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1例临床分析

2015-01-23 23:21于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天花粉沙参尿糖

于凤

中医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1例临床分析

于凤

《素问.阴阳别论篇》谓:“二阳结, 谓之消。”说明燥热聚结胃肠, 津液被灼, 是导致消渴的主要机制。本病例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 燥热甚则阴愈虚, 阴愈虚则燥热愈甚。肺主治节, 为水之上源, 如肺燥阴虚, 津液失于滋布, 则胃失濡养, 肾失滋源;胃热偏盛, 则可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 阴虚火旺, 亦可上炎肺、胃, 终致肺燥、胃热、肾虚常可同时存在, 多饮、多食、多尿亦常相互并见。作者此例消渴, 辨证为阴虚燥热证, 由于肺胃有积热, 因而口渴喜饮, 舌红少苔, 治疗以南北沙参、麦门冬、天花粉、知母等清肺胃积热;当肺胃积热初清, 又酌加养阴益气之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始终以沙参麦门冬汤加减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消渴病;阴虚燥热证;临床分析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 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

消渴之名, 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柔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说明了饮食不节和本证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 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儒门事亲·河间三消论》说:“消渴者……耗乱精神, 过违其度, ……之所成也”。这都说明长期的精神刺激, 导致气机郁结, 进而化火, 郁热伤津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另有《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篇说:消渴由于“凡人生放恣者众, 盛壮之时, 不自慎惜, 快情纵欲, 极意房中,稍至年长, 肾气虚竭, ……此皆由房事不节之所致也”。《外台秘要·消渴消中》篇说:“房事过度, 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 热则肾燥, 肾燥则渴”。这又说明素体阴虚, 复因房事不节, 劳欲过度, 损耗阴精, 导致阴虚火旺, 上蒸肺胃,而发生消渴。综上所述, 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 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导致阴虚燥热[1]。本病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 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肺主治节, 为水之上源, 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 则胃失濡养, 肾失滋源;胃热偏盛, 则可灼伤肺津, 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 阴虚火旺, 亦可上炎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常可同时存在, 多饮、多食、多尿亦常相互并见[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 女, 54岁, 2010年4月21日初诊:糖尿病已3年, 一直服降糖灵。空腹尿糖(+++), 血糖238 mg/dl (13.3 mmol/L), 食后血糖327 mg/dl(18.2 mmol/L)。口渴多饮,小便量多, 腰酸, 精神疲乏, 大便干, 头昏心慌, 易出汗。脉细数, 舌红苔黄。

1.2 方法 辨证:阴液亏虚, 濡养失司, 燥热甚, 本虚标实。

治法:标本同治, 清养肺胃。

方药:代表方剂:南北沙参汤[3]。南北沙参各9 g, 麦门冬9 g, 天花粉12 g, 知母9 g, 黄柏9 g, 石斛9 g, 白芍9 g, 鲜地锦草30 g。

二诊:4月28日。服药后口渴已止, 心慌易安, 并已停服降糖灵。尿糖为(+)。脉细数, 舌红少苔。肺胃积热初清,原方出入。南北沙参各12 g, 麦门冬9 g, 天花粉12 g, 知母9 g,石斛9 g, 鲜地锦草30 g, 制黄精9 g。

三诊:5月5日。上方又服7剂后, 口渴已止, 小便次数减少, 头昏心慌改善, 精神状态较好, 再予原方出入。南北沙参各12 g, 麦门冬9 g, 天花粉12 g, 生黄芪9 g, 生山药9 g,白芍9 g, 菟丝子9 g, 鲜地锦草30 g。

四诊:5月12日。上方服7剂后, 晚上仍口干, 尿常规提示尿糖极少。舌苔薄黄, 脉小弦。辨证仍当养阴益气。南沙参9 g, 麦门冬9 g, 百合12 g, 全瓜蒌12 g, 白芍9 g, 制黄精9 g, 鲜地锦草30 g, 枸杞子12 g。

五诊:5月19日。上方服7剂后, 糖尿病口渴已止, 小便已少, 停服降糖灵并放宽饮食, 尿糖也未增加。舌红苔黄,脉细数。原方出入再调治。南沙参12 g, 麦门冬9 g, 石斛12 g,白芍9 g, 制黄精12 g, 枸杞子12 g, 生山药9 g, 鲜地锦草30 g。

六诊:5月26日。上方服7剂后, 口渴已止, 尿糖已正常,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惟大便仍较干。脉细数, 舌质红。再当滋养肺胃, 以巩固疗效。南沙参12 g, 天花粉12 g, 麦门冬9 g,石斛12 g, 白芍9 g, 制黄精12 g, 生山药9 g, 鲜地锦草30 g, 玄参9 g。

2 结果

本证病特点在于阴虚热淫。由于肺胃有积热, 因而口渴喜饮, 舌红少苔。用南北沙参、麦门冬、天花粉、知母等清肺胃积热。当肺胃积热初清, 又酌加养阴益气之品。整个治疗过程中, 始终以沙参麦门冬汤加减进行治疗。前后服中药30剂, 病情一直巩固。停服降糖灵, 正常饮食, 尿糖亦未增加。在消渴病的辨证施治中, 参用草药地锦草, 用量在30 g以上,尤以新鲜为好, 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3 小结

本例消渴辨证为阴虚燥热证。患者初期表现空腹血糖、尿糖较高, “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治疗1周后口渴已止, 尿糖降为(+), 继续以沙参麦门冬汤进行加减, 服药3周之后,患者停用降糖灵, 放宽进食量, 血糖、尿糖均在正常范围,周身乏力症状已消失。整个疗程说明在临床上以沙参麦门冬汤进行加减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彭述宪.杂病论治精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8-326.

[2]孙勤国, 刘学耀.内分泌代谢病中医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6-102.

[3]熊曼琪, 邓兆智.内分泌专病与风湿病中医临床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2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196

2015-05-05]

130200 吉林省农安县中医院中医内科

猜你喜欢
天花粉沙参尿糖
沙参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吗?
肺热肺燥 喝点冰糖沙参粥
喝沙参猪骨汤给皮肤“补水”
Yi Qi Jie Du Formula and Salinomycin Combination Treatment Mediate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tem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Apoptosis via CD44/Ras Signaling Pathway
尿糖与血糖也会不统一
天花粉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天花粉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黄芪和天花粉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和迁移及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
初秋 来碗润肺养生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