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作用效果观察

2015-01-23 23:21于思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偏瘫穴位康复

于思筠

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作用效果观察

于思筠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7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综合运动能力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9.38±6.37)分、(38.94±5.31)分,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运动评估量表(MAS)评分分别为(9.00±2.50)分、(9.50±3.00)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9.56±9.08)分、(66.36±7.02)分, 观察组和对照组MAS评分分别为(39.40±3.40)分、(30.70±4.60)分,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M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护理;脑卒中;偏瘫;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

脑卒中是常见病, 发病率高达217/10万[1], 据报道, 约89%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 作者针对住院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法, 取得了较好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过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 为首次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75例。观察组男41例, 女34例, 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68.1±6.3)岁。对照组男42例, 女33例, 年龄39~77岁, 平均年龄(68.7±7.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法, 具体如下。

1.2.1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 病室内保证合适的温湿度,通风良好, 但是要注意避免过热或过凉的风吹到患者的头部,介绍医院的作息规律, 和患者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 让患者逐渐适应医院的生活, 做到生活起居有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 劳逸结合。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血压、脉搏、尿量、呼吸等, 如实记录。定时给患者翻身, 以免患者出现压疮。

1.2.2 情志护理 由于患者发病较急, 病情往往较重, 患者清醒后可能一时接受不了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障碍, 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 如悲观、抑郁、焦躁易怒等, 护理人员要密切地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让患者正确的对待疾病, 耐心的向患者解释本病的预后, 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 经患者同意在上午或者下午时间给患者播放一些音乐, 30 min/次, 以后逐渐的给患者播放一些小品节目, 供患者娱乐。

1.2.3 饮食调护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患者提供食谱,患者入院后的第1周以医院膳食为主, 急性期以清淡为主,如山药粥、莲子粥等, 在疾病的恢复期使食用补益气血的食物如蛋类、奶类、瘦肉等, 给予患者辨证施治, 对于肝火炽盛、风阳上扰型, 则以菊花茶开水冲泡代茶饮, 气虚血郁型以黄芪桃仁粥补益气血。

1.2.4 穴位按摩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 即可开始穴位按摩,对患者患侧肢体的穴位进行按摩, 如上肢的凤池、肩井、尺泽、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 下肢的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穴位, 按照顺序依次按压, 每个穴位按压2~3 min, 2次/d, 在肢体按摩的同时可以配合进行上肢的关节被动运动, 例如肩关节外展、内收、旋内、旋外等,肘关节屈伸运动, 腕关节屈伸、旋内、旋外等运动, 指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等运动, 下肢的关节被动运动, 例如髋关节屈伸、旋内、旋外等运动, 膝关节屈伸, 踝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

1.2.5 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锻炼 让患者逐渐的恢复部分运动功能, 例如让患者先站立, 长期锻炼站稳后可以原地踏步, 再逐渐地过渡到有人搀扶的情况下行走, 直至最后自己能够独立行走。患者在家人的帮助下锻炼其他一些日常生活能力, 如洗脸、刷牙、穿衣等。语言功能锻炼先从简单的汉语拼音、数字练起, 鼓励患者练习发音, 逐步过渡到词语以及短句, 鼓励患者多与家属交流,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评定标准 采用Barthel指数[3]和肢体运动功能[4]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运动功能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9.38±6.37)分、(38.94±5.31)分,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MAS评分分别为(9.0±2.5)分、(9.5±3.0)分;干预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9.56±9.08)分、(66.36±7.02)分, 观察组和对照组MAS评分分别为(39.4±3.4)分、(30.7±4.6)分, 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M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小结

中医理论认为, 脑卒中无论兼夹症为何, 均由肾精气血衰竭所致[5]。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护理方法, 例如疏经通络、补益气血、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使患者身体功能恢复平衡。本研究通过一般护理指导患者根据四时阴阳变化和自然界规律来安排作息时间, 做到劳逸结合,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脑卒中抑郁发生率大都在40%~50%[6,7], 患者大都担心疾病的预后, 进而出现一些不良情绪, 长期不良情绪的刺激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本研究通过情志护理让患者正确的对待疾病, 耐心的向患者解释本病的预后, 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通过穴位按摩增加了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了肌肉的营养状态, 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饮食调护增加了患者的食欲, 改善了营养,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总之, 中医综合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

[1]赵琦.我国脑血管意外护理新进展.上海护理, 2010, 6(3):33-34.

[2]谢瑞满.脑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研究的进展.宁波医学, 1998, 10(4):187.

[3]南登昆.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3-44.

[4]Carr JH, Shepherd RB, Nordholm L, et al. Investigation a new motor assessment scale for stoke patient. Rhysi Ther, 1985, 65(21):175.

[5]杨玉龄.中风患者的饮食康复.当代护士, 2003, 12(1):44.

[6]龙洁, 刘疗珍, 蔡焯基, 等.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3):145.

[7]宋梅英, 冯殿福, 苏军.中风后心理障碍的临床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5):144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176

2015-04-14]

473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

猜你喜欢
偏瘫穴位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