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分析

2015-01-21 02:06南改玲
关键词:心脑血管实验组满意度

南改玲

(河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2)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分析

南改玲

(河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医院,河南周口46600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的临床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实验组患者4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生存质量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从而导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逐年上升的趋势[1]。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该类患者不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更应当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相应的综合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为患者的健康奠定保障。我院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发现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8.2±6.2)岁;冠心病39例,脑梗死32例,原发性高血压1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综合评估:对患者的主观和客观信息进行收集,科学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以往诊治及身体情况[2]。②对症护理:依据患者个体及所患疾病的不同,从而采取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③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当依据患者的文化水平采取一对一健康宣教,向其重点讲述疾病的病因、发病过程及治疗情况,指导其正确使用血压计及血糖仪等仪器的测量方法,告知其与治疗相关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④心理护理: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入院时充分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在住院期间注意和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逐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3]。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鼓励其树立治疗的信心。⑤运动护理: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较为特殊,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安排合适的运动项目,例如强度适中的快走、慢跑等运动能促进患者血脂、血压水平的降低,促使其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环功能得到改善。⑥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其能够依据病情、年龄等合理、规律饮食。

1.3观察指标

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OL)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其中具体指标包括Barthel指数、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共计5项指标。除此之外,应用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具体包括“不满意”、“满意”、 “非常满意”3个层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Barthel指数(42.97±11.23)分,躯体功能(47.28±0.82)分,物质功能(33.38±0.76)分,心理功能(29.16±0.54)分,社会功能(25.49±0.61)分;对照组Barthel指数(26.47±14.64)分,躯体功能(22.47±0.54)分,物质功能(13.43±0.46)分,心理功能(12.48±0.55)分,社会功能(22.83±0.54)分。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48.84),满意14例(32.56%),不满意8例(18.60%),满意度为81.40%;实验组:非常满意32例(74.42%),满意10例(23.26%),不满意1例(2.33%),满意度为97.67%。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类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具体划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就是家族病史、遗传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另一类则包括限饮酒、戒烟、控制三高、适当运动及科学膳食等可改变的因素。临床研究表明: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综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4]。与此同时,对该类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使其能妥善处理好工作、生活及人际关系,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不仅如此,健康宣教能够大大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使其意识到临床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促使其尽快改正当前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对其日常行为进行规范[5]。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类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的同时,更应当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组综合护理干预从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综合开展,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实验组患者4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1] 胡桂芳,黄映华,陈雪云,许晓双,余凤嫦.颈动脉斑块硬化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02:104-105.

[2] 孟庆美.人性化护理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222-223.

[3] 姚旭琴.综合护理干预在中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16-1518.

[4] 陈晶华,邓风清,周月英,宋雪珠,李思乔,江志英.老年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03:73-76.

[5] 杜东霞.综合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07:35-36.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19.102.02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实验组满意度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