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变化分析—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

2015-01-12 06:16裴永杰闫振龙陈龙伟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西安交通大学身体素质体质

裴永杰,闫振龙,陈龙伟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城乡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变化分析—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

裴永杰,闫振龙,陈龙伟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探求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别于200、2005、2010年3次抽取西安交通大学647名城乡男大学生为测试对象。测试项目包括50m、立定跳远、1 000m、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采用 Spss20.0对城乡男生身体素质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010年城市男生50m、乡村男生1 000m成绩增长显著,城乡男生引体向上、城乡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低于2000年水平;2010年城乡男生身体素质指标高于2005年水平。结论:2010年城乡男生身体素质指标总体高于2005年,但仍低于2000年水平;乡村男生身体素质优于城市男生,且城乡差异进一步加大;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模式中,对男大学生柔韧性素质方面重视不足。

身体素质;城市;乡村

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学生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1]。2007年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2]。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我国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进一步下降[3]。

在国家高度关注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和2010年全国学生身体素质较2005年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城乡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2000-2010年变化分析,探求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基础性的理论参考,以便有针对性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西安交通大学城乡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变化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大学生、身体素质、城市和乡村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从2000-2015年的相关文献9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比,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2.2 测试法

1)测试对象:使用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样本抽取方法,分别于2000、2005、2010年3次抽取西安交通大学19~22岁的647名在校就读的城乡男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其中2000年男生211人(城男110人,乡男101人),2005年男生203人(城男103人,乡男100人),2010年男生233人(城男119人,乡男114人)。

2)测试项目及标准:测试项目包括50 m、立定跳远、1 000m、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测试项目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20.0对2000年、2005年、2010年城乡男大学生50m、立定跳远、1 000m、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 研究结果

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态、机能在运动能力方面的反映,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方面的能力[4-5]。50m、立定跳远、1 000 m、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指标基本反映了学生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及柔韧性等综合身体素质状况。

通痹方中药热奄包对颈型颈椎病家兔颈椎曲度及椎间盘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罗先意,等(2):125

2.1 城市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2000-2010年变化西安交通大学城市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值2000-2010年变化(表1)显示:2010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男大学生50m、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显著(P<0.01);2005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男大学生5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成绩差异显著(P<0.01);2010年与2005年相比,50 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显著(P<0.01)。

表1 2000—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城市男生身体素质指标均值及增长变化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值2000-2010年变化特点表明,2010年城市男大学生50 m成绩好于2000年水平,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成绩低于2000年水平;2005年城市男大学生50m成绩好于2005年水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成绩低于2000年水平;但2010年,城市男生50 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成绩均好于2005年水平,而坐位体前屈成绩低于2005年水平。

2.2 乡村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2000-2010年变化西安交通大学乡村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值2000-2010年变化(表2)显示:2010年与2000年相比,乡村男大学生50m、1000m、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显著(P<0.05);2005年与2000年相比,乡村男大学生5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显著(P<0.01);2010年与2005年相比,乡村男大学生50m、1 00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显著 (P<0.01)。

表2 2000—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乡村男生身体素质指标均值及增长变化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乡村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值2000-2010年变化特点表明,2010年乡村男大学生50m、1 000m成绩好于2000年水平,坐位体前屈成绩低于2000年水平;2005年乡村男大学生50m成绩好于2005年水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成绩低于2000年水平;但2010年,乡村男大学生50m、立定跳远、1000m成绩均好于2005年水平。

2.3 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2005、2010年城乡差异变化西安交通大学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2005、2010年城乡差异变化(表3)显示:2005年,男大学生50m、立定跳远、1 000 m、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成绩城乡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2010年,男大学生1000 m、坐位体前屈成绩城乡差异显著(P<0.01)。向上的身体素质指标下降,城乡男大学生50m成绩显著增长,其主要原因是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施,新标准测试规定立定跳远和50m任选1项,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实心球任选1项,与2000-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均选测实心球(替代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50m(替代立定跳远)有关。

虽然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城乡男大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有所下降,但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城乡男大学生除城市男生柔韧性指标下降外,其它身体素质指标较2005年均呈增长趋势。本研究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2010

表3 2005、2010年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城乡差异变化情况

2005、2010年城市男大学生除速度指标好于乡村男大学生外,其它身体素质指标均低于乡村男大学生;2010年乡村男大学生50m成绩与城市男大学生差距由2005年的0.13s缩小到2010年的0.01s;城市男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与乡村男大学生差距由2005年的0.96cm缩小到2010年的0.63cm;城市男大学生1 000m成绩与乡村男大学生差距由2005年的1.78s增大到2010年的14.73s;城市男大学生引体向上成绩与乡村男大学生差距由2005年的0.62次增大到2010年的2.90次;城市男大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与乡村男大学生差距由2005年的2.03cm增大到2010年的3.75cm。

3 分析与讨论

3.1 除城市男大学生柔韧性指标外,城乡男大学生其它身体素质指标2005、2010年均呈增长趋势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学生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2005年城乡男大学生50 m成绩增长显著(P<0.01),城乡男大学生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乡村男大学生引体向上成绩下降显著(P<0.01)。

2005年城乡男大学生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年城市男生5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别增长0.20s、6.92cm、0.84次,其中5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指标增长显著(P<0.05),而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显著(P<0.05);乡村男大学生50m、立定跳远、1 000 m、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成绩均分别增长0.32s、6.59cm、9.14s、3.11次和0.65cm,其中5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成绩增长呈现著性(P<0.05)。这与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不一致。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较2005年进一步下降[3]。

人的体质发育水平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体育锻炼的影响,但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5]。在2005年全国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下降和2007年国家高度关注学生体质发展状况的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积极落实中央7号文件,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突出“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发展。如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采用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推行每堂课用20 min时间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制订以包含耐力项目在内的体育考核目标,积极开展体育健康节、体育教师下书院指导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和组织各种体育竞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等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改革和尝试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和保障。2005-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城乡男大学生身体素质呈增长趋势反映了这一系列的改革已初见成效。

城市男大学生2005-2010年柔韧性指标下降,可能与每年学生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内容选测实心球而不是柔韧性指标有关;还可能与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柔韧性项目练习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柔韧性锻炼的参与度相对不足。同时,也暴露出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模式在发展学生柔韧性素质方面的薄弱和不足。这一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3.2 乡村男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好于城市男大学生,城乡差异进一步加大本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0年乡村男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增长趋势好于城市男大学生。与2005年相比,2010年乡村男大学生速度指标与城市男大学生差距较2005年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城市男大学生爆发力指标与乡村男大学生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而城市男大学生耐力、力量、柔韧性指标与乡村男大学生差距进一步加大。

乡村男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增长趋势要好于城市男大学生,其主要原因是乡村学生生活水平和成长环境的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城乡差异主要原因是城乡物质生活水平上的差异,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质的影响水平不同,经济发展将会对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区域的人口体质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促进作用相对较小[6];大学良好的体育教育与体育锻炼资源为乡村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乡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热衷于体育的多功能选择,追求时尚,注重体育的社会性和娱乐性,而农村学生更注重于体育的健身功能,他们在从事基础性体育项目活动中的吃苦耐劳、持续锻炼的精神明显优于城市学生[7]。另外,城市男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率的增长也是产生身体素质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关研究显示,超重及肥胖对大学生的耐力素质产生显著性负面影响[8-9]。城市男大学生2005、2010年超重和肥胖率统计结果显示:城市男大学生5年来体重增长幅度为3.66kg,且增长显著(P<0.01),而乡村男大学生5年来体重处于缓慢下降阶段;城市男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率由2005年的20.38%上升到2010年的35.0%。5年来城市男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率的增长制约其素质指标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2010年城乡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总体高于2005年,但仍低于2000年水平。

2)乡村男大学生身体素质优于城市男大学生,且城乡差异进一步加大。

3)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模式中,对男大学生柔韧性素质方面重视不足。

4.2 建议

1)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康知识讲座,使学生能客观地评定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合理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加强科学饮食和锻炼的宣传力度,并为学生身体发展提供科学营养和锻炼指导,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控制学生体重的快速增长。

2)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城乡差异进一步加大,建议进一步加强城市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增加体育考核评价中身体素质指标的考核比重和力度。

3)学校应加强和巩固5年来学生身体素质增长趋势,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锻炼模式,关注学生柔韧性素质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R]. 教体艺[2006]3号. 2006.8.31.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R].教体[2007]14号,2007.6.4.

[3] 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R]. 教体艺[2011]4号. 2011.8.29.

[4] 陈华.浙江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2): 87-91.

[5]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测量平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62.

[6] 刘星亮.体质健康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33.

[7] 邹师.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与健身模式类型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22(3):56-59.

[8] 曹峰锐.肥胖对大学生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比较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1, 3 :42-45.

[9] 尹小俭,季成叶,王树明.我国大学生肥胖流行现状及体质变化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65-68.

Analysis on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Quality Index Vari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ak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PEI Yong-jie, YAN Zhen-long, CHEN Long-wei
(Sports Center, Xi’an Jiaot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Shaanxi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ies of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quality index variation,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647 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testing objects in 2000, 2005 and 2010. Test items include 50 m, standing long jump, 1000 m, pull-up as well as sit-and-reach.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quality index is analyzed by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f SPSS 20.0. Results: compared with 2000, 50 meters performance of urban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and 1000 meters performance of rural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increase significantly, pull-up and sit-and-reach of both urban and rural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decreases in 2010. Compared with 2005, physical quality index of urban and rural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is higher in 2010. Conclusion: physical quality index of male student in 2010 is higher than 2005, but still lower than 2000. Rural male student physical quality is better than urban, and the gap even grows bigger gradually. In current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and sports exercise, fexibility quality of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is still lack of emphasis.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quality; urban area; rural area

G804.2

A

1004 - 7662(2015)03- 0089- 04

2015-02-01

裴永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西安交通大学身体素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招募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再获“最受欢迎期刊”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