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华,董成丽,皇甫胜利,常立军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0)
髁突骨折的发生率占下颌骨骨折的 25%~52%,儿童可高达40%~67%[1].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研究对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3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8~76(平均38)岁,交通事故受伤26例(其中摩托车事故摔伤10例,机动车车祸受伤14例,自行车事故摔伤2例),自己跌倒摔伤或晕倒受伤1例,高空坠落导致受伤3例,拳肘等部位的暴力打斗受伤2例,被硬物打伤或者砸伤4例.单侧髁突骨折30例,双侧髁突骨折6例;其中髁突颈骨折28例30侧,髁颈以下骨折7例11侧,囊内骨折1例,伴有下颌骨其他部位骨折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咬合异常,通过下颌数字成像曲面断层线片和CT对下颌的检查显示,除了1例患者为囊内骨折,其他的都有很明显的髁突骨折,而且骨折片上显示出移位或者重叠错位,而伴髁突脱位的患者则有9例.
1.2 方法 保守治疗1例1侧(囊内骨折,且患者年龄为4岁),手术治疗35例41侧,后者包括钛板内固定33例,固定大骨折片同时去除碎片1例,单纯髁突成形1例1侧.高位及中位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低位骨折采用颌下切口.
所有患者分别在手术后的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来院进行复查.评价术前的张口度,平均张口困难度II度,手术之后的三个月进行复诊,张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测评咬合关系:其中有35例患者手术后的咬合关系恢复到正常水平,1例手术之后有明显错位,通过颌间牵引,将其固定三周之后,咬合关系恢复到正常水平;对影像学进行测评:骨折无错位,髁突没有移位现象,其表面并无显著的吸收出现,钛板无移位,2例患者伴随有并发症,下颌缘支受到损伤,手术之后的三个月病情完全得到恢复.
3.1 方法 髁突骨折一般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手段.患者无髁突移位或者移位角度比较小的髁突骨折一般适用于保守治疗方法.任何方向的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的(在CT或者X片上折断的髁突中线与下颌升支后缘切线的夹角)移动角度>30°,升支垂直的高度(在CT或者X片上健侧下颌升支与患侧位置的差值)下降超过4 mm,脱位突破关节囊或者髁突头部移位,髁突骨折片移位至颅中窝位置,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两周,如若咬合关系还是不能复原到正常水平,就可以将其看作手术适应证.病症治疗的目标是疼痛缓解至消除,咬合关系可以恢复到正常,下颌骨固有的对称性良好,颞下颌关节具有稳定性,在各个方位下颌都可以具有良好的活动度[2-3].
3.2 分类 在国内,髁状突骨折只是下颌骨骨折的一种,或者直接将其归于囊内、囊外以及颈部骨折的范畴[4],而国外文献中的分类方法为:①Meclennan分类(1952),按骨折的远近关系将其分为:Ⅰ型骨折为无移位,Ⅱ型骨折为骨折段偏斜;Ⅲ型骨折为骨折段移位;Ⅳ型骨折为骨折段脱位.②Lindahl分类(1977),按照髁突骨折的平面分为三类,分别为髁状突头骨折,髁突下骨折和髁突颈骨折,其中髁状突头骨折又分为压缩性骨折、纵形性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按照下颌骨段与髁突段的位置又可分为:偏斜、无移位、移位伴随前方/后方重叠、移位伴内侧/外侧重叠以及骨折端无接触.按照关节窝与髁突头的位置可以分类为脱位、移位、无移位[5-6].
3.3 手术切口 手后切口处理:30例患者采用耳前切口方式,2例患者使用下颌下切口手段,2例患者运用耳前下颌下结合的切口,仅有1例患者因为伴随颧骨颧弓骨折则利用半冠状切口的方式.综上所述,耳前切口是临床手术的主要采用方式,关键是耳前入路能够充分的暴露,方便手术操作,而口内切口因视野小,操作较为困难,术中很少使用,与相关报道具有一致性[7].
3.4 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患者出现的主要并发症有:上颌动脉出血、面神经损伤、错牙合、颞下颌关节强直引起颌骨畸形、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其预防措施主要是切口设计合理,翻瓣时注意层次,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及早期功能锻炼等.
总而言之,研究显示,髁突骨折的主要病因为交通事故,手术治疗仍占据主要地位,主要的手术方式为采取耳前或下颌下切口钛板内固定.
[1]Silvennoinen U,Lizuka T,Oikarinen K,et al.Analysis of possible factors leading to problems after nonsurgicaltreatment of condylar fractures[J].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4,52(8):793-799.
[2]Walker RV.Condylar fractures:nonsurgical management[J].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4,52(11):1185-1188.
[3]Burlini D.Therapeutic objective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man 2 dibular condyle fractures[J].Min Stomatol,2004,53(10):581-590.
[4]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3-189.
[5]Rowe NL,Williams JL.Rowe and William’s maxillofacial injuries[M].London:Churchill Livingston,1985,328-331.
[6]Ramond J,Rovert V,Norman J,et al.Oral and maxillofacial trauma[M].The 2nd edition Philadephia:W.B.Saunders Company,1997,527-530.
[7]Todd Brandt M,Huang RH.Open versus closed reduction of adult mandibular condylar fractur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evolution of current thoughts on management[J].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03,61:1324-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