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钢板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5-01-16 05:32李建华云南省个旧市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66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尺骨前臂桡骨

马 俊 赵 林 夏 鸿 李建华 云南省个旧市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 661000

重建钢板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马 俊 赵 林 夏 鸿 李建华 云南省个旧市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 661000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成人尺桡骨干骨折患者4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早期开始肘、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4.5个月,平均3.5个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根据Anderson成人前臂骨折治疗效果评价分级标准,优31例,良8例,不满意3例,优良率为92.9%。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尺桡骨干骨折,早期行功能锻炼,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重建钢板 治疗

前臂骨折是日常劳作及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1.2%。由于其旋转功能对手部功能灵巧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前臂骨折如何最大限度恢复其功能,是实施治疗的关键[1]。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成人尺桡骨骨干骨折患者42例,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2例,男36例,女6例,年龄16~65岁;闭合性骨折32例,开放性骨折10例(GustiloⅠ、Ⅱ型);尺桡骨双骨折20例,尺骨骨折12例,桡骨骨折10例,其中孟氏骨折2例,盖氏骨折1例;致伤原因:跌伤18例,矿石砸伤12例,机器绞伤6例,交通事故4例,炸药炸伤2例,其中多发伤6例;骨折类型按AO分型:A型28例,B型10例,C型4例;均为新鲜骨折,伤后距手术时间3h~13d。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下进行,上臂绑气囊止血带,上肢外展或肘关节屈曲90°置于胸前;采用后侧途径将尺、桡骨骨折部分别显露,先行尺骨固定:沿尺侧腕屈肌与尺侧腕伸肌间隙分离,显露骨折端,清除骨折断端之间的凝血块,尽可能减少骨膜剥离,然后按骨尖齿形状准确地复位,用夹式持骨器保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放置接骨板,钻孔、测深、攻丝,拧入适长螺钉固定;再行桡骨手术,沿桡侧入路自桡侧腕长、短伸肌之间进入,直视下复位,重建钢板依据桡骨骨折部正常弧度加以改形,以适应桡骨桡侧和背侧的弧度,选用重建钢板至少7孔,比较粉碎的、长斜形的或多节段的骨折需用较长钢板(见图1)。

图1 男,42岁,左尺桡骨粉碎性骨折

1.3 术后处理 肩肘吊带固定前臂于功能位,术后第1天行上肢CPM机功能锻炼及各手指主动功能锻炼,术后1周嘱患者主动行肘、腕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孟氏及盖氏骨折患者前臂石膏托固定前臂于功能位,4周后去除外固定,嘱患者行肘、腕关节屈伸功能锻炼,6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行前臂旋转功能锻炼。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1~5d。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5~4.5个月,平均3.5个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根据Anderson成人前臂骨折治疗效果评价分级标准,优31例,良8例,不满意3例,优良率为92.9%。1例伸拇指活动轻度受限,考虑术中粗暴操作损伤拇长伸肌有关;1例术前合并桡浅神经断裂,术中行神经束膜缝合后3个月逐渐恢复感觉功能;1例出现患肢前臂部分旋转功能受限,骨折类型为C型骨折,考虑骨折端骨痂生长有关。

3 讨论

前臂骨干骨折由于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对于其复位、愈合和功能恢复的要求均高。如治疗不当,其并发症将严重影响手和上肢的功能。因此,应熟悉尺、桡骨的解剖功能特点及尺桡骨干的治疗要求。有学者提出前臂骨折应作为关节内骨折处理,要求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1]。

3.1 解剖功能特点 尺桡两骨构成前臂支柱,其两端组成结构复杂的多个关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腕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这些关节结构上的细微变化,将会妨碍前臂所特有的旋转活动功能。尺桡骨干之间具有坚韧的骨间膜相连。骨间膜除供前臂肌肉附着外,对稳定尺桡骨近、远侧关节及维持前臂的旋转功能起重要作用。在前臂旋转活动中,骨间隙的宽度和骨间膜的紧张度均不断变化。前臂完全旋前时,尺桡二骨相互交叉,骨间隙最窄,骨间膜最松。前臂完全旋后时,骨间隙最宽,骨间膜最紧。前臂中立位时,骨间隙很大,接近于旋后位的宽度[2]。

3.2 治疗要求 显露和复位时尽量减小骨膜剥离范围,可通过2把前臂复位钳分别把持两骨折端进行复位,避免骨膜环行剥离,复位必须精确以保证完全地纠正旋转畸形。由于在前臂旋转过程中存在桡骨绕尺骨旋转,接骨板必须足够长,内固定必须牢固。因此在每侧主骨上至少有3枚螺钉固定6层皮质[3]。

3.3 治疗体会 (1)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有效长度的钢板,可适当延长切口,不必片面追求小切口,因显露充分有利于骨折复位与固定,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2)若尺桡骨均有骨折,应分别显露和整复两骨,先选择非粉碎的、形状稳定的一个骨折,然后固定另一骨折。斜形、蝶形及粉碎性骨折应通过骨折片使用拉力螺钉固定,如粉碎骨片较小,使用拉力螺钉困难,需取髂骨作髓腔内植骨,修复骨缺损,以免出现骨不连等并发症。(3)力求复位与放置钢板一次到位,避免反复调整钢板和放置螺钉,防止人为造成骨缺损和骨不连发生。(4)治疗尺桡骨干骨折时,应保持前臂完全旋后或前臂中立位,以维持骨间隙的宽度和对抗骨间膜的挛缩,减少复位后再移位,防止形成尺桡骨交叉愈合,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5)置钉过程中应从背侧垂直掌侧置钉,有利于防止骨间膜损伤,减少尺桡骨交叉愈合发生率。(6)治疗桡骨时,重建钢板依据桡骨骨折部正常弧度加以改形,以适应桡骨桡侧和背侧的弧度,避免因贴附不够,钢板与螺钉间产生反向拉力,使螺钉松动。(7)孟氏骨折及盖氏骨折的处理:正确复位尺、桡骨后,大多数情况下桡骨头或下尺桡可自行复位,必须术中拍摄X线片检查复位情况。如不能复位,则应行切开复位修复韧带及关节囊,必要时克氏针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周。

本组42例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均未出现骨折端移位、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等现象,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尺桡骨干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恢复前臂功能,并发症低。鉴于重建钢板价格低廉且与骨质的弹性模量相近,易塑形且强度大、抗疲劳,有较好的对抗骨折端旋转、轴向应力作用,组织相容性好[4~6]。该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1] 张晓峰,李晓林,沈国平,等.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四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7):1973.

[2] 邱贵兴,戴尅戎.骨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6-299.

[3] Thomas PR,William MM.骨折治疗的AO原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45-348.

[4] 邴佩旭,宋长福,徐钢.重建钢板治疗尺骨鹰嘴合并冠突骨折的治疗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0):878.

[5] 陈松,张国川,董利飞,等.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9):776.

[6] 赵广俊.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75例〔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3):350.

(编辑羽飞)

R683.41

B

1001-7585(2015)12-1610-03

2014-10-13

猜你喜欢
尺骨前臂桡骨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尺骨近端生理弧度在上尺桡关节稳定中的临床意义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