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临床观察

2015-01-24 15:28方永江韩励兵王祖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针药关元经期

方永江 韩励兵 王祖红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临床观察

方永江 韩励兵 王祖红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及针药组,比较三组间的首次治疗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结果:电针组及针药组的首次治疗起效时间均短于药物组 (P<0.05),维持时间均长于药物组 (P<0.05),而电针组与针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电针;原发性痛经;“经行腹痛”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患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所出现的痛经,属中医学中 “经行腹痛”范畴,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通过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昆明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的90例PD患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同意参加本研究后,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按照随机分配方案 (采用完全的分配方案隐藏方法,即按顺序编码、密封、不透光的信封)将患者纳入3个组:电针组、药物组和针药组,三组间例数分别为36例、28例、26例,电针组的年龄范围为19~27岁,平均年龄为(22±2.7)岁,药物组的年龄范围为20~26岁,平均年龄为(23±2.6)岁,针药组的年龄范围为19~26岁,平均年龄为(22±2.5)岁,三组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PD的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统编教材 《妇产科学》第7版拟定:①凡在经期或经期前后 (1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 (连续≥3次);②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④妇科检查 (B超检查及已婚者妇科检查、未婚者行肛门指诊检查)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1.3 痛经疼痛程度的评定标准[1]痛经疼痛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级:轻度积分<8分;中度积分8~14分;重度积分>14分。

1.4 纳入标准(自拟) ①符合原发性痛经(PD)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5~40岁之间者;③痛经程度分级为轻度或中度或重度;④病人应对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治疗方案

1.5.1 电针组 ①穴位选用:综合文献中系统评价(SR)报道,筛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穴位:三阴交、关元、中极、足三里。②操作方法:针刺前嘱患者排尿,取仰卧位,三阴交用1.5寸毫针直刺0.5~1寸,关元和中极均用1.5寸毫针向下斜刺0.5~1寸,足三里用2寸毫针直刺0.8~1.5寸;上穴均用平补平泻法,关元和中极两穴针感均要求向会阴部或向腹部双侧传导;得气后在针柄上连接G6805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频率300~500次/分,刺激量以病人耐受为度;电针连接时,中极和关元为一组,足三里和三阴交为一组,留针30分钟。③疗程:月经前2天开始治疗,每日一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5.2 药物组(对照组) 药物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每次300mg,2次/日,从月经前2天起开始服用,连续服用5天,治疗3个疗程。

1.5.3 电针加药物组(针药组) 以上两组方法合用。

为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对与本病治疗无关的药物不作特殊的限制,但不得使用解痉止痛药、活血化瘀药以及影响疗效判定的其他药物。

1.6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各组间的痛经首次治疗的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共有90例患者纳入试验,其中78例病人完成整个研究过程,12例未完成 (包括脱失病例5例和剔除病例7例)。经过3个疗程后,三组间两两比较,电针组及针药组的起效时间均短于药物组(P<0.05),而电针组与针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组及针药组的维持时间均长于药物组(P<0.05),而电针组与针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痛经属于中医 “经行腹痛”的范畴[2],认为其病位在子宫、冲任,以 “不通则痛”或 “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其之所以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与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状态有关;经间期,由于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不足以引起冲任、子宫气血病变;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气血由盛实而骤虚,子宫、冲任气血发生急剧变化,易受致病因素影响,而致不通或不荣;经净后,子宫、冲任血气渐复则疼痛自止。故对痛经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调节经前以及经期的子宫、冲任气血,预防或祛除致病因素的影响,故我们认为对痛经的治疗最合适的时机是从月经前期开始,且有研究表明于行经前开始治疗收效较佳[3]。本研究选用了三阴交、关元、中极、足三里等穴位,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调理脾胃和冲任气血之功,《针灸聚英》:“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癓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关元和中极穴均为任脉经之穴,任主胞宫,且两穴均为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通于胞宫,且位于小腹部,不仅能够调理冲任气血,还具有调理子宫气血的局部治疗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具有调补气血之功,《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指出肚腹的病变均可选用足三里穴进行治疗,且有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4]。电针上述四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并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及针药结合组比较,电针组及针药组的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药物组(P<0.05),且起效维持时间明显长于药物组(P<0.05),表明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乐杰.妇产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马宝璋.中医妇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刘贵仙.针刺治疗痛经32例[J].江苏中医,1997,(5):35.

[4]秦明,黄裕新,王景杰,等.电针 “足三里”穴对内脏痛大鼠延髓内脏带内c-fos和GFAP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6,31(3):136-141.

R245.9+7

A

1007-8517(2015)11-0058-02

2015.03.21)

猜你喜欢
针药关元经期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