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再认识

2015-01-13 21:35柳辛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工作模式高校辅导员

柳辛

摘 要:高校辅导员具备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为辅导员的多向发展提供了契机。在现实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常出现职业倦怠,甚至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正常运转。基于主体间性理论视域,对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进行再认识,并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模式进行重构,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工作模式;主体间性

高校辅导员有着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一方面,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教育者;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又是学生的管理者。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常会遭遇“既当不成教师又做不成干部”的尴尬局面。因此,有必要对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展开再认识,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模式进行重构。在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对辅导员身份和工作模式进行再思考,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适应大学生思想新特点的需要。

一、主体间性与高校辅导员工作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张耀灿先生就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界定:“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所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正确理解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涵,运用好主体间性理论,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主体性,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有益的引导。

1.辅导员与学生都作为主体存在

在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呈现的是“主体—客体”关系。即辅导员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剥夺,成为辅导员改造、征服的个体。而在主体间性视域下,辅导员与学生都是主体,工作、学习、生活的内容成为客体,学生主体性受到了承认、尊重。

2.辅导员与学生展开交往活动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辅导员与学生虽然都是主体,但是两者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在一起,工作、学习、生活是在“交往”中完成的。主体间性视域下,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是一个预设好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开展的先行条件。没有“交”的存在,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链条就被切断,教育便无法实施。与此同时,辅导员与学生存在着“往”的关系,两者你来我往,形成交流,这样就使两者的关系活了起来,搭建了更为贴切、效果更好的教育关系。

3.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与辅导员在民族意识、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存在着交集,有着交流的空间。主体间性视域下,现实、辅导员、学生、教育内容四者以及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动态的交流场。在这个场中,辅导员不再是孤单的,而是与他人进行着交流和沟通。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对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再认识

高校辅导员有着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而在现实工作中,高校辅导员的身份认识经常遭遇尴尬。对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进行再认识,是开展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前提。

1.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现实困境

(1)高校辅导员被笑谈为“不教书的育人角色”。现实工作中,辅导员要忙于学生思想引导、心理辅导、日常事务、生活琐事,这就使得辅导员没有精力开展备课、教学工作。即使安排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等教学任务,由于辅导员前期教学准备的不足,也会使教学丧失意义。

(2)高校辅导员被戏称为“没有权的领导人物”。一方面,事无巨细,辅导员要亲力亲为,从事各种工作;另一方面,学生的评优评奖要由辅导员组织实施,很多时候学生对于辅导员并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而是“又爱又怕”的敬畏。辅导员实际上是“没有权的领导人物”。

(3)高校辅导员被自嘲为“急、忙、累的英雄楷模”。高校辅导员之间是最容易产生共鸣,因为大家都同时感受到急、忙、累。辅导员的工作琐碎,因此会忙;但又有很多工作是随机突发的,所以会急;同时,高校学生工作又需要辅导员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是身心疲惫,简而言之就是累。最终的结果就是既做不好教师,也做不好干部。

2.主体间性视域下对高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再认识

(1)确立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辅导员的课堂是灵活随机的,没有固定的场所,在办公室、在食堂、在学生宿舍、在网络中,辅导员都在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辅导员应当正视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积极丰富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2)做好教学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在教中管、在管中教,是辅导员实现双重身份的合理模式。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可以使辅导员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契机,这种主体性的确立,能够有效地克服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懈怠感,最终实现科研、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丰收。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的重构

1.高校辅导员原有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在学生逐步熟悉大学生活,特别是熟悉大学规律之后,辅导员还以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的抵触。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渐行渐远,最终“貌合神离”,辅导员想要开展好工作也成为一种必然的不可能。因此,要架构“主体—客体—主体”的新型工作模式。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工作效果。

2.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重构的思考

主体间性得以实现的核心因素是交往实践,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展开交往,或是利用班会研讨、或是通过谈心聊天、或是通过网络媒体,针对不同的群体,辅导员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开展工作都能够打动学生。

(1)开展研究性教学。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问题研究的情景或途径,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课程、身边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思想、原则和模式”。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研究性教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当中。活动前师生一起协商,活动中师生共同研究,活动后共同总结经验。经历这样三个阶段,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是完全的交往互动,主体间性得到了实现,辅导员工作也得到明显的推进。

(2)工作中的交往实践:多形式活动的运用。辅导员面向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吸引大部分学生的目光,还要思考如何用多种手段将潜在的学生接受群体,甚至是原本对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吸引过来。“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在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交流互动,活动是在主体与主体之间展开的。辅导员的工作本质上也是一种活动,所以辅导员开展活动作为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实现途径,是顺理成章的。

(3)生活中的交往实践:教育生活化的设计。有的辅导员之所以能够与学生做到顺利的交流,根本原因在于辅导员有着与学生相同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就能够产生共鸣,交往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内涵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

[2]任者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理念与创新[M].济南:齐鲁书社,2006.

[3]郭湛.人活动的效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任者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理念与创新[M].济南:齐鲁书社,2006.

[7]高鸿.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8]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10]孙泽文.课堂互动教学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工作模式高校辅导员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