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体会

2015-01-23 18:28李秀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外耳道中耳炎婴幼儿

李秀华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体会

李秀华

新生儿听力筛查前全面做好宣教工作,操作过程中详细解答家长关于听力筛查的各种疑问,出院前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并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有利于促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

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障碍;护理方法;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

耳声发射是一种来源于耳蜗,经过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到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反映了耳蜗的主动机械活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是通过短暂的声音刺激,诱发产生的耳声发射,能够准确反映耳蜗的功能状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成为目前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组选取200例,为本院妇产科正常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其中男婴118例,女婴82例,全部进行了新生儿听力筛查。

2 筛查前的宣教工作

耳聋是引起语言交流障碍的常见疾病,听力正常的婴幼儿11个月左右开始咿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1]。国内学者研究发现[2],听力障碍在婴幼儿时期往往被家长忽视,在孩子1~2岁出现语言障碍时才会引起家长注意,听力障碍的患儿因为听不到声音,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得不到语言刺激,直接影响其语言形成,最终造成言语障碍或终生聋哑。新生儿听力筛查能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婴幼儿,通过助听器、电子耳蜗等放大技术方法,重新建立其语言刺激环境,促使语言发育,实现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因此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3 筛查方法

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 h或出院前完成初筛,尽量避免生后24 h之内进行听力筛查,阳性率高,会引起父母不必要的恐慌。使用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进行听力筛查,原理是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听力筛查前通知父母新生儿在喂饱或睡眠状态下进行听力筛查效果最佳,筛查结果快速、准确,应尽量避免新生儿哭闹、吸吮、吞咽、鼻塞等肌源性干扰[3]。准备好用物,每天操作前校准筛查设备,检查探头是否通畅,发现滤音片损坏及时更换,否则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听力筛查仪对噪音和探头放置的位置有一定要求。室内保持安静,测试环境噪音应低于40 dB,操作者清洁双手,选取与接受测试的新生儿耳道合适的耳塞,用75%酒精消毒耳塞。分别测试两耳,做好外耳道的准备工作,先用棉签轻柔擦拭、清除两耳外耳道内的分泌物,将带有耳塞的探头放置在外耳道外三分之一处,方向要求正对鼓膜,探头在外耳道的正确位置和耳塞的密闭程度,保证了刺激声音到达鼓膜的强度,避免了假阳性的发生。有少部分新生儿睡眠中也会出现不安稳状态,轻轻抚摸其头部、背部、握住手指都会起到安抚的作用。新生儿喜欢头偏向一侧,外耳道容易受挤压变形,影响听力筛查结果,用手指按摩耳道周边等待恢复原状后再进行测试,经此方法仍未通过告知家长由于存在耳道影响因素,隔天再重新测试,约80%左右的新生儿都能通过,测试之前尽量减少压迫未通过耳,以免影响第2天的测试结果。反复测试仍未通过的新生儿家长会出现焦虑不安,耐心向家长解释不能通过的几种影响因素:新生儿耳道或中耳腔内可有胎脂、羊水或胎性残积物滞留,导致传入耳蜗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减弱,耳声发射能量衰减或消失,造成未通过的假象;渗出性中耳炎也是听力筛查不能通过的原因之一,中耳炎的患儿发病率6个月前达到35%~85%,婴幼儿中耳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4],部分患儿可在3 个月内自愈,5%~10%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持续1 年以上;另外低体重儿及早产的新生儿的传导和神经发育可能不成熟,初筛未通过是暂时的,随着身体发育成熟,42 d复查时,听力筛查通过率会明显提高。家长对相关情况了解后能正确对待测试结果,紧张情绪消失。对于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告知家长孩子听力不一定有问题,但仍需在42 d时带孩子来医院复查,向家长提供听力筛查报告单,标明复筛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讲明复筛的意义和重要性。复筛仍未通过应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按照转诊程序请家长带孩子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行诊断性检查,同时提供复查报告单。告知已经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家长,并非所有的听力障碍都会在出生后马上显现出来。有些新生儿虽然通过了听力筛查,但以后可能会显示出迟发性听力障碍,如巨细胞病毒感染、耳廓畸形、外耳道异常、高胆红素血症、听力障碍家族史等都是引起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以上情况的新生儿初筛即使通过,也要定期每6个月做1次听力监测直到3周岁。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父母要高度重视,持续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反应,结合听性行为观察法,当出现任何怀疑时及时进行听力评估,一旦诊断明确,抓住最佳治疗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将听力障碍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伤害降到最低,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4 出院指导

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听力会受到中耳炎、耳毒性药物、噪声、外伤等多种因素影响,父母应持续关注孩子的听力变化和语言发育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咨询耳科专家。

5 讨论

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0.1%~0.3%,国内报告为0.3%~0.6%,其中中重度以上者0.05%,为了降低耳聋及耳聋发病率,健康教育在早期检测、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开展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健康教育应该在孕期开始,通过生动、详细的讲解,让家长充分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家长的大力配合,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漏筛率才会大幅度降低,复查率得到提升。确诊的患儿通过及时积极的诊治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融入社会,降低听力残疾率的同时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为提高人口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其意义与社会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5]。

[1]韩德民.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8.

[2]杨菊兰. 2367例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及体会.中国优生优育杂志,2010,16(1):40.

[3]邱莉芳.人性化护理对婴幼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50-51.

[4]马芙蓉,柯嘉.儿童及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指南(美国).国外医学 (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5,29(3):182-185.

[5]于丽玫,宇雅苹.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5):32-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137

2014-11-11]

163712 大庆市第四医院

猜你喜欢
外耳道中耳炎婴幼儿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理念进展
警惕不疼的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