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肥胖男大学生课内外有氧综合干预的减肥效果研究

2015-01-12 06:16孟昭莉高峰杉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肺活量有氧脂肪

徐 涵,曹 玲,徐 坚,孟昭莉,高峰杉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高校肥胖男大学生课内外有氧综合干预的减肥效果研究

徐 涵,曹 玲,徐 坚,孟昭莉,高峰杉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目的:通过观察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前后肥胖男大学生肺活量和体成分的变化,探讨此课程对肥胖大学生减肥降脂、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大连理工大学BMI≥28的男大学生34人。独立编班,对其进行12周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同时对其饮食、作息、课余运动进行辅助指导。比较教学前后学生的肺活量和体成分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有氧运动课程教学,使肥胖男大学生的肺活量有显著性提高(P<0.05),肺活量指数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体重、去脂体重、BMI、体脂肪量、体脂率、躯干及四肢脂肪率均有非常显著性的下降(P<0.01)。结论: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与饮食、作息、课余运动的辅助指导对肥胖男大学生减肥降脂、提高心肺功能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普通高校中推广。

大学生;有氧运动;综合干预;肥胖;肺活量;体成分

肥胖已成为21世纪中国乃至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肥胖是成年后的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已经证实,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1],特别是腹部肥胖危害性更大[2]。尹小俭等[3]的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正如季成叶等[4]所述,从现在起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将以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出现肥胖和超重的成倍增长,从而影响新一代年轻人的健康和将来的生活质量。

肥胖的评价通常采用体质指数和脂肪百分比2种方法: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又称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等。其定义为按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BMI是了解体重对身高所带来的健康影响的简便可靠的指标,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我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BMI分类标准,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BMI切点:BMI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5];2)脂肪百分比(FP%)是身体所含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

研究发现,在BMI正常的人群中,约有四分之一的人身体脂肪含量超过正常水平,被称为正常体重肥胖,也叫做“隐性肥胖”[6]。这种“隐性肥胖”同样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7]。所以测量身体脂肪的百分比就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生物电阻抗法(BIA)是测量脂肪百分比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脂肪组织因水分含量低而不导电、肌肉等组织因含水量高而导电性能好的原理,根据人体的电阻抗推定脂肪和其他组织的比例。肥胖的诊定标准为男性FP%>25.0;女性FP%>30.0[8]。

目前我国多集中于对大学女生减肥方面的研究[9],研究运动干预后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10],涉及男大学生肥胖干预的研究较少,即使有相关研究提及相应的干预措施,也多是采取课外社团或俱乐部的形式进行运动干预,缺乏体育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监督[11]。尚未见对肥胖大学生采取独立编班,施以针对性有氧运动课程教学的高校体育教学形式。

本文拟对肥胖男大学生独立编班,采取12周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课程的授课方式,再给予有效的课后作业,辅助指导其饮食、作息、课余运动。观察其肺活量、肺活量指数及体成分的变化。为针对高校肥胖大学生独立编班,开设专门的有氧运动课程帮助其减肥降脂、提高心肺功能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肥胖男大学生进行12周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干预,以其肺活量和体成分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根据大连理工大学2014级入学新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计算BMI,发现肥胖学生共33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3%;其中男生29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35%、占男学生总人数的8.95%。排除继发性肥胖、心血管病史、骨与关节病史后,从肥胖男学生中随机抽样34人为测试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肥胖大学生”和“有氧运动”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查找相关文献共88篇,在万方数据库中查找文献34篇。检索文献时限范围为1995~2015年;文献类型为学术期刊;学科限定为体育、临床医学。排除标准是:1)重复性研究;2)涉及实验动物的研究;3)研究对象为儿童。共保留文献54篇为本文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2.2 测试法

1)体成分测试:通过生物电阻抗法进行体成分测试,测定仪器采用日本TBF-418B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方法:采用身高/体重测试仪测量身高;受试者穿运动薄单衣,赤足站立于脚电极上;令受试者轻握手电极,双眼平视前方,身体放松,静止不动;测试结果传送至电脑并进行数据处理[12]。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去脂体重、BMI、脂肪量、体脂肪率、躯干及四肢脂肪率。34名测试对象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测试对象基本特征 (n=34)

2)肺活量测试:利用大连理工大学体科所研制的自动肺活量测试仪进行测量。测试方法:学生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一次呼出。液晶显示屏上显示肺活量(ml)的读数。

1.2.3 实验法 根据34名肥胖男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以有氧运动为主,结合柔韧、灵敏练习和局部力量练习为教学内容,以集中授课、课外体育生活方式指导为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实验。

以常颖[13]、黄亚茹[14]等人针对肥胖学生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量研究结果为依据。实验前,随机选择了5名肥胖男学生进行了预实验,测试其20min、最大心率达到了65%HRmax的有氧耐力跑,没有出现头晕目眩、出冷汗、胸闷、皮肤苍白、口唇发绀等症状。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按照大连理工大学制订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每周1次课,每次课90min,每学期12次课)。

1.2.3.1 课堂教学 按照体育课堂教学程序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1)课程准备部分。安排常规柔韧、灵敏练习:柔韧练习主要安排静力性的徒手拉伸练习,循序渐进,拉伸程度依次加大[15]。灵敏练习主要以游戏和个人徒手练习穿插进行。

2)课程基本部分。安排多种形式的20~30min的有氧耐力练习。具体内容如下:要求学生即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有氧耐力练习形式主要有:慢跑、快步走、跳绳、登山、定向越野等。每次课穿插进行上下肢、腰腹部的力量练习。四肢力量练习以俯卧撑、引体向上、蛙跳、立定跳远为主;针对学生的脂肪主要堆积在腰腹部位的问题,大量运用平板支撑、仰卧起坐、负重深蹲、瑜伽平衡蹲等方法燃烧学生腰腹部脂肪,锻炼其核心肌肉力量。

3)课程结束部分。安排放松练习:徒手抖臂、拍打下肢肌肉、深呼吸放松等。

1.2.3.2 课外锻炼 每天给学生留有课外锻炼作业,作业内容包括柔韧练习、有氧耐力跑以及肌肉力量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内运动指导和个人实际情况制订个人运动计划,每天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QQ群上传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监督。

1)柔韧练习:主要采用主动的静力性伸展法,缓慢地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6~8s,每日拉伸5~10min,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拉肩、站立位体前屈、压腿等。

2)有氧耐力练习:30min以上,要求即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运动形式不限,可为球类、游泳、耐力跑、登山等。

3)力量练习:四肢肌肉力量与腰腹部肌肉力量练习隔日穿插进行,15~20次/组,3组/日;或者每组持续时间到力竭,每日三组;对于体成分测试躯干脂肪率≥25%的学生,腰腹部肌肉力量练习时,采取20~25次 /组,3组/日。主要形式有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蛙跳、平板支撑等。

1.2.3.3 行为规范 对学生的日常饮食、作息、课余运动进行辅助指导。每天上传早餐的饮食种类、进食量等;每次上课测量学生的体重并记录;讲解运动、健身理论等常识。

1.2.4 数理统计法 原始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储存,并建立数据库,通过统计软件SPSS19进行管理和分析,计量数据以Mean±SD表示,使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来分析。P<0.05为统计学显著性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肥胖男大学生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的变化实验前后肥胖男大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指数如表2所示,实验前肥胖男大学生的肺活量和肺活量指数 分 别 为4714.00±784.49ml和47.15±7.67ml/ kg。实验后肥胖男大学生的肺活量和肺活量指数分别为4932.15±785.69ml和50.88±7.75ml/kg。 经 过12周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肥胖男大学生的肺活量有显著性提高(P <0.05);肺活量指数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 <0.01),心肺功能得到提高。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肺呼吸功能的指标,与人体的身高、体重、胸围呈正比关系。对肥胖男大学生的肺活量研究结果并不一致[16-17]。所以应用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ml/kg)更能确切地反映人体肺通气功能的好坏与否,反映肥胖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18]。肺活量指数是反映人体单位体重上的肺活量,是人体体质状态中最为重要的静态心肺功能指标[3]。

课堂教学时的有氧耐力练习过程中,人体要不断地摄取氧气,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氧燃烧体内的糖分,消耗脂肪,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19]。

肥胖学生的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的变化充分说明本实验法中的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能改善肥胖男大学生机体运输、储备和利用氧气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机体的有氧耐力,增强了学生的心肺机能,对改善机体的生理机能确有积极影响。

表2 实验前后肥胖男大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指数 (n=34)

2.2 实验前后肥胖男大学生体成分的变化学生体成分指标的变化如表3所示,实验前肥胖男大学生的体重、去脂体重、BMI、脂肪量、体脂肪率分别是:100.17±7.58kg、70.20±4.34kg、32.33±2.27、29.98±4.28kg、29.81±2.59%;经过12周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后其体重、去脂体重、BMI、脂肪量、体脂肪率下降为:97.14±7.93kg、69.04±4.69kg、31.18±2.22、28.13±4.38kg、28.83±2.79%,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 <0.001)。躯干脂肪率的降低值是1.12±1.56%;左上肢脂肪率的降低值是0.73±0.83%;左下肢脂肪率的降低值是0.90±1.04%;右上肢脂肪率的降低值是0.70±0.85%;右下肢脂肪率的降低值是0.90±1.07%,也均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 <0.001)。

实验后肥胖男大学生的体重、BMI、脂肪量、体脂肪率下降非常显著,说明经过12周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后学生身体形态改善非常显著,达到了减肥降脂的目的。躯干脂肪率的降低要大于四肢脂肪率的降低,说明12周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不仅改变了肥胖男大学生的体成分,而且改变了体脂分布,减少了腰腹部脂肪[20-21]。

但是从表3中可知,肥胖男大学生的去脂体重也相应降低,且同样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 <0.001)。考虑是因为肥胖男大学生在运动干预的同时对其饮食、作息及课余运动等也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学生的能量摄入减少,导致了去脂体重的减少,这与李军汉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

实验后有2名学生的体脂肪率下降为正常水平(FP%<25%),以上结果说明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结合力量练习对于肥胖男大学生的减肥降脂效果明显。人体摄入能量过多,而消耗相对较少,剩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达一定量时,遂演变为肥胖。本研究将继续采用运动结合饮食控制以及行为规范的综合方法指导肥胖男大学生摄入与消耗能量的平衡,以探讨其长期效果。

表3 实验前后肥胖男大学生体成分 (n=34)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高校中肥胖男大学生人数比例较高,肥胖程度较严重。

2)高校肥胖男大学生通过进行12周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课程的干预,高校肥胖男大学生体成分、肺活量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验证了肥胖男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独立编班,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加之饮食、作息、课余运动的辅助指导对其减肥降脂、提高心肺功能具有明显效果。

3.2建议

1)由于肥胖大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限制,普通的体育课程并不适合,所以应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课程教学,独立编班,单独开设课程。

2)肥胖男大学生的减肥降脂、增进健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运用“运动+饮食控制+行为规范”的综合指导让肥胖大学生在高校求学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运用到将来毕业后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从根本上消除新一代年轻人的健康隐患。

[1] Poirier P,Giles T D, Bray G A,et al. Obesity andcardiovascular disease:pathophysiology,evaluation,a nd effect of weight los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6,26(5):968-976.

[2] 孙博喻,张冰,林志健,等.腹型肥胖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1): 80-83.

[3] 尹小俭,杜建强,季浏,等.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9): 79-84.

[4] 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年流行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2): 194-197.

[5]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1): 10-15.

[6] 李敏,王东生. 石家庄高校女生隐性肥胖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2(3): 366-367.

[7] 沈喜妹,杨立勇,严孙杰,等.体质量指数<25kg/m2的肥胖:一个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11): 1048-1052.

[8] 张荣欣,薛长勇,郑子新,等.成人BMI与体脂含量和脂肪分布的关系[J].营养学报, 2002(2): 144-148.

[9] 李培静,陈冬平.高校女大学生肥胖度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11): 1507-1508.

[10] 聂刘旺,柏友萍,张晶.减肥运动处方对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脂、血糖与抵抗素的影响[J].卫生研究, 2013(4): 538-542.

[11] 徐林川,束路西,雷震.对肥胖大学生运动干预与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1):92-94.

[12] 曹玲,宋鸽,徐坚,等.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大学生肥胖进行正确分析评价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8): 78-81.

[13] 常颖,陈磊,朱荣.8周有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运动后收缩压恢复、体成分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学, 2013(12): 65-70.

[14] 黄亚茹,纪环,葛小川,等.4周运动配合饮食控制对肥胖青少年体成分、血脂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理[J].中国体育科技,2013(1):46-51.

[15] 张慧君,于志源.对大学生身体柔韧性素质练习方法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4(5):133-134.

[16] 乔来明.对肥胖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15):2912-2914.

[17] 沈晓丽,贺圣文,刘燕,等.高校学生肥胖程度对体能素质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6(6):494-495.

[18] 张凤梅.超重肥胖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7(5):420-422.

[19] 崔云霞,王政,戴福祥.肥胖大学生有氧运动处方实验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0-94.

[20] 林华,王洪.有氧健身操对女性BMI和WHR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0(3):63-65.

[21] 晋娜,陈文鹤.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对重度肥胖症患者身体形态、血脂和心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11):1049-1052.

[22] 李军汉,蒋健保.能量控制与运动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中老年肥胖人群瘦体重影响的描述性文献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8):749-757.

Study on Weight-Losing Effect of Aerobic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n-and-Out of Class for University Obese Male Student

XU Han, CAO Ling, XU Jian, MENG Zhao-li, GAO Feng-sh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ness of this curriculum to weight and fat reduction, as well as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through aerobic curriculum observation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Method: random selecting 34 male students (BMI≥28) i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subjects. Classifying into independent classes, with 12 weeks aerobic exercise curriculum and assistant guidance to diet, work and rest as well a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Comparing index changing of student lung capacity and body composition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Results: through aerobic curriculum teaching, lung capacity of obese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improves significantly (P<0.05), vital capacity index increases obviously (P<0.01). Body weight, fat free mass, body mass index, body fat mass, body fat rate, trunk and limbs fat rate all reduce signifcantly (P<0.01). Conclusion: targeted aerobic exercise curriculum, as well as auxiliary guidance of diet, work and rest and extra curriculum play signifcant effect on weight and fat reduction,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obese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which is worth of popularizing in university.

university student; aerobic exercis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besity; lung capacity; body composition

G804.3

A

1004 - 7662(2015 )03- 0084- 05

2015-02-14

徐涵,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通信作者:曹玲。

猜你喜欢
肺活量有氧脂肪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