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2015-01-23 11:55张红英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45006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动物性兽药畜禽

张红英(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5006)

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张红英(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5006)

兽药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控中,给畜禽生产带来巨大的收益,但由于不规范使用兽药,致使很多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严重的影响,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存在重大的危害,对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严重的制约,因此必须对其发生原因做一研究并探索有效的控制措施。

兽药残留;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兽药是畜牧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产物资,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生产中,大大推动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但随着兽药被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兽药残留问题,引发国内外普遍关注,成为食品安全热点关注问题,不仅兽药残留直接对动物性食品安全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还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严重制约着养殖业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将对目前兽药残留的现状、危害以及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做一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监控措施。

1 兽药残留发生的原因

1.1 不规范的使用兽药

在对动物进行疾病治疗或预防的过程中不能规范的使用兽药,不能正确的遵守休药期和弃乳期,部分养殖户单纯的追求利益,不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休药期、休药期过短、错误用药等,从而导致药物残留。有意用药掩饰临床症状逃避检查、滥用兽药使用劣质兽药也是造成兽药残留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饲料被兽药污染

部分不法养殖户为提高畜禽饲料的转化率和瘦肉率,在饲料中违规添加违禁药物,造成畜禽体内药物残留超标,还有部分养殖户在治疗畜禽疾病时不能按照要求进行用药,致使部分药物吸收、代谢不完全,部分药物通过粪尿排泄体外,造成饲料和饮水等污染,该污染源又通过食物链富集于动物体内,造成兽药残留。

1.3 畜禽产品加工环节的污染

不少动物性食品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现象,部分加工经营者,为使畜禽产品外观鲜丽,非法使用香精、芒硝、漂白粉、碱粉或色素等添加剂,还有甚者非法添加抗生素来保鲜,导致畜禽产品在加工环节再次遭受污染,严重危害肉品质量安全。

1.4 错误诊断用药

在诊疗过程中错误诊断用药将一些与治疗疾病无关的兽药用于所饲养的动物,或者在不了解情况、不知情时对统一群体动物重复使用同类药物造成畜禽体内药物残留超标。

1.5 突击使用兽药

部分养殖户为提升畜禽或鱼类的生长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在饲养过程中过量添加激素类,以促进动物生长,还有甚者在销售或屠宰前夕对病畜禽大量使用药物,以缓解和消除疾病临床症状,这些现象直接导致兽药残留超标,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

1.6 使用药物残渣饲喂畜禽

药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均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如不加处理用该废水和废渣饲喂畜禽或排入鱼池,可造成畜禽和鱼类体内药物残留超标,容易发生动物性食品安全污染事件。

2 控制兽药残留的措施与建议

2.1 搞好畜禽疾病预防与防治工作

在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消毒流程、用药流程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规范,确保疾病防控工作合理规范开展。搞好消毒和驱虫工作,有效消除病原传播途径。做好传染病的早期预防工作,有计划、有目的适时使用疫苗接种免疫,并按流程进行免疫接种,做好疫情监测工作。通过前期预防工作有效防止动物发生疾病,尽量少用药,用好药,是确保畜禽产品中无兽药残留,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及时淘汰和处理患病动物,发现畜禽患病应按照要求根据情况及时进行治疗或淘汰,对必须用药治疗的,应使用作用效果好、代谢快、毒副作用小、药物残留低的兽药、添加剂或生物制剂。如发生重大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快速隔离、扑杀等措施、严防疫情扩散传播。在对畜禽疾病治疗时应规范合理使用兽药,不得私自用药,用药时应有兽医处方,并注意药物的休药期,同时做好饲养过程中的用药详细记录。

2.2 建立完善的兽药残留监测体系

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建立与完善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该体系可有效的对兽药和动物性食品产量与质量状况进行有效的掌控,并对社会提供当前或一段过程的兽药产品质量状况和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变化情况,提升畜禽产品质量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在现有的兽药残留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应积极学习与借鉴国外成功的、先进的经验,尤其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和经验,继续完善和修缮现有的法律法规。继续加强对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兽药残留检测机构的建设。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

2.3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提升广大群众和饲养者对畜禽产品重要性的重要手段,各级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互联网等新闻传播媒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从业者和消费者充分认识到兽药残留的危害性,使人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成为自觉行动,通过教育宣传,使饲养者提高食品安全生产意识,自觉遵守 《兽药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严禁非法使用添加违禁药物或未经批准使用的药物。

2.4 加大兽药的研究与开发

加大对新兽药和兽药新制剂研究力度,逐渐用高效、残留量少的兽药替代残留量大、易产生抗药性的要求,减少药物残留带来的危害。加大对开发研究新型兽药的扶持力度,适当的进行政策倾斜,开发研制新兽药和兽药新制剂,用高效、残留量少的兽药替代残留量大、易产生抗药性的药物,减轻药物残留的危害。重视兽药、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等高效、低毒、无公害的兽药或药物添加剂的研制、开发和应用。组织力量进一步开展兽药残留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尽快研制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新方法,提高兽药残留监测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监测工作的开展。

2.5 加大对动物性食品各环节的监督

食品企业应严格按照CMP、HACCP等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动物性食品供应基地,把好质量关。有关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对不合格即兽药超标产品没收处理,对严重超标企业进行停产整顿。目前饲料中添加药物极为普遍,经常添加多种成分,而目前能检测饲料中的少数几种兽药,应抓紧研究其他有效的兽药检测方法,真正从源头控制药物残留。养殖过程要坚持以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需要治疗时,要在兽医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得私自用药,用药必须有兽医的处方,处方上的每种药必须标明休药期,饲养过程的用药必须有详细记录。

3 讨论

(1)如长期食用兽药残留超标的肉食品,这些药物残留在人体内富集当达到一定量时会出现中毒现象,国内外已经发生多起食用盐酸克伦特罗超标的猪肺脏的典型报道。许多药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如丁苯咪唑、丙硫咪唑和苯硫苯胺酯具有致畸作用;雌激素、克球酚、砷制剂、喹嗯啉类、硝基呋喃类等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个别品种已在真核细胞内发现有致突变作用:磺胺二甲嘧啶等磺胺类药物在连续给药中能够诱发啮齿动物甲状腺增生,并具有致肿瘤倾向;链霉素具有潜在的致畸作用。这些药物的残留量超标无疑会对人类产生潜在的危害。

(2)动物用药后,一些性质稳定的药物随粪便、尿液被排泄到环境中后仍能稳定存在,从而造成了环境中的药物残留。如高铜、高锌等添加剂的应用,有机砷的大量使用,可造成土壤、水源的污染。如砷对土壤固氮细菌、解磷细菌、纤维分解菌、真菌和放线菌均有抑制作用。喹乙醇对甲壳细水蚤的急性毒性最强,对水环境有潜在的不良作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美倍霉素在动物粪便中能保持8周左右的活性,对草原中的多种昆虫都有很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另外,已烯雌酚、氯羟吡啶在环境中降解很慢,能在食物链中高度富集而造成残留超标。

(3)长期滥用药物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易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还可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使以往较少发生的细菌性疾病转变成为家禽的主要感染病。此外,耐药菌株的增加,使有效控制细菌性疫病变得越来越困难。

(4)兽药残留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建立行为主体责任制度,健全和筑牢防火墙。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多方共同推动才能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张红英(1961-),女,广西来宾市人,兽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畜禽疾病预防工作。

猜你喜欢
动物性兽药畜禽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兽药GSP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