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2015-01-23 18:28白丽孙红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替代疗法激素水平绝经期

白丽 孙红霞

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白丽 孙红霞

目的观察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分析小剂量雌激素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价值。方法16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雌激素应用情况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雌激素,跟踪随访,观察两组的激素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雌二醇(E2)显著升高,卵泡刺激素(FSH)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替代能够显著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水平,显著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雌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绝经前后时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在此阶段由于卵巢功能及雌激素水平均呈退行性改变,多数女性出现一系列不适变化,临床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1]。目前相关研究发现[2-4]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不仅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雌激素水平,是围绝经期综合征较有效的疗法。本院近年来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极大改善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妇科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164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是否给予雌激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激素治疗,年龄46~55岁,平均年龄(48.51±4.72)岁;对照组患者用传统治疗,年龄47~55岁,平均年龄47.83±4.68)岁。本实验患者入选标准:①参照《中华妇产科学》中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②排除代谢性疾病史;③子宫及卵巢完整,排除人工绝经(卵巢切除、药物或放疗所致的绝经);④排除阴道不规则流血;⑤无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⑥3个月内未采取对激素水平有影响的治疗;⑦无激素使用禁忌,同意激素治疗;⑧自愿参与,并知情同意,且资料完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激素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心慌多汗者应用心得安,腹胀者应用胃复安,失眠者应用地西泮,治疗过程中依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实验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结合雌激素片(商品名:倍美力,Newbridge,Co.Kildare,Ireland,注册证号BH20050498),剂量0.625 mg/次,1次/d,连续治疗25 d;在用药第16天起加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15),剂量4 mg/次,1次/d,连服10 d。

1.3 评价标准 跟踪随访,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应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的E2及FSH进行检测,同时采用Kupperman更年期症状评分法[5]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疗效评价:①完全缓解:总评分降低>80%;②显效:总分降低50%~80%;③有效:总分降低<50%;④无效:总分降低<20%。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E2为(54.49±15.16)pmol/L,FSH为(82.46± 16.57)pmol/L,对照组E2为(54.56±15.27)pmol/L,FSH为(82.65± 16.82)pmol/L,两组患者E2和FSH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E2为(210.53± 55.67)pmol/L,FSH为(45.31±9.38)pmol/L,对照组E2为(187.62±20.54)pmol/L,FSH为(56.94±10.48)pmol/L,实验组患者激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42例,显效28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完全缓解30例,显效24例,总有效率为64.29%,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3 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从正常功能状态向老年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其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仅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而且降低生活质量[6]。围绝经期是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较为明显的一个时期;女性卵巢等性腺功能在围绝经期明显减退,雌激素水平的明显下降,能够使体内多器官以及系统的功能发生变化(如心血管系统发生心血管意外,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而且能够使下丘脑-垂体轴的负反馈调节功能出现异常,垂体前叶分泌的卵泡刺激素会增加。有研究表明,FSH与各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引起骨质疏松。内分泌系统变化同时也能使高级神经中枢受到影响,甚至有些患者出现情感障碍,如精神抑郁、疲乏无力、性格暴躁等,围绝经期女性的社会生活受到影响,社会家庭角色冲突,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中,传统治疗多选用对症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7]。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研究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与生殖系统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异常密切相关,激素替代治疗不仅能够缓解症状体征,而且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雌激素水平,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8]。本实验中,应用小剂量激素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3.33%,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相仿[9]。

综上所述,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是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激素水平和临床效果,建议临床深入研究。

[1]王霞.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分析.中国临床研究,2014,27(7):840-841.

[2]张晓琴,于小薇,刘蒙娜.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激素替代治疗的进展.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3):281-283.

[3]张立峰,杨丽萍.19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状况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479-481.

[4]吕福英.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生活质量及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60-61.

[5]吴新荣.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2014,22(6):117.

[6]张丽丽,徐海英.围绝经期的激素替代治疗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3):37-38.

[7]陈玉仙.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河北医学,2012,18(10):1384-1387.

[8]陈丽霞.小剂量雌激素、孕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7):4595-4596.

[9]居锦芬,谢静燕,李炜虹.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2013,17(1):64-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067

2014-10-30]

114200 海城市中医院妇产科(白丽);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孙红霞)

猜你喜欢
替代疗法激素水平绝经期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俄罗斯网络游戏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研究:癌症“替代疗法”死亡率更高
三种肉牛品种血液中部分激素水平的分析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