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35例临床观察

2015-01-24 15:28郑志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经脐开窗单孔

郑志祥

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二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35例临床观察

郑志祥

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二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先天性肝囊肿作为研究,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先天性肝囊肿;经脐单孔腹腔镜术;开窗引流术

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等优势[1]。为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效果,笔者选取35例先天性肝囊肿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先天性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4.16±5.28)岁,平均病程(5.62 ±2.03)年;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史询问、B超、CT等辅助检查,均确诊为先天性肝囊肿,排除肝血管瘤、肝囊性肿瘤、肝包虫病等症状患者,患者均伴随疼痛等自觉症状,短时间内囊肿较快增大,或者在体检时发现直径在5cm以上。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开窗手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均全用气管插管全麻,选择右腹直肌切口入路进入腹腔,依据术前影像学资料确定囊肿位置,切除肝脏表面大部分囊壁,吸除囊液,使用电凝涂擦囊脏内壁,破坏囊壁上皮细胞,止血后关闭腹腔。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均全用气管插管全麻,头高脚低体位,并根据囊肿部位选择左侧或者右侧进行倾斜,从而保证更好的线路。切口在脐部切开,长度为2.0cm,穿刺气腹针,并常规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穿刺1个10mm Trocar,将腹腔镜置入,并对腹腔、病变大小、位置等进行探查,将2个5mm Trocar插入,之间间隔为1cm,操作孔完成。抽取少量囊液,并对囊液的颜色及性状进行观察,判断是否与胆道连接,是否出现感染、囊内是否有出血等现象。用超声刀将囊壁切开,并采用吸引器将囊液吸引干净,将囊壁提起至顶盖组织,炎囊壁、肝实质结合部位将囊壁切除。对囊腔进行反复冲洗,观察是否出现胆漏、出血现象。经10mm Trocar将切除的囊壁取出,并立即送病理检查,所有患者术后均根据病情留置腹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恶心、上腹痛、饱胀不适、黄疸、恶心等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或基本消失,经B超检查患者原有肝囊肿消失或缩小80%以上;有效:患者恶心、上腹痛、饱胀不适、黄疸、恶心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经B超检查患者原有肝囊肿缩小程度为50%~79%;无效:患者恶心、上腹痛、饱胀不适、黄疸、恶心等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有所加重,经B超检查原有肝囊肿缩小程度不足50%或未见缩小。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m l)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5 38.69±5.21* 20.38±4.92* 19.64±3.84* 2.13±0.67*01对照组 35 70.05±5.62 39.33±5.67 27.95±3.26 9.33±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胸腔积液2例,腹水3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1%;观察组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胸腔积液1例,腹水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5例(14.3%),观察组复发2例(5.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中,在对囊肿进行引流术治疗时,要注意对肝脏的保护,尽量充分的暴露病灶。将囊肿切开时,若出现囊液内有胆汁,则说明连通胆道,需要立即转开腹手术治疗。对于有结节现象,可取囊壁结节送检,必要时需要做冰冻检查,排除癌变[2]。

传统手术主要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开腹开窗手术、无水酒精硬化术以及囊肿切除术等,开腹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主要目的为缓解临床症状,尽量取出病灶,预防复发。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优势主要在于安全无创。脐部为胎儿和母体的自然通道,同时也属于人体自然存在的瘢痕,再次手术时应尽可能遵循利用原手术切口的外科原则,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时切口愈合之后瘢痕十分隐蔽,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几乎可以达到腹壁无痕效果。腹腔镜肝囊肿开创引流术后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出血、呼吸困难、腹水及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术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操作,减少对脏器的损伤。但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也存在一定不足,首先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操作时由于受到孔道数目以及手术部位的限制,对邻近脏器的牵引具有一定困难,由于器械置入部位较集中,无法形成操作三角,器械对手术视野及手术操作造成一定困难,提高了手术难度。同时,患者的体型对手术操作也造成较大影响,如身材较高、体形肥胖的患者,手术难度较大,因此经脐单孔腹腔镜操作时难度高于穿孔多孔腹腔镜。这就要求操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熟练程度,可显著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手术适应症。因此,该术式在目前临床中使用中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综上,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勇男,吴硕东,苏洋,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8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1):814-815.

[2]郭伟,张忠涛.单孔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性囊性占位病变 [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3):166-168.

R575

A

1007-8517(2015)11-0124-02

2015.03.10)

猜你喜欢
经脐开窗单孔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