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1-21 01:02桑红霞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组间下肢血栓

桑红霞

(山东省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71608)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特别多见于多发创伤者及老年人[1~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3],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可达15%;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导致深静脉功能受损,严重者出现肺栓塞及心力衰竭[4~5]。而临床传统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效果不佳。如何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护理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选取我院骨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50例,分别采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和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分析临床易患因素,探讨护理干预用于预防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50例,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折手术完成后未出现深静脉骨折。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24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3.5±5.8)岁;预防护理干预组中男性49例,女性26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3.3±5.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骨折发生部位等临床资料方面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下肢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采用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措施(1)详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机制,可能诱发因素,常见临床症状及危害[6~7],着重说明骨折术前术后锻炼意义,特别是对于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老年患者,更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交流[8],做好健康宣教工作;(2)制定下肢骨折术后专门食谱,应遵循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素及高维生素及低脂原则[9~10],但需注意避免维生素K含量高食物摄入,同时监督患者戒烟限酒;(3)确保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绝对静卧,每3h更换体位[11],密切关注患者下肢体温、颜色及动脉搏动是否正常;如发现患者下肢出现发绀等异常,应立即保持下肢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以上[12],避免下肢受压;(4)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术后早期进行锻炼,包括下肢肌肉及关节被动、主动锻炼,每天20~25次,每次20min[13];(5)老年患者因肢体机能退化,感知能力下降,常无法正确反应肢体改变[14],故护理人员应当密切监测患者下肢改变;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还应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及热量摄入。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便秘例数、早起下床活动例数及术后输血例数;采用我院自拟骨科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质量评价,满分为100分,问卷回收率100.0%。

1.4 统计学方处理 本次研究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别为15例,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0%,8.0%;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例数分别为59例,73例;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7%,97.3%;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易患因素分析 对照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早期活动率及术后输血率分别为30.7%,38.5%,25.3%;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早期活动率及术后输血率分别为9.3%,97.3%,8.0%;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输血率分别为26.2%,7.7%;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早期活动率及术后输血率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易患因素分析[n,%]

3 讨论

已有研究显示[15~16],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与骨折部位血管内膜损伤,创伤诱发机体凝血系统激活及炎性介质释放及术后长期卧床休息等密切相关。护理人员通过给予骨折患者包括饮食、体位、早期锻炼及健康宣教在内的一系列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肌肉功能恢复及血液回流,提高生活质量。早期功能锻炼则可以促进肌肉紧张、加快下肢静脉回流。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0%,8.0%;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7%,97.3%;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组和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早期活动率及术后输血率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骨折致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便秘、早期活动及术后输血与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1]邱贵兴,戴戎,杨庆明,等.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5,34(2):636-640.

[2]李萍.下肢骨折26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4):4748.

[3]蒙小燕.急性创伤骨科病人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19-20.

[4]黄绚,廖金兰,沈洁.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1,3(2):49-50.

[5]岳秋实,崔瑞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观察护理[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18):1735.

[6]郝德会.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齐鲁护理,2007,13(16):24-25.

[7]卢伟杰,余楠生.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14(3):129-130.

[8]蔡莉莉,徐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1):39.

[9]刘莉,黄素珍,陈玉梅创伤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7A):39-41.

[10]崔丽华.护理干预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08,6(10):2783-2784.

[11]刘金模.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预后[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1):58.

[12]黄朝华,张丽.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23-3624.

[13]王敏芝,罗彩虹,肖江平.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体位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8,8(1):267-68.

[14]刘岩,佟冬梅.股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8):168-169.

[15]宁洁.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60-61.

[16]张余,潘刚明,尹庆水,等.并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髋部骨折并发症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2):102-103.

猜你喜欢
组间下肢血栓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