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优化品德教学

2015-01-13 14:17包青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品德课文教材

包青梅

摘要: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使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阐述了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构建和谐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和谐课堂;构建;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35-01和谐的品德课堂应是能使学生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的过程。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会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和谐的课堂应具有以下特点。

1.和谐课堂应有愉悦的情感氛围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

在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民主、平等与和谐。如,在教学《我就是我》一课时,我带着微笑向学生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问学生:"喜欢我吗?用什么方式表示一下呢?"学生纷纷与老师问候、握手、拥抱。老师又说:"老师喜欢一个人,喜欢送他一个甜甜的微笑,给老师笑一个。"在如花的笑靥中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一下子消除了,距离拉近了,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信心倍增。

2.钻研教材,把握特点

人教社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突出时代特点,把"五爱"教育作为教学基本内容。课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特点,选择教法,进行有效的"导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具有多种类型。目前的教材大致可分这样两种类型:一种是抒情味较浓的情感型课文,另一种是叙事性较强的说理型课文。情感型课文的特点是寓理于情,将深刻的道理包含于丰富的抒情性文字之中,这一类课文的课堂教学结构,重点应放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上,但并不脱离认知教育的教学步骤。说理型课文的特点是将深刻的道德观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等载体表达出来。这类课文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把重点放在"阐明观点、深化认识、指导行为"上,但也必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面对学生复杂的学习心理,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中心观点、基本思想、基本知识,使认识角度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为一体。教学时,选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例证,使儿童的认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融为一体。对于难点要采取前有孕伏、减缓坡度、螺旋上升的办法,既重视直接感知,又注意从已知推出未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3.运用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

教学目的的实现,必须借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除了要讲求科学性,还应以趣味性来吸引学生,否则政治课就会成为乏味的说教课。教师既应是学生的益友,更应是他们的良师。能否将枯燥抽象的理论植入学生脑中,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学艺术的恰当运用。

3.1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适当挖掘教材,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实际、丰富。政治课教学中常会遇到书本与现实不合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冲突、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抵触。教学中的事例应做得"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真不宜假,宜精不宜杂"。"小"即朴实,不要唱高调;"近"即要贴近学生,是学生关注的问题;"真"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要欺骗学生;"精"即要典型,可以是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现实问题,也可以是与学生利益相关的问题。恰当的事例,既可令学生产生亲切感,引起情感共鸣,又有利于学生清晰地记忆知识,灵活地思考运用知识,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

3.2努力形成机智、幽默但又不失科学的教学风格。中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能力强。教师完全可以结合他们的特点,生动灵活地开展教学,巧妙地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到初一教材"克服心理障碍"时,也可用歌词"篱笆墙的影子咋那么长",从而在幽默中感悟到走出心理阴影并非难事;初三学生不易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教师可以形象地将二者比喻为"脚和鞋"的关系。浅显生动但又不失科学的比喻,会让学生去反复体味其中的含义,自觉地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创新,是优化教学过程的落脚点

传统的教育考试仍体现着应试教育的思想,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加大教育改革创新,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在考查内容上,不仅要考查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可以让学生根据知识点联系现实生活充分发挥想象,能表现学生创见的开放性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也会在平时的学习中,着重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在评价形式上,要打破传统的单一化终结考评,转变为形成性考评,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教师要及时收集信息、反馈信息,恰当地把握评价时机。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开放个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形成。

总之,在和谐的品德课堂中,学生的道德学习应呈"天然"的活跃状态,课堂会成为充盈着热情的精神交流之地,学生的品德素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对此,我们应潜心研究,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品德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背课文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