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效果

2015-01-22 09:44朱春阳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摘除术孔镜椎间

朱春阳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术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与此同时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对2013-12/2014-02我院收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12/2014-02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其中病变节段L3~L4者2例,L4~L5者18例,L5~S1者10例,术前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取俯卧位,5%利多卡因浸润麻醉,选择在旁开中线12~14 cm穿刺,将22 G穿刺针插入椎间盘,给予1 mL亚甲蓝+9 mL碘海醇造影剂,套管插入,沿着套管放置环锯,去掉小关节突远端增生骨质及关节突,工作套管置入硬膜外间隙,并将椎间孔镜置入通道,采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观察髓核组织,取出蓝染椎间盘髓核,暴露神经根,电极止血,修复纤维环[2].

1.2.2 护理方法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和家属,向其介绍医院环境、医师、护士、作息时间等,积极与其交流沟通,耐心听其主诉,向其讲解手术方法、过程、注意事项等,纠正其不良心理状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体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耐受训练,协助其行俯卧位下腰部过伸训练,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双手向后,持续俯卧1 h,为手术做好准备.③术前准备.嘱咐患者禁食禁饮6 h,术前1 d备皮准备,用肥皂水清洁皮肤,采用75%乙醇消毒后无菌包裹,术日早晨剃毛,再次使用75%乙醇消毒包裹.

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向患者说明疼痛的原因、缓解疼痛的方法,可指导患者回忆开心的事情,与患者积极交流,分散注意力;指导患者闭眼,深深地吸气,缓缓地呼出,同时可以听音乐、下棋等缓解疼痛,应用VAS系统科学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必要时可给予镇痛镇静药物,重度疼痛患者可采取卧硬板床,脱水治疗等.②切口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若有少量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确保切口干燥.若渗血较多,需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有效固定敷料,避免其脱落污染切口,引起感染.③皮肤护理.术后1 d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定时协助患者轴向翻身,1次/2 h,并做好受压部位按摩工作,保持床单干净整洁,避免引起压疮;术后2 d,可指导患者佩戴腰围下床活动.④饮食护理.结合患者饮食习惯、病情、体质等,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术后2 d可给予含丰富纤维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降低便秘发生率.⑤早期锻炼.术后6 h可进行被动和主动锻炼,如双下肢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等长收缩,循序渐进.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时间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10分为剧痛,7~10分为重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0分为无痛.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2 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0~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5.3±10.5)min;术中出血量20~45 mL,平均出血量(35.8±5.2)mL.术后重度疼痛 0例,中度疼痛10例,轻度疼痛19例,无痛1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治愈时间为(12.3±2.1)d,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4~7 d,平均住院时间(5.4±0.3)d,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椎管,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下肢麻木、腰部疼痛等症状[3].

我院对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护理、早期功能锻炼、饮食护理等方面进行干预,大大缓解了患者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压疮、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痛苦,使身心保持最佳的状态,从而促进疾病早日康复.通过对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过程,缓解不良情绪,取得信任与配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认真对待病情,加强疼痛、切口、皮肤、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手术治疗效果、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微创技术的普及,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配套器械复杂,手术步骤精细,手术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熟悉相关解剖知识,掌握器械及手术步骤,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为微创手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做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葛 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中医正骨,2014,26(9):79-80.

[2]胡 婵.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1例护理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8):1662-1663.

[3]胡小云.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28):2646-2647.

猜你喜欢
摘除术孔镜椎间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腰椎间孔扩大成形在椎间孔镜技术中的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两种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