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

2015-01-24 15: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胰液坏死性出血性

舒 晓 徐 飞 刘 芸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042)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

舒 晓 徐 飞 刘 芸

(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042)

目的探究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20例,对患者术后引流管进行护理,分析护理的情况。结果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后进行随访,恢复较好,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强化术后的引流管护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导管引流;护理

在外科病症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病情比较凶险,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精心护理,术后应当注意引流导管的护理,增加疾病治愈率。本文主要是研究20例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引流导管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20例,其中男性为12例,女性为8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7岁。

1.2 方法:引流管需要放置2~3周,将坏死胰腺组织、血性渗出物持续引出。患者返回病房以后,对各种导管位置、作用需要加强了解,在各引流管上进行标记,保持引流管发挥最佳效果。①在确定引流管长度时,需要结合腹腔积液具体位置,质地不能过硬,防止出现引流不畅现象。当出现引流不畅时,需要在外套管内小心的拉出,直到完全的露出头部,将坏死的组织清除,后放回。②对套管、引流管需要定期的进行更换,通常是每周进行1次更换,防止长期的置管出现细菌污染或者是产生耐药菌,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注意无菌操作。③对引流量进行及时的观察,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告知医师。④在对管内进行冲洗时,应用生理盐水、甲硝唑等控制厌氧菌的抗生素进行慢滴冲洗,当引流液黏稠时,于冲洗液内,加入1~2支α-糜蛋白酶[2]。⑤对引流管内需要定期的进行造影检查,通常约为每两周进行1次。⑥对引流管周围皮肤需要进行保护,当敷料湿透时,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换;当渗出液较多时,应当对引流管进行检查,此外,于管口应用凡士林纱布,于皮肤,进行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膜的涂抹,对皮肤进行保护。⑦在进行活动时,对引流管进行保护,防止出现滑脱,引流管低于引流管管口,防止出现逆行感染。⑧若瘘腔比较小,没有出现明显的感染,当长时间不闭合时,注入50%的高渗糖,促进闭合。⑨若引流量低于15~20 mL,引流液没有明显的感染,体温正常,血常规化验正常的时间>3 d,CT复查没有明显的瘘腔,考虑进行退管,直到拔管。

2 结 果

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后进行随访,恢复较好,没有出现并发症。

3 讨 论

3.1 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引流管临床特点:①管道比较多,作用不同;②经常脱落坏死组织,容易出现阻塞;③胰腺位置是腹膜后,引流的位置比较深;④胰液包括消化酶,当出现外溢时,会腐蚀周围的组织;⑤引流的时间较长,通常是3~4周,将管道完全的拔除[3]。

3.2 导管引流不同类型护理

3.2.1 双套管引流:①需要进行负压吸引的配置,对引流液量等进行记录,若引流液较多,显示胰酶抑制剂的量缺少,对胰液分泌抑制的效果不理想。②在术后4~5 d后,坏死的组织不断脱落,外套管容易出现阻塞,可以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③为避免引流管出现脱落,在护理时需要注意辅助固定。④引流管周围需要保持干燥,当出现外渗时,对局部皮肤应用凡士林纱布或涂抹皮肤保护膜进行保护。⑤拔管的时间需要结合引流量,当24 h引流液<10 mL时,可以拔管。

3.2.2 腹腔引流管护理:①对引流液颜色等密切的观察,24 h内多是血性液,主要是术后出血以及胰液外渗导致。当引流液较多时,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出血。如果突然变少,主要是管道出现堵塞,需要及时通知医师,对引流管的位置进行调整或者是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②管道放置的时间较长,>3~4周,容易对肠管造成压迫,出现肠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会出现腹痛,并观察引流液。③引流不通畅,会导致胰腺周围、腹腔出现脓肿,对腹部的情况、体温变化情况需要注意观察。④控制引流体位,通常是斜坡20°~30°,多进行检查,体位需要每2 h进行1次调整。⑤对引流液,需要定期的进行淀粉酶测定,并进行细菌培养,提示是否出现混合感染。

3.2.3 对“T”型管进行护理:胆汁在进入肠道以后,会促进分泌胰液,病情加重,“T”型管道需要保持通畅,胆汁引流充分,合理的固定引流管,不能将引流管拔出,对胆汁量、性状进行观察,若量比较少,可能的原因是“T”型管出现堵塞,需要检查管道是否出现扭曲的情况,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告知医师。

对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较为重要,引流管的类型比较多,容易出现医源性感染,需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敷料进行及时的更换,注意管道护理工作,提升护理的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4-5]。

[1]王淑丽.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3):4399-4400.

[2]周英,罗小丽,李芳兰.大承气汤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8,22(9):2315-2316.

[3]刘志亮.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麻醉处理分析[J].中外医疗, 2012,31(34):36-37.

[4]徐海燕,于兵,白莹,等.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导管引流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4):126.

[5]舒晓,徐飞,刘芸.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4(3):30-31.

R473.5

B

1671-8194(2015)06-0263-01

猜你喜欢
胰液坏死性出血性
胰液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中的应用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促胰液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
让学生跟着科学家去探索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胆汁胰液混合液溶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外实验研究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