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东垣论治内外伤病的一点思考

2015-01-25 06:12于惠青于俊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脾胃论李东垣内伤

于惠青,于俊生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青岛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 266033)

对李东垣论治内外伤病的一点思考

于惠青1,于俊生2△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青岛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 266033)

一般认为李东垣之书详于内伤而略于外感,故分析了李东垣撰写《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的历史背景,以及“人迎候外,气口候内”脉学理论对其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认为李东垣所论“内伤病”除指通常意义上的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疾病外,还包括因暑湿、疫疠之气等所致的外感病。李东垣在“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指导下论治内外伤病,并就除风湿羌活汤、羌活胜湿汤、补中益气汤、胃风汤、清暑益气汤等方论治外感病的特色作了分析。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外感病;内伤病;病机理论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序》中说:“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自此,中医学界多宗“外感效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近年有学者[1]对此提出疑义,认为李东垣是把外感热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也有的[2]提出要“从疫病角度思考补中益气汤”。李东垣的学术思想集中反映在他晚年的论著《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中,笔者通过学习在此也谈谈对李东垣论治内外伤病的一点思考和认识。

1 从“人迎候外,气口候内”看“内外伤病”

《内外伤辨惑论》是李东垣的代表作之一,他在全面领会《内经》与《伤寒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老师张元素和自己丰富而成功的临床经验,对外感和内伤疾病进行了系统论述。李东垣以内外伤统括诸病,遵循《素问·阴阳别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思想,在《内外伤辨惑论·辨脉》中说:“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明确指出其诊察原则是人迎候外,气口候内,临床可根据两者脉动的强弱分辨外感与内伤。

西晋·王叔和《脉经》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说。托名王叔和所著(实为南北朝高阳生)的《脉诀·七表八里脉总论》说:“表脉参见于左,而客随主变;里脉多见于右,而主随客变。左手三部所主,温风寒也,温风寒病得于外;右手三部所主,燥湿暑也,燥湿暑病生于内。”可见,《脉诀》所言左、右手三部所主之脉,是对外感六淫而说,温风寒病得于外,燥湿暑病生于内。李东垣在继承前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学理论的基础上,在其所著《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对此进一步发挥。本书“辨六淫外伤六经受病于人迎说”指出:“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者,是候天之寒暑燥湿风火中伤于人,其邪自经络而入,以迎纳之,故曰人迎。”在“辨五脏内伤七情于气口说”指出:“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者,以候人之脏。”《内外伤辨惑论·辨脉》又说:“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之病,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自此,左为人迎,辨外感风寒;右为气口,辨内伤饮食之说,遂成为李东垣以人迎气口分内外伤的重要脉学依据。

不仅如此,李东垣在《脉诀指掌病式图说·辨六淫外伤六经受病于人迎说》中,不但对天之寒暑燥湿风火六淫之邪伤人受病于人迎(左手)进行了论述,而且把暑、湿、燥邪伤人受病于右手也给予阐释:“足阳明伤湿之脉,人迎与右脉涩细而长”;“足太阴伤湿脉,人迎与右关皆濡细而沉”;“手少阳伤暑脉,右尺与人迎皆洪虚而数”;“手厥阴伤暑脉,右尺与人迎皆沉弱而濡”;“手太阴伤燥者,脉右手与人迎皆沉涩而数”。而足太阳伤寒脉、足少阴伤寒脉、足少阳伤风脉、足厥阴伤风脉、手少阴心伤热脉均见于左手而无关右手。很明显,这与《脉诀》中“温风寒病得于外(见于左手),燥湿暑病生于内(见于右手)”的观点相一致。李东垣著作中把暑湿等外感病放在内伤中讨论,关于暑热病的论述最多也最详,并首创清暑益气法,制订清暑益气汤等,可能受此脉学理论的影响。

2 从著书历史背景看“内外伤病”

理解古代医家及其所著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李东垣生活在南宋偏安、金元战乱的动乱年代,当时二三百年间疫病流行十分频繁。《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是李东垣经历了大疫流行之后的发愤之作[1]。《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中说:“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及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二三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太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又指出:“举世医者,皆以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气不足,当补之证,认作外感风寒,有余客邪之病,重泻其表,使营卫之气外绝,其死只在旬日之间。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详辨乎……计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饮食内伤者极多,外伤者兼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心肺,是重竭其表也,安得不死乎?”

按常理,外感是指六淫、疫疠、戾气等所致的疾病,内伤是指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疾病。从上述李东垣对疾病病因的感慨反问“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以及《内外伤辨惑论》“十三辨”中可以看出,李东垣所说的“外伤”仅单指“外感风寒”,他用“非此即彼”排除法推论,凡不属于外感风寒者就都是内伤病,所以李东垣所说的“内伤病”是包括我们现在常称的内伤病和非风寒外感的外感病,如风温、湿温等广义概念[3]。

3 李东垣论治外感病的特色

按照通常意义上“外感病”的涵义,来探讨李东垣论治外感病的证治特色,对全面理解和把握李东垣学术思想十分必要。

李东垣认为,无论是外感、内伤皆与脾胃有关。正所谓:“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外感风寒之证,是由于“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易受风寒之邪;或由于脾胃气虚,“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其对应的原则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李东垣在治疗外感病时奉行“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的原则,如除风湿羌活汤、通气防风汤、羌活胜湿汤等,均以辛温解表之羌活、防风、藁本等为主要药物,以疏风散寒祛湿,峻泻其表。但对于中焦之气已伤,表现为寒热、脉虚大无力之时,则以补中益气汤以治疗虚人外感[4]。如在补中益气汤后的“四时用药加减法”中云:“以手扪之而肌表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得微汗则已。”

并在《内经》《难经》饮食、劳倦、情志伤脾胃认识的基础上,又提出“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脾胃论·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的见解,说明外邪可以直接进入胃肠致病。如谓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泻虚满,肠鸣而痛,乃肠胃湿毒,下入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者,治宜胃风汤。李东垣所观察的疾病,显然有不少是胃肠道传染病,如菌痢、肠伤寒等,中医认为多属于湿热、湿温,这些“外邪”就是从口鼻直接侵入人体致病的。正是基于此,有些学者从流行病学、症状学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李东垣所治病证可能是流感、胃肠道传染病,或是流行性腮腺炎、钩体病、鼠疫等[5]。

暑湿之病,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分别列“暑伤胃气论”和“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专篇予以讨论。《内外伤辨惑论》中说:“此病皆因饮食失节,劳倦所伤,日渐因循,损脾胃,乘暑天而作也。”《脾胃论》说:“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等。

清暑益气法为李东垣首创、后世所宗,并予发展。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以黄芪甘温补之为君;人参、橘皮、当归、甘草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辛寒、借甘味泄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人参、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清暑益气汤。”清·薛生白推崇李东垣清暑益气法,在《温病经纬·湿热病》指出:“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主治。”但清·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评论李东垣所制清暑益气汤“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认为李东垣方中药多辛燥,不利于暑证,另立清暑益气汤。并曰:“余每治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茹、荷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也。”实际上两方均有清暑益气的作用。王孟英之方重在养阴生津,用于暑热伤津之证;李东垣之方侧重健脾燥湿,其生津之力较逊,适宜元气虚弱,外感暑湿或暑湿缠绵损伤中气者。临床经验表明,暑湿感冒往往既有暑湿伤表的外因,更有肺脾气虚、中阳不振的内因。投香薷饮类芳化剂疗效不高,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效果很好[6]。

综上所述,李东垣所论“内伤病”,除了指通常意义上的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疾病外,还包括许多因暑湿、疫疠之气等所致的外感病。李东垣在“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指导下论治内外伤病,其方不仅用于治疗内伤类疾病,治疗外感病也颇多效验[6-8]。

[1]吴光炯.试论李东垣脾胃学说中的温热病学思想[J].中医杂志,1999,40(2):72-75.

[2]张再良.从疫病角度思考补中益气汤[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2):15-18.

[3]张年顺.李东垣“内伤病”学说对SARS治疗的启示[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8):4-5.

[4]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7.

[5]王乐匋.续医述[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0.

[6]齐群长.清暑益气汤治暑湿感冒体会[J].国医论坛,2007,22(4):18-19.

[7]王大伟,周志添,罗翌.当代名老中医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辨证治疗经验[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3):154-156.

[8]杨双,权隆芳.“脾虚外感”论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28-29.

R222.15

A

1006-3250(2015)06-0644-02

2015-03-17

于惠青(1986-),女,山东青岛人,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脾肾疾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于俊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Tel: 13953218501,E-mail:yujs007@163.com。

猜你喜欢
脾胃论李东垣内伤
从脾胃论治喉源性咳嗽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脾胃论》治未病思想之于慢性病防治探析
憋出内伤
治愈系心理学
研读经典——《卑胃论》心得
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
基于数据挖掘金代名医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思路探讨
自拟理中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