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5-01-22 09:44王天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卫生院山东威海264419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配体白细胞血浆

王天华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卫生院,山东威海264419)

0 引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者预后极差,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1].如何有效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情和预后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研究发现,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的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密切相关.为此,本研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7/2014-11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者;无其它严重疾病者;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患者或者家属不同意进行本研究.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口服氯吡格雷(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70 mg/次,1次/d,持续30 d,患者治疗期间积极给予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7 d及30 d的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进行观察.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测定:清晨取5 mL患者空腹静脉血,与10 mL肝素混合均匀后,3500 r/min离心3 min,-70℃下保存上层清液,以专业试剂盒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 水平[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7 d及30 d的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分别为(5.78±0.53)μg/L、(4.57 ±0.52)μg/L、(3.57 ±0.51)μg/L 和(2.66 ±0.54)μg/L,患者治疗后1 d、7 d 及30 d 的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的水平(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成为病例基础的临床综合征,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升高,此类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常见于老年、男性、绝经后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引起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其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能够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血小板活化的指标,相对于肌钙蛋白而言,它能够更为直接的提供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血小板激活的信息.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是来源于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又称为CD154,作为肿瘤坏死因子超基因家族中的一种,正常人体内表达于T、B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正常的动脉中没有表达,但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动脉中测到了其表达.本研究即是对患者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sCD40L)水平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进行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患者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提示患者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的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说明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变化可为临床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变化和预后提供科学参考,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与应用.

[1]夏经钢,曲 杨,胡少东,等.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多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药,2015,10(3):289-293.

[2]马 健,张 勇,田彩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2):150-152.

[3]买尼沙·买买提,刘冬青,程祖亨,等.维吾尔族、汉族可溶解性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4):261-264.

猜你喜欢
配体白细胞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白细胞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含季铵盐的芳酰腙配体的铜 (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体外DNA键合和核酸酶活性
阐释纳米晶溶解度的机理—固体核磁揭示表面配体的排布和相互作用
一个氢键构筑的基于偶氮二羧酸和吡啶酰胺配体的超分子配合物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基于[2,2]对环芳烷骨架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