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例绝经期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症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2015-01-24 15:28杨成纲胡国华李金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绝经期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杨成纲 胡国华 李金海

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医院,江西 瑞金 342500

76例绝经期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症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杨成纲 胡国华 李金海

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医院,江西 瑞金 342500

目的:对绝经期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症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确诊的绝经期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76例以及绝经期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左侧髋部、腰椎L2-L4正侧位骨密度进行测量,同时检测受试者空腹血清中血脂浓度,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脂浓度明显高子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密度则明显低子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LDL-C、LP(a)、HDL-C与水平腰椎L2-L4骨密度呈现负相关,HDL-C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TG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绝经期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与脂质代谢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值得关注。

冠心病;骨质疏松症;脂代谢紊乱

临床中笔者发现冠心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研究报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血骨钙素 (BGP)表达异常有关[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绝经期冠心病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探讨,对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展开了骨密度和血清中血脂水平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临床确诊的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76例为观察组,以及绝经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均为女性。观察组中受试者年龄在45~60岁之间,平均(55.7±5.6)岁,体重指数在22~26kg/m2之间,平均(24.9±1.1)kg/m2,绝经时间在2~10年,平均(6.2±1.5)年;对照组中受试者年龄在47~61岁之间,平均(56.1±5.8)岁,体重指数在21~25kg/m2之间,平均(24.1±1.3)kg/m2,绝经时间2~11年,平均(6.4±1.7)年。两组受试者年龄、体重指数、绝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②患者处在绝经期;③无明显其他骨病。病例排除标准:①存在明显其他骨病;②非绝经期者;③未确诊为冠心病者。

1.3 方法 对以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分别展开左侧髋部、腰椎L2-L4正侧位骨密度测量和空腹血清中血脂浓度(TG、TC、LDL-C、HDL-C、Lp(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骨密度与血脂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1.4 观察指标 血脂检测:采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3~4ml,静止2h后分离血清,经我院现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展开TC、TG、LDL-C、HDL-C、Lp(a)水平检测。骨密度检测:采取我院现有双能X线骨密度以对患者腰椎1-4(L1-L4)正侧位、左髋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值进行检测。通过计算统计学R值,对骨密度与血脂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检测结果比较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血脂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2.2 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受试者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受试者血脂浓度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TG(mmol/l) TC(mmol/l) LDL-C(mmol/l)HDL-C(mmol/l) Lp(a)(g/l )观察组 76 1.88±0.54* 5.54±0.66* 3.45±0.44* 1.16±0.19* 261.33±43.56*对照组 80 1.45±0.36 4.19±0.56 2.53±0.51 1.32±0.33 179.01±45.29

2.3 观察组骨密度与血脂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计算统计学R值,对数据相关性情况进行分析,R值大于0为正相关,R值小于0为负相关,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LDL-C、LP(a)、HDL-C与水平腰椎L2-L4骨密度呈现负相关,HDL-C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TG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详见表3。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2],动脉粥样硬化、血脂代谢异常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期有学者指出,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代谢异常是否也会造成骨密度降低,诱发骨质疏松症还不是十分明确。

骨质疏松症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代谢性骨病,尤其是对绝经期冠心病妇女,目前尚缺乏简单、有效治疗药物。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绝经期冠心病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展开了骨密度和血清中血脂水平检测,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血脂浓度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而骨密度则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血脂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血清中LDL-C、LP(a)、HDL-C与水平腰椎L2-L4骨密度呈现负相关,HDL-C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TG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3]。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骨密度与血脂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对于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1]陈国富,张腊红,陈兆军.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05):1109-1112.

[2]薛月华,谢匡成,许翔,等.绝经期冠心病妇女血脂水平与骨密度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26(06):176-178.

[3]刘聪,李莉,任蕾,等.绝经后血脂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11(06):334-335.

R541.4

A

1007-8517(2015)11-0068-02

2015.03.22)

猜你喜欢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