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导入“乐”出来的课堂

2015-01-14 11:38兰燕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导入方式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兰燕

【摘 要】课堂教学导入虽然占据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一节课的关键,往往关系着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如果能围绕学生兴趣,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精心设计一个趣味、新颖、生动的教学导入方式,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进课堂,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导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34-02

很多老师一走进教室,时常会听到学生们的现场提问:“老师,这节课咱们上什么呀?”当看到学生们期待的目光,你总想立马给孩子们一个惊喜,特别希望接下来的对话或者行动换取的是孩子们的兴奋,而不是一阵阵叹息后导致的无精打采。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兴趣来导入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导入的运用其目的在于激趣启智,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后续教学做铺垫,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导入方式呢?知识型导入、情感型导入和活动型导入是基本的三种方式。

一、知识型导入

课堂学习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因此,知识型的导入算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了。

(一)微课导入法

所谓“微课”就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它短小、精致,特别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导入时,我们可以先利用微课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活动的展开将教学任务直接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合作式的探究学习。

(二)破题导入法

题目、文眼在结构上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内容上又往往是文章的主题所在,是我们理解、认识文章的钥匙,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文中的题目、文眼等关键性部件导入。在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创新教材《语文》上册,有一篇拓展阅读文章——《目送》(龙应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在讲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将“目送”二字直接展示出来,让学生发挥想象,尽情描述这两个字背后的故事,再逐步进入课文学习。通过“破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这是兴趣导入有效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悬念导入法

悬念可以使人萌发出期待心理,激起欲知其详的渴望。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导入,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既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增添教学活力。

(四)联系旧知导入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联系旧知,既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可以唤起他们与新知类似的记忆及联想,为学习新知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二、情感型导入法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育人先育心”,只有“情动”才能“心动”,“心动”之后才会“行动”。因此,诉诸学生情感,直达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中职语文教学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交流导入法

为了切入教学主题,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设计话题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即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像贾谊的《过秦论》就是最早论述秦代兴亡的史论名篇,在导入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比如“在西安有一处特别著名的旅游景点,到了西安是一定要参观的,它是?”“兵马俑”“秦始皇陵”……“你能向我们简单你知道的秦国吗?”类似这样的一些交流话题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带着已有的情绪同学们顺势进入了论述文中有关秦国“仁义不施”的解析与探讨。

(二)音乐导入法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同时也能激发人的情感,选择合适的音乐导入,不仅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余光中有一首诗叫《乡愁》,罗大佑有一首歌叫《乡愁四韵》,当我们学习诗歌这一章节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以歌导诗”呢?

(三)视频导入法

视频材料具有的最大优势就是直观形象,借助它可以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故事导入法

故事往往具有曲折性、悬念性、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联想,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

在讲《孔雀东南飞(并序)》这首诗篇时,我综合运用了视频导入法和故事导入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网络我下载了一个短小的动画视频,在悠远的古筝琴声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没有一句人物对白,有的只是眉宇间的愁绪和景致的烘托。导入时我请学生们根据视频画面讲述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那还有什么情节需要补充的呢,下面进入正课的学习。

三、活动型导入法

(一)游戏导入法

所谓“游戏导入法”实际上就是指在教学导入时先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做游戏,通过学习游戏的意义导入课文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导入方法。但是语文课堂中的游戏导入要恰当合理运用,所以需要教师细心琢磨,精心设计。

(二)情境导入法

为了给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教师往往会从教学

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这就叫做创设情境导入法。这种导入方法可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并且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相当广泛,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的。

除了上述的导入方法外,语文教学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如谜语导入法、诗词导入法、扩展背景导入法等。无论使用哪种导入方法,我们都要根据课文学习目标、学生实际和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择善而用。

总之,导入教学的实质是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学生最佳学习状态的显著特征就是思维活跃,要想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要重视教学导入的艺术性,做一个智慧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精心设计一个趣味、新颖、生动的教学导入方法,让学生乐于进课堂,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

【参考文献】

[1](英)苏·里奇.《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2]祖晶等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前苏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猜你喜欢
导入方式学习兴趣语文教学
课堂导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精彩导入激活信息技术课堂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