现,32%的士官渴望多认识领导、多结交能帮得上忙的朋友。有的士官讲,过去个人进步、孩子入学、家属就业都依靠组织,现在要找社会、找市场、找朋友,没有“人脉”关系什么事也办不成。对850名士官调查“你最大的后顾之忧是什么”,59%担心转业后的“票子、房子、车子”等问题,非党员士官中,仅有45%担心转业前入不上党。

把脉问诊寻“病因”

调研感到,当前士官队伍存在的现实思想问题,有些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有些是政策制度不完善带来的,也有些是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所致。综合各级看法,主要有4个方面原因。

多元思想文化冲击。在八面来风的开放大环境下,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士官队伍既容易得风气之先,也容易在多元多样多色中迷失自我、丧失追求。特别是现在手机、网络发达,一些士官很容易接受内容消极、不健康的信息,对他们思想道德观念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社会上流行的单纯用挣钱多少衡量价值大小、“一切向钱看”等一些片面、错误的思想观念,对士官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带来不小的冲击,遇到利益由过去“羞于提”,到现在张口要、公开争。一些部队领导讲,前几年转士官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就业形势不景气。现在国家经济形势好转了,部队保留技术骨干的难度也加大了。这些个人利益诉求,一定程度影响士官安心军营、爱岗敬业。

个人现实问题所累。部队干部讲,现在未婚士官忧对象、已婚士官忧家庭、待转士官忧后路的“三忧”现象比较突出。在“4·2·1”式家庭结构下,一些已婚士官家庭负担重,加之长期两地分居,家庭幸福指数不高,牵扯了工作精力。

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部分政工干部在开展教育时,对士官想什么、忧什么不是很清楚,讲的不是士官需要的,说的也不是士官想听的,激不起士官的思想共鸣。有的士官讲,一些干部搞教育,就像例行公事,照本宣科,听着就犯困。

对症下药开良方

加强和改进士官的政治教育,是抓好士官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我们紧密联系形势任务、岗位要求和士官的思想实际、成长成才愿望需求,去年

以来我们重点抓了4方面工作:

抓好教育引导。着力办了两件实事,围绕士官关心关注的赌博彩票、安全保密、个人婚恋等问题,精心雕琢确定授课题目,精选事例和讲课素材,组织部队领导、院校专家、优秀基层政治干部集中攻关,编写了《经常性思想教育50课》教材,印发到每个连队;汇集军区部队历年优质教案精华,坚持优中选优,认真修改完善311个优质课和453个教案,在军区政工网建立优质课数据库,为抓好士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教育资源。去年老兵复员前夕,针对士官人才队伍保留难的问题,军区统一编写了《无悔从军路放飞青春梦》的专题宣传教育提纲,指导部队教育引导官兵自觉以部队需要为重,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努力让人生在新的岗位上更出彩。

抓好文化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军区党委提出的深入开展“五个服务到一线”“为基层办好十件实事”部署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大力弘扬“面包车艺术团”优良传统,先后5个波次赴边远部队和海防一线,坚持把班排哨所、炮位阵地、舰艇甲板、训练操场作为开展慰问演出的舞台,真诚为兵演出,真情开展服务。今年组织文艺小分队,赴吉林省军区边防巡逻艇大队、某旅冬训点、某海防团等基层部队训练执勤一线进行慰问演出18场。

抓好骨干培养。注重培养士官思想工作骨干,指导各级组建开展“士官宣讲团”、“百名士官上讲台”、“士官周末大讲堂”等活动,军区每年组织“四会”政治教员比武考核,吸纳士官参与授课比武、考核评比打分,引导士官在参与教育、组织教育中接受教育。军区每年举办业余文艺创作骨干、动漫创作骨干、影视兵骨干、篮球裁判员等多种培训班,加大士官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抓好心理服务。分期分批组织心理医师到边海防部队进行讲解辅导、心理测查、心理咨询、帮带心理骨干,依托军区政工网设置心理服务专栏,组织260名基层心理服务骨干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白山军分区紧密结合部队实际和士官心理需求,坚持融合地方资源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建立完善了专家聘任、信息交流和巡回服务等制度机制,与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白山市中心医院等单位9名专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半年开展一次军地心理专家“走边防、理兵心”活动,保证了心理服务工作规范化运行、常态化落实。驻漠河某边防团战士小刘由于与女朋友分手,情绪始终低迷不振。心理服务工作组得知此情况后,积极与团领导协调,决定在列车上特意安排一次小刘与王东耀主任的偶遇,而小刘对此毫不知情。在不经意的聊天中,王主任帮助小刘卸下了心理包袱,隔壁车厢的团领导听见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献计献策助发展

着眼把士官群体打造成强军兴军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强化各级对抓好士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摆上重要日程,加大工作指导和落实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紧紧围绕强军目标这个根本问题开展教育。针对少数士官从军报国、献身使命根基树得不牢等问题,聚焦铸魂、打仗、正风等大力开展强军目标学习教育,引导他们真正搞清“为啥当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打牢投身强军兴军的思想政治基础。利用经常性理论学习、经常性思想教育等时机,组织士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理想信念、履行使命、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解决在理想信念、履职尽责、道德法纪、敬业奉献等方面存在的现实思想问题,理直气壮讲好大道理,确保政治坚定、思想稳定和道德纯洁,走正军旅之路。

积极探索适应士官队伍特点的组教施教模式。根据士官成分的多样性、岗位的复杂性、服役的阶段性和思想差异大的特点,加强针对性教育。研究探索初级士官与义务兵共同教育、高中级士官与干部分层施教的方法路子。特别是以士官需求为牵引,区分对物质、价值和精神等不同层次需求,分类指导、分层施教,科学搞好教育引导。着眼青年士官兴趣爱好、阅历经历和接受水平的实际,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广泛开展自主式、启发式、互动式和网络化教育,采取一事一议、依案说法等喜闻乐见形式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强化士官教育的知识性和政策性,建议从总部和军区层面多搞一些网上在线问答,搞好答疑解惑和政策解读。持续加强基层政治教员队伍建设,加强对“一岗双责”单位政治教员帮带培养工作,采取以会代训、短期培训、岗位轮训等方式提高组教施教能力。军区基层连队主官、一线指挥部和基层党支部书记网上培训,以及下半年组织军师旅团主任集训,把研究加强士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

注重在营造拴心留人环境上下功夫。进一步丰富部队业余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化服务万里行”、“百种图书下基层”、“心理服务到一线”等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巡回慰问演出,为广大官兵特别是士官安心尽职营造良好环境。积极采取文化夜校、读书成才、补习培训等形式,使士官掌握一技之长。部队组织在职教育和学历升级要向士官队伍倾斜,满足他们成长成才需要。注重发挥发放奖励工资、设立优秀士官人才奖金、提前晋升工资档等物质奖励的激励作用。

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近些年,从总部到军区先后颁发了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制度,特别是对就业、随军、婚恋等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政策,越来越人性化、合理化,产生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但从基层反映看,保险不配套、安置路子窄、随军门槛高、特殊岗位津贴少、伤残士官移交、随军家属和子女就业难上学难等问题矛盾还比较多。利益是影响官兵思想稳定的重要因素,强调牺牲奉献并不排斥对正当合理利益的追求。建议总部结合下步军队全面深化改革,在这方面认真搞好调研,继续稳妥推进各项政策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好士官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邢玉婧

猜你喜欢
士官军区思想
安徽省军区领导来淮委防汛勘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士官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