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2015-01-22 22:21姜性坚胡汝晓王春晖彭运祥李新菊
中国食用菌 2015年6期
关键词:工厂化菌种食用菌

姜性坚,胡汝晓,王春晖,彭运祥,徐 宁,李新菊,吴 芳

(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13)

〈产业论坛〉

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姜性坚,胡汝晓**,王春晖,彭运祥,徐 宁,李新菊,吴 芳

(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13)

通过对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近10余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生产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加强市场调研,突出各地区位和资源优势,创建适度规模的工厂化生产运营模式,保持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尽快提高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大力促进产业链细化分工,尽快完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业链共4项建议。

湖南;工厂化生产;发展现状;建议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工艺,进行机械化生产,流水线作业;在专门设计的保温室内,通过对菌类生长环境多因子的智能化调控,创造出其最适宜生长的环境,进行周年出菇规模化生产[1]。它属于现代农业范畴,其有4个特点。一是投入大、标准高、产出高。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设备投资大。现代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投资额多在数千万元以上,有的甚至数亿元。生产规模日产量数吨至上百吨,年产值数千万元至数亿元。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只要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工艺及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通过资本扩张,就能快速地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与生产效益同步增长。二是工厂化生产属高科技农业,是现代生物、农业、电子信息、机械、环境生态与保护等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的生物工程,对生产企业而言,生产技术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才能实现高效生产。三是必须通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才会有技术落实的保障,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达到企业经营的目标[2]。应正确地处理好资金、技术与管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资金无技术,无法实现增值,只有技术,缺乏资金,项目只是空谈,有了资金和技术,缺乏高效的管理,也难以实现规模化、长久化发展。四是工厂化生产产品是鲜活的农产品,保鲜期短,一般仅5 d~7 d,对于这类食品,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尤其重要。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生产,其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稳定,深受市场欢迎,必需通过建立从生产到餐桌的鲜活农产品快速物流销售通道,强化产品质量及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监管及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增产、增效。因此,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四大要素既有其特质性的重要内涵,又有切实的关联性。正确把握四大因素重要内涵及其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凸显四大要素各自的重要作用,完全发挥其最大潜能,形成企业强大的综合实力,推动产业向现代农业工业化方向健康发展。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产出的特点,是食用菌生产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现代化工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食用菌生产的高级形态,是未来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食用菌生产加快国际化进程,赶超世界先进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建立高效的生产技术体系及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1 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现状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在发展食用菌生产方面具有生产原材料、气候环境、劳动力及区位等优势条件。经过30多年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湖南省许多县市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全省食用菌从业人员近百万人,2014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已超到78万t,总产值55亿元,全国排名第九位。

近10年来,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21世纪初期,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林科院等相关科研机构开展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菌种及设备的引进工作,并结合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进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新品种、新工艺的研究探索,经历了生产机械国产化、配套优化过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新成果和发明专利,逐步建立起符合我省省情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至2005年,湖南省春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科技人才优势,在长沙县建设了全省首条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生产出高品质的多个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成为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示范样板,快速带动全省各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同时,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加快全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规模化发展。2008年以来,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步入快车道,全省各地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和资本运作,很快建立起20多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与此同时,也大幅提高了我省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拓展了产品市场,产品除满足省内市场供应外,部分产品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畅销。但自2013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食用菌市场疲软乏力,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特别是每年3月~7月,由于蔬菜处于夏秋生产供应旺季,国内食用菌消费处于淡季,市场价位处于生产成本线以下;另一方面,由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规模扩张过快,造成产品短期内市场供大于求,致使企业生产效益下滑,企业经营艰难,逼迫企业产能压缩,生产开工不足,严重影响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发展初期(2000年~2008年):在这个时期主要开展技术、菌种、设备的引进;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创新体系,结合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实际,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创新、生产机械设备国产化、配套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逐步建立起符合我省省情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高效技术模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仅有2个~3个,品种较单一,在全省各地陆续建立起了7家~8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企业投资规模较小,产能较低,市场竞争不强,但产品十分畅销,市场价格高,企业生产利润高,一般生产毛利润可达30%~40%,经济效益好。第二阶段,即快速发展期(2009年~2012年):由于短时期内受政策与市场刺激,社会资本大量投入该行业,全省各地快速建立起20多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企业投资规模大幅扩大,生产技术日益成熟,建设标准日益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了迅速提高,生产品种逐年增加,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大幅提升,产品市场畅销,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回归到价值合理区间,企业生产经营平稳发展。第三阶段,即平稳发展期:自2013年以来,由于国内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过快,各地生产企业迅速崛起,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能大幅扩张,投资者都只想通过规模扩张,争做行业龙头,致使短时期内市场供大于求,产品积压,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生产利润率逐渐下滑,进而使企业经营困难,多数企业生产亏损,有的企业只得关门歇业。在此阶段只有少数经营稳定的企业才能获得较好的利润,食用菌行业效益整体下滑,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步伐平缓,生产格局趋于平稳。

经过初期、快速发展期和平稳发展期,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日益成熟,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企业生产规模与效益总体趋于平稳,企业经营实力不断增强,为今后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朝着技术更先进,标准更高,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更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更高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品种不断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8年之前,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品种仅有2个,即金针菇和杏鲍菇。近年来由于坚持加大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同时,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大力开发市场潜力大的新优品种,每年都有新优品种不断开发推广,现已开发出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7个~8个,主要有灰树花、海鲜菇、蟹味菇、秀珍菇、双孢蘑菇等。各地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品种,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有效地避免了品种单一、包装相似带来的同质化竞争。

1.2 生产技术日益成熟,产量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近10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湖南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湖南省食用菌协会、湖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专业委员会等服务平台的作用,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积极开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重大科技攻关。目前,我省杏鲍菇、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灰树花、海鲜菇、蟹味菇、双孢蘑菇、秀珍菇等品种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另外,还对姬菇、茶树菇、虫草花等品种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创新,为今后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

1.3 培育壮大了一批食用菌生产企业

近10多年来,我省迅速培育了一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到目前为止,湖南省已有工厂化生产企业20多家。其中,约80%为中小型规模,企业投资额在3 000万元~5 000万元,设计产能为3 t·d-1~5 t·d-1,年产量1 000 t~1 500 t,年产值1 200万元~1 600万元;约20%为中大型企业,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日产量30 t~40 t,年产量8 000 t~1 0000 t,年产值在亿元以上。例如湖南省春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逾1.2亿元,在长沙县春华镇、望城区茶亭镇新建了2个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其建设标准高,技术先进,日产杏鲍菇超30 t,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稳定,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除满足省内市场供应外,还远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其规模和建设标准居中南地区之首,在全国名列前十。又如永州宇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超1亿元,引进日本瓶栽生产线核心设备,其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杏鲍菇瓶栽生产线,日产鲜菇超20 t,产品质量优良,市场竞争力强,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香港及东南亚市场,成为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龙头企业。

1.4 培养和造就一批现代化食用菌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及现代新型农业职业技术优秀人才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才至关重要,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大力培养和引进现代化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及新型农业职业技术人才,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交流机制,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技的氛围,优化人才外部环境,以美好的事业吸引人才,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着力打造企业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和人才库,不断壮大企业软实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现代食用菌生产企业,一是需要生物、农业、生态、机械、电子信息等多学科、多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精管理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三是需要培养现代新型农业职业技术工人。因为不像其它工业产品,食用菌是鲜活的生物体,在生产过程中的每步操作,不仅要求工人会操作,还需要保证不携带杂菌,这就对操作过程要求更为严格和具体。因此,食用菌生产不仅要制定技术规程和岗位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切实落实好技术措施。即食用菌的技术方案、生产工艺固然重要,但如何有效地落实好技术措施更重要。具体来讲,首先是加强现代新型农业职业技术工人的培养,同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和检查,保证技术措施规范。

近年来,我省各地企业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大力培养企业内部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注重年轻一代人才的培养,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为企业出谋划策:与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委托培养、联合培养及多种中短期培训等形式,尽快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各生产岗位,成为中坚技术骨干及企业核心技术力量;企业高薪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对企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制定科学的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开展生产技术人员培训等。

2 存在的差距

尽管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由简单粗放传统家庭分散种植向现代农业工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近几年,这一高级生产形态,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目前多数企业利润严重下滑,效益低下,经营困难。只有少数企业管理规范,产品质量稳定,企业利润相对较好。业内都在思考,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属高科技、高标准、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品质量优良,广受市场欢迎,可是生产效益却越来越低,企业利润期望值偏差大。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起步较晚,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菌种、设备及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

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是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食用菌生产实际,逐步探索建立起来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食用菌工厂化高效技术模式,具有投资少,生产成本低,能耗低,工艺先进实用,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但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2.1.1 缺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专用高产菌种

国际上发达国家食用菌菌种都是采用杂交F1代优势种,遗传背景清晰,生物学特性突出,农艺性状稳定、产量高、产品品质优良。而我国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菌种,多数企业多通过相互引种或对本地品种进行改良、筛选,菌种遗传背景不清晰,生物学特性不突出,产量、质量等农艺性状不稳定,只有少数大型企业是引进国际上的新优品种[3]。

2.1.2 菌种繁殖工艺落后

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食用菌菌种繁殖采用液体深层发酵菌种、还原型菌种、固态转液态菌种等先进工艺,菌种质量好、菌丝萌发定植快、生命力旺盛、菌丝生长快速且菌种成本低,但技术要求高,设备投入大。而我国目前主要采用麦粒菌种、枝条菌种及常规固体菌种,菌种质量稳定性差、制作简单,但成本较高,菌袋(瓶)杂菌污染的风险较大。多数企业都曾多次发生过因菌种质量问题而造成菌袋(瓶)大面积杂菌污染等情况。

2.1.3 菌袋(瓶)杂菌污染率高

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菌袋(瓶)杂菌污染率一般在3%左右,有时甚至超过5%。而国际上先进企业生产污染率控制在1%以下。高污染率已成为我国目前影响食用菌工业化生产质量的首要因素,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主要原因有技术上的,也有管理上的,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大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加强生产质量的检查、检测、监管,完善生产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2.1.4 生物产量和产品质量较低,稳定性差,市场竞争力弱

国际上,在荷兰双孢蘑菇单产水平已超30 kg·m-2,而我国仅为15 kg·m-2~25 kg·m-2;在日本海鲜菇单产水平已达300 g·瓶-1以上(500 g),而我国仅为150 g·瓶-1~180 g·瓶-1。目前,我国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因质量明显低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只得靠低价格手段进行市场竞争。虽然随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但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还得靠质量和品牌,应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2.2 机械设备落后,装备水平低

通过对湖南各地20多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调查发现,多数企业在项目规划设计时,为了节省投资(国产设备与国际发达国家同类产品价格相差3倍以上),选用国产设备组装成标准较低的生产线和冷库房控温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机械性能差,生产中多个工序仍采用人工或半人工、半机械操作,劳动用工多,工效低,增大人为操作误差,加之机械故障多,误差大,致使生产质量偏低。研究发现:一是菌袋(瓶)重量、高度、松紧度、均匀度等质量指标误差值常超过±5%,有的甚至达8%~10%(正常值应在±2%之内);二是培养室、出菇房内不同位点的温度偏差值达4℃~6℃(而正常值应为2℃~3℃[4]);三是菌袋(瓶) 菌丝长满时间偏差值3 d~5 d(正常值1 d~2 d)。因此,常造成菌袋(瓶)生长周期、出菇整齐度、生物产量及产品质量等生产质量指标偏差大、稳定性差,增大生产管理难度,严重影响生产质量与效益。

2.3 产业化程度低,产业细化分工不够,产业链配套不全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作为我国一项新型的现代农业产业,产业化程度还很低,产业链中主要配套产业缺失,产品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益和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2.3.1 育种

我国尚没有专业的食用菌育种机构,缺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专业品种,企业生产所用菌种来源多且混乱。少数标准化高的生产企业采用直接从国外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良品种,但每年需交付国外高额的菌种许可使用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从日本引进的金针菇菌种,每年交付的菌种许可费在5 000万元以上,且使用受到国外的严格限制。而多数企业主要是通过相互引种或从本地品种中筛选用于生产,品种特性差,且种性退化严重[4]。

2.3.2 菌种繁殖

生产企业多自己繁殖自己使用,由于缺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及技术水平的差异,菌种质量差异大,已成为制约对我国企业生产与效益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菌种质量问题对生产所造成的直接损失达到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5%。

2.3.3 主要原材料供应

我国尚没有专业的原材料供应公司。少数大型企业采取与原材料产地订立加工供应合同,作为企业原材料供应基地。多数中小型企业只得从全国各地原材料供应商临时采购,造成原材料供应较不稳定,且由于原材料供应商加工技术条件的差异,原材料质量差异大,已成为影响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益的又一重要原因。

2.3.4 菌糠利用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后的菌糠是现代循环农业中很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目前,我国菌糠主要有3种用途:一是用作有机肥的原料;二是再次种菇,如杏鲍菇菌糠用来栽培双孢蘑菇、草菇等;三是作为养牛等饲料。但由于目前我省在菌糠利用方面受季节影响,供需不平衡,使菌糠存在不确定性的供需矛盾。每年10月~次年5月,湖南省内食用菌菌糠消化量大幅下降,造成季节性积压及短时间内不能运出厂外,影响生产环境等问题。

2.3.5 残次菇、菇柄、菇丁、菇渣等下脚料再利用

食用菌下脚料是加工休闲食品、保健饮料、调味品等很好的食品原料。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业滞后,尚没有专业食用菌下脚料加工利用企业。据统计,目前我省仅有零星的下脚料需求,尚未形成稳定的下脚料消化渠道,其利用率为50%~70%,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据测算,仅我省20多家工厂化生产企业(每年产量超10万t),按菌渣下脚料占产量比重15%计算,每年菌渣下脚料约3 000 t~5 000 t。如此大规模的菌渣下脚料未得到有效利用,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环境及效益。

2.4 企业管理落后

我省目前多数生产企业的管理者主要采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方案而轻细则;重感情而轻标准。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只采用简单的计件计量管理办法,而不重视数据。有的企业管理者缺专业技术,外行领导内行,不重视技术执行力,认为只要制定好了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按照此照办即可,不懂食用菌生物特性,忽略了技术方案执行的重要性,造成技术失误增多,操作偏差增大,技术性风险增大,往往易造成菌袋(瓶)质量差、杂菌污染率高,严重影响生物产量、产品质量与企业效益。

2.5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省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湖南食用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位,湖南农业大学及涉农高职院校还没有设立食用菌专业,尚缺乏食用菌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后备技术力量薄弱,年轻一代的优秀技术人员更稀缺,多数生产企业在育种、菌种扩繁、育菇等重要环节更是缺乏优秀专业技术骨干,难以保障企业生产技术方案的执行落实。

3 建议

3.1 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高科技的新型现代农业,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生产技术很不成熟。首先,应充分发挥我省各级食用菌协会、学会、产业联盟、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服务平台作用,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投入,集聚全省科技资源,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领域重点开展以下科技创新。

3.1.1 品种创新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育种手段,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选育出高产优质杂交F1代优势新品种,研发出符合我省气候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方特色品种,不断丰富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专用品种,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快我省食用菌良种化进程。

3.1.2 制种工艺创新

加速液体菌种、还原型菌种、固态转液态新型菌种繁殖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切实提高我省菌种质量水平,为湖南食用菌菌种专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3.1.3 生产技术创新

重点开展食用菌生产基质处理新工艺及高产配方的研究,例如杏鲍菇瓶栽、双孢蘑菇发酵隧道新工艺、海鲜菇袋栽等工厂化生产技术升级与熟化,香菇、茶树菇、银耳、紫丁香菇等地方特色品种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突破创新,研究探索建立符合湖南地域资源与气候条件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高效技术模式。

3.1.4 机械设备创新

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引进再创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专业生产机械设备,加快国产化进程,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国产化设备的配套优化及现代新型农业机械转型移植食用菌生产应用的研究。

3.2 加强食用菌消费市场调研,突出各地区位和资源优势,创建适度规模的工厂化生产运营模式,保持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稳步健康发展

近几年,各地为了争占行业领头羊地位,在没有进行科学市场调研分析的前提下,盲目比投资、比规模,很快造成产能过剩,加之品种单一,包装相似,引起产品同质化竞争。因此,今后各地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布局上应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区位、产业传统的优势,突出地方产品特色,开发市场潜力好的特优新产品。适度规模发展,建议以100 km~150 km为辐射半径,依托当地农产品市场资源,根据不同地域、人口、经济、交通及消费习惯等特点,建立快捷方便鲜活产品物流营销网络,确保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实现企业生产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3.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尽快提高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目前,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急需多专业、多学科、多层次的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职业技术工人三类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技术人员负责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方案,在各个生产环节需要中层技术骨干负责技术的执行和落实;企业管理层是现代企业的首脑和指挥中心,需要懂专业会管理的综合型高级人才;职业技术工人在现代农业中是企业的主体,是技术落地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应把新型职业技术工人的培养纳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人才将越来越凸现出其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对于一个现代化农业企业来说,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要制定好科学的企业发展规划和生产技术方案,细分生产工艺,制定好生产工艺流程,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和完善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及岗位职责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其次,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与监督的全程质量监管体系;再次,建立数字化管理模式,应用现代化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物联网、手机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生产原材料采购与使用、菌种质量镜检法检测[5]各个生产岗位及产品质量等,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数字化管理,做好生产操作记录、关键点数字确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以便企业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生产质量及生产技术执行情况,对生产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判断,实现精准化管理。

3.4 大力促进产业链细化分工,尽快完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业链随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向国际化、科技化、市场化的纵深发展,湖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要抢占产业发展前沿,必须大幅提高我省产业整体质量。其前提是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大力培育菌种专业公司,培养基质专业公司,菌袋(瓶)标准化生产专业公司,现代化菇业公司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分工细、链条长、专业化程度高、标准高、管理规范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

随着人们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品的高品质和安全保健等优点认识不断提高,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产品消费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同时,随着我国农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预测,未来10年~20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将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1]蔡津生,卢国宝.中国食药用菌工程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95-103.

[2]黄毅.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

[3]郭宇乔.新编食用菌菌种控制与检验技术及国家标准实用指南[M].北京:农业出版社,2012:1-6.

[4]车国平.食用菌厂房空调设计的若干参数及节能设计刍议[J].中国食用菌,2015(5):34-36.

[5]杜双田,贾探民.蛹虫草灰树花天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1.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on Mushroom Factory Production of Hunan Province

JIANG Xing-jian,Hu Ru-xiao,WANG Chun-hui,PENG Yun-xiang,XU Ning,LI Xin-ju,WU Fang
(Edible Fungus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13,China)

In this paper,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shroom factory production in Hunan province,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ducti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recent 10 years were pointed out.Meanwhile the four suggestions were these:increasing investment,vigorously develop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trengthening market research to highlight the location and resource advantages,to create a moderate scale of factory production operation model,to maintain a stead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ushroom factory production of Hunan province;strengthening the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to improve the modern management level of factory production enterprise as soon as possible;promoting industrial chain division of refinement and to perfect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mushroom factory production and so on.

Hunan province;factory production;development status;suggestion

S646.9

A

1003-8310(2015)06-0077-07

10.13629/j.cnki.53-1054.2015.06.020

湖南省重点项目课题(2013ZK2088)。

姜性坚(1964-),男,本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育种及综合开发利用研究。E-mail:3196348132@qq.com

**通信作者:胡汝晓(1977-),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育种及微生物综合利用研究。E-mail:173463778@qq.com

2015-09-29

猜你喜欢
工厂化菌种食用菌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现状分析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
工厂化养虾到底难不难?做好肠胃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