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2015-01-17 02:36刘玉峰李增强河北省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骨科050700新乐市医院肾内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2期
关键词:骨板远端股骨

刘玉峰李增强 河北省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骨科 050700; 新乐市医院肾内科

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刘玉峰1李增强21 河北省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骨科 050700; 2 新乐市医院肾内科

目的:分析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应用微创固定系统的效果。方法:随机把本院2011年8月-2014年4月接收的130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股骨踝支持接骨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股骨远端功能评分以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功能评分优良率以及手术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应用微创固定系统,安全有效,可行性强,操作简单方便,所产生的创伤小,便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股骨远端 手术 骨折 微创固定系统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也随之进步,在以往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一般采用外固定支架、绞锁髓内钉或者股骨踝钢板等治疗,所获疗效不是很理想,如果解剖没有完全复位,且固定牢固性较差,很容易引发相关并发症,如骨不连、关节僵硬、膝关节疼痛、关节粘连或者内外翻畸形等,引起严重的后果[1,2]。微创固定系统满足生物学固定要求,目前应用于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获得了明显的疗效[3]。下面笔者将近两年我院收治的65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在骨折手术中应用微创固定系统予以治疗,以探讨其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1年8月-2014年4月到我院实施诊治的130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0例,女6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4.6±3.4)岁,导致受伤的原因主要有交通意外、挤压、高处坠落。骨折性质均为闭合性。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所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股骨踝支持接骨板治疗,即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作股骨远端前外侧切口,使股骨外踝和股骨远端外侧面得以显露,于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辅以可氏针固定,明确骨折良好对合后,预弯解剖接骨板,同时让其贴附在股骨外踝和远端,按照顺序打入所需螺钉,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添加拉力螺钉,以确保固定效果。研究组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即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垫高患者患侧髋部,并常规消毒和铺巾,稍微屈曲膝关节,作髌旁前外侧切口,把髌骨翻于内侧,应用可氏针进行预固定,并施予骨折复位,明确骨折对合良好以后取微创固定系统接骨板,将其插入至导向手柄,从骨膜和股外侧肌间处插入,接骨板所处位置在胫股关节上方与髌股关节后方,同时远端贴附在股骨髁部,平行于关节。取下钻套并锁定螺栓,在牵引下持续进行骨折复位,将接骨板近端通过切口插入至固定螺栓,让接骨板和插入导向器成为一体化,通过固定螺栓导向可氏针的打入,实施X线检查,显示接骨板位置和骨折复位满足要求后拧入所需锁定螺钉,关闭切口。两组患者术毕常规实施抗生素治疗、消肿止痛治疗等,嘱咐患者平卧并将患肢抬高,术后48h将引流管拔除,观察患者疼痛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好转情况进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逐步增加锻炼负重,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二者骨折愈合时间,应用Schatzker-Lambert对两组患者患肢功能进行评分[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比较检验组间计量资料,用卡方比较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且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0.0%,研究组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3.8%,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功能评分优良率以及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比较(±s)

组别术中出血量(ml)骨折愈合时间(d)手术时间(h)对照组249±48 87±72.1±0.2研究组121±19 90±11 1.4±0.3 t 19.99 1.61 15.65 P<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功能评分情况对比〔n(%)〕

3 讨论

由于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所累及的关节面比较多,再加上其骨折位置较为特殊、术中解剖标志与复位标志不明显以及骨折类型比较复杂等,很容易引起各种相关并发症,如关节僵硬、旋转、延迟愈合或者内外翻畸形等,使下肢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5]。对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施予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为让患者生活质量尽量恢复到损伤前。理想手术所具特点有手术入路简单方便、可保护软组织、骨折处尤其是关节面可达解剖复位、内固定牢固、创伤小、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及便于肢体力线的恢复等。目前在膝关节复杂骨折临床治疗中,微创固定系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微创固定系统和传统固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复位技术与固定理念上,强调的是间接复位,关节面复位依旧需要在直视下操作;干骺端复位不用切开,而是借助于牵引器或者牵开器进行旋转或者恢复肢体长度以及力线。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微创固定系统能防止接骨板压迫骨膜,不用预弯调整预制接骨板,以免出现二次移位现象,同时还可增强固定稳定性,便于骨折愈合生物力学环境的保护[6]。从本文结果来看,研究组骨折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应用微创固定系统,创伤小,功能恢复快且好,操作简单快捷,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1]马继征.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2):44-45.

[2]阿拉坦莎.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755-756.

[3]郝晓.微创内固定系统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162-163.

[4]陈家,刘曦明,蔡贤华,等.LISS-DF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10):728-729.

[5]陈景春,窦洪磊,刘伟,等.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35):86-87.

[6]刘锐,王成军.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23):39-40.

(编辑落落)

R683.42

B

1001-7585(2015)22-3096-03

2015-03-16

猜你喜欢
骨板远端股骨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面向3D打印的钛合金点阵接骨板设计及其仿真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滑丝螺钉取出困难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比较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