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工作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

2015-01-24 15:10文孝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实验组

文孝群

(湖北荆门沙洋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北 荆门 448000)

手术室工作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

文孝群

(湖北荆门沙洋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北 荆门 448000)

目的对手术室工作中所应用的优质护理进行效果分析与探讨。方法将我院手术室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提供常规性护理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统计。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均呈现出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效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医院手术室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身体及心理恢复质量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医院工作质量的满意度得到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在手术室工作中,优质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指导下,努力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相比于常规性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考虑在内,凭借人性化护理特点着重强调不同层次患者的实际需求。我院选取了近年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在8~67岁,平均年龄为(42.8±4.3)岁,将所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平均年龄为(40.5±3.8)岁,共有28例肝胆部手术,34例胃肠部手术,6例脑部手术,22例心、肺部手术,10例子宫与卵巢部手术;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平均年龄为(42.3±3.4)岁,共有26例肝胆部手术,33例胃肠部手术,8例脑部手术,25例心、肺部手术,8例子宫与卵巢部手术。经统计,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及手术过程整体性访视、监视回访。其中,手术过程的整体性访视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监视与回访。

在术前访视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体征指标做好全面统计,为手术结果的评估做好准备,同时主要向患者进行手术具体流程、注意细节的讲解,解答疑惑,完善做好手术护理流程、方案的制定工作。另外,护理人员一方面要主动耐心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心理压力、恐惧、焦躁等负面情绪,引导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另一方面应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借此让家属尽可能多的了解手术常识,这不仅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还能够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及相关医师的信任程度[1]。

在手术过程的访视中,首先护理人员要认真核实患者的个人信息、手术部位及所选的麻醉方式等。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到对手术室内的湿度、温度的调节(温度一般在22~25 ℃范围内,湿度通常在45%~55%范围内),尽可能保持手术室的安静,防止磕碰与颠簸,在不影响手术的基础上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防止对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压迫;要通过适当方法为患者疏松情绪、鼓励其抵抗紧张与恐惧感,保持最舒适的状态,例如可以为患者进行非手术部位的放松、按摩,同时;另外,必要的保暖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最为重要的是,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全面监控[2]。

在术后访视中,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的进展情况,让患者放心,及时为其擦拭消毒剂、血液痕迹,保证患者的个人清洁,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为其做好身体清洁;应耐心听取患者倾诉,若患者有不适之感,可以安慰告知属于正常现象,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在推送患者入病房时要轻柔、缓慢,切忌快速带来的患者不适感;术后的护理过程同样要重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通过各项指标判断患者手术质量;待患者苏醒后要通过与其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不适处和个人需要,鼓励患者振作精神对抗疾病;在术后及时观察、询问是否发生感染状况,了解其对于手术过程的意见及满意情况;同时要保障患者的饮食营养供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配餐表补充其身体恢复所需能量。另外,必要的体能康复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有目的、引导性的为其安排机体训练,并密切检测其恢复动态[3]。

1.3 评价指标:通过建立患者心理护理质量统计评分表,通过制定系列分数范围来衡量患者的心理状态,总分定为80分,共分为4级,70~80分表示重度焦虑,60~70分为中度焦虑,50~60分为轻度焦虑,<50分为无焦虑。另外,制定我院手术室工作满意度统计表,总分设为100分,90~100分为十分满意,80~90分为满意,60~80分比较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示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心理护理情况:在护理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况评分分别为(75.8±5.6)、(76.2±5.4),可以看出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无显著性差异,但护理之后分别为(45.8±2.5)、(67.8±4.6),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的统计:经统计,护理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3%、78%,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医院手术室为开展抢救与临床治疗的主要阵地,因此对其环境、护理要求非常高。相比于常规性护理,优质护理能够从患者的个体性差异与实际需求出发,展开规范化、有针对性的高效护理。本次临床护理证明,手术室工作中的优质护理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黄红娟,王晓敏,段存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的实践与效果[J].吉林医学,2011,32(12):2469.

[2]廖淑萍.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3):128.

[3]杨晓兰.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1,10(2):262.

R473.6

B

1671-8194(2015)06-0256-01

猜你喜欢
手术室优质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