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着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和效益

2015-01-24 09:35张军峰郎社强河南省郑州市畜牧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畜产品郑州市龙头企业

文│张军峰 郎社强(河南省郑州市畜牧局)

河南省郑州市畜牧局坚持以保供给、保质量、保环境为主题,以产业惠民、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标准化养殖、注重拉长产业链条、突出创新技术增效、狠抓执法监督管理,努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和效益。

一、突出标准化养殖

坚持把标准化养殖作为提升畜产品质量效益的关键举措紧抓不放。一是积极打造产业集群。依托各种扶持政策,着力打造了4个畜牧产业集群。二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采取政策吸引、基地吸引、环境吸引等措施办法,鼓励大中型企业进入畜牧行业。目前,已有双汇食品工业园、雏鹰集团15万头生猪出口创汇示范园、中牟万头奶牛养殖场等144家大型企业入驻郑州,进一步加速了郑州市畜牧产业资源的整合、结构的优化、经营的转变。三是升级改造规模养殖。着眼郑州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断加强郑州市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截至目前,郑州市大型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拥有治污设施率达52%,在183家养猪场推广实施生态环保技术,建成环保猪舍16.3万平方米,存栏生猪12.1万头。

二、推进产业化经营

着眼畜牧产业形成生产、销售、加工的完整链条,持续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一是着力强化产销衔接。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养殖场(小区)”和“反租承包”等产业化运行模式,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连锁经营、产销直挂、农超对接,较好地实行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延伸了产业链条。二是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坚持把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作为拉长产业链条的首要环节,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郑州市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突破50亿元。三是不断完善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与养殖场户之间推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双方签订产销合同,强化双向约束,使各方之间真正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三、实施现代化技术

大力实施畜牧业科技提升行动,把科技兴牧贯穿畜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一是抓科技攻关。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逐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并在畜牧业良种培育、品种改良、畜牧业装备、优势畜产品加工等方面,集中人力、财力,针对市场需求进行集中攻关。二是抓科技推广。畜禽人工授精、生态环保养猪、TMR日粮饲喂、秸秆青贮氨化等科学养殖技术在郑州市畜牧生产中得到全面普及推广。三是抓科技培训。建立健全了县(市)区、乡、村三级畜牧科技推广网络,广泛开展技术培训,畜牧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四、狠抓规范化监管

始终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坚持软件硬件一起建。一是强化质检体系建设。通过督促各县(市)区设立质检机构,增加检测人员,充实完善质检仪器设备,以及引导鼓励生产企业建立检验室,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郑州市逐步形成了以市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县级检测机构为补充,企业自检为基础的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明显提升。二是完善监督管理措施。完善投入品监管,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控制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畜牧业生产领域;完善畜产品市场准入,建立报验点,坚决打击病死畜禽违法屠宰、冷藏、销售,外来肉品必须提供检疫合格证和瘦肉精检测合格证;完善畜产品无公害认证的申报验收,目前有12个企业通过省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完善兽药经营GSP管理,郑州市80%以上的兽药经营企业达到GSP规范要求。三是抓好执法能力提升。依托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成立执法支队,通过加挂牌子、赋予职能、充实人员、完善条件等办法,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人员纳入其中,较好地做到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手段。同时,还积极与现有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联系,整合力量,共享资源,形成了共同推进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畜产品郑州市龙头企业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郑州市
郑州市建委立体停车库项目实施方案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