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经济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影响

2015-01-26 02:25余雪姣
当代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海南高铁区域

○余雪姣 李 忠

(1、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2、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高铁经济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影响

○余雪姣1李 忠2

(1、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2、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东环高铁是海南铁路网最重要组成部分,其结合西线铁路形成环岛铁路,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交通结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高铁经济对海南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从高铁经济对岛内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对海南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对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影响,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六个方面研究分析了高铁经济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影响。

高铁 高铁经济 国际旅游岛

铁路是我们科学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促进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刘志军,2007)。高新技术革新并运用于铁路便形成了高速铁路,它使我们的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是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从1999年作为我国铁路高速化起点的秦沈专线,到2008年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京津城际高铁,再到2009年刷新世界轮轨铁路运行速度新纪录的武广高铁的成功运行,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改造,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高铁路网。高铁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得到体现,扩大了地区间的分工,加速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发展同样离不开高速铁路网,发达的交通网络,特别是高铁网,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2010年12月30日,海南东环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东环高铁北起海口市,沿东海岸直达三亚市,途经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并联通西环铁路形成一条完整的环岛铁路,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交通结构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东环铁路的开通将大大提升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档次,充分发挥海南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带来发展的乘数效应和生产诱发效应,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高铁经济对海南的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促进岛内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铁首先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东环高速动车组采用了200—250公里/小时的高速度、大密度的公交化运输方式,扩大了高铁沿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范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为沿线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东部地区六个市县的空间距离,海口至三亚的行程由以前的四个多小时缩短至一个半小时,三亚、陵水、万宁、琼海、文昌、海口共同构成了一座“大城市”,“同城生活圈”已然成形。乘坐高速列车经商、旅游、探亲甚至是上班正在成为高铁沿线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统计,东环高铁客流中近30%的旅客在当日往返乘坐高速动车组。人们在充分享受高铁带来便捷的同时,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出行方式多了,旅途时间短了,相互联系也密切了。

二、加快海南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以人为核心”。交通拥堵、不便捷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高铁是缓解这些问题的有效政策。高铁建设应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其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形成便利交通出行体系,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动力,向铁路推动新型城镇化明确方向发展。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海南的城镇化率为48%,从数字上来看,海南城镇化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这个水平同国际旅游岛建设所需的水平相比还很低,除去海口、三亚等几个中心市县,大部分市县的城镇人口少、基础设施环境差,城市化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东环高铁的开通与运营,给沿线市县、城镇带来发展机遇。借着这一优势,沿线各市县正逐步借力东环高铁,开始形成有活力的生态经济,提高自身的城镇化水平,带领各区域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三、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客体便开始聚集在某一个点,便形成了城市。过去,我们依赖高速公路连结这些城市,但是由于这些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不够强,或者因为相互间的距离太远,使得这些城市对其周围地带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大,仅仅靠高速公路根本没有办法使其沿线区域的经济密度达到均匀。而高速铁路则不同,它能使沿线的经济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各个城市之间的辐射地带相互连接、交错,形成高铁经济带和高铁经济网,或者叫高速铁路实体网。当东线高铁经济网内的区域辐射带动力增强,使东环高铁沿线的经济密度达到均匀状态的时候,海南整个区域经济也会相应得到发展,而高铁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实现全省经济的统筹发展。

具体而言,东环高铁实际上发挥着沿线各级中心城市作用,使各市县的生产布局和基础设施之间的空间相结合,这有利于使东环高铁沿线城市与区域之间联系加强,进而促进整个海南岛的发展,使国际旅游岛的地域结构由聚集型转向扩散型。高铁经济网的形成,使整个国际旅游岛的交通运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更主要的是重新定义了海南的区位优势,重新塑造其各个区域的竞争格局及主导产业。县、市乃至于省都逐渐跳出自身的行政区域边界,去重新认识新格局下的区域经济,这样不仅有利于各个区域重新自我审视,发现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抓住发展的新机遇,从而通过新的分工协作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还有利于各市县从大局着眼,找准适合自己的定位,辩证地认识各区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使沿线各市县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从而使它们成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一个有机整体。

俯瞰整个海南岛,我们可以看见东环高铁好似一条联通各大器官的大动脉,从省会海口伸向海南东部大地,直至三亚。“和谐号”动车组以“海南第一速度”飞驰而过,无数的人口和资源都沿着大动脉聚集,并将这些“养分”输送到各个区域。可见,东环铁路给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四、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海南岛是我国所有岛屿中的第二大岛,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气候怡人,区位优势独特,是我国唯一处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省市,是世界闻名的热带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东环高铁沿着东部海岸建设,沿线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海口的东寨港,文昌的高隆湾、东郊椰林,琼海的万泉河、博鳌水城,万宁的兴隆、东山岭与神州半岛,陵水的香水湾及三亚的海棠湾、亚龙湾等都成为了名胜景区。目前,东部高铁沿线的旅游景点数量已经占到整个国际旅游岛已开发景点数量的78%,每年接待旅游人数更是超过了整个国际旅游岛的90%,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产业经济带。

据统计,东环高铁每年运输乘客近952.8万人,日均发送2.6万人。2013年全年,海南省实现了旅游业增加值229.96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1.3%。从表1可知,2010年高铁通车之后,2011年海南接待旅游过夜人数300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24.04亿元,分别较2010年同比增长16%和25.8%,是2009年至2013五年中增长最快速的一年。2013年,海南共接待接待旅游过夜人数3672.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全年旅游总收入42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可见,东环高铁对于整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档次,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改善旅游环境,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都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表1 2009—2013年海南旅游过夜人数及总收入表

五、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东环高铁和正在建设中的西环高铁,将从根本上改变海南房地产的格局,同时,这将成为海南房地产业的又一次发展机遇。目前东环高铁经停的15个市县均处于海南岛东海岸,东环铁路开通后,沿线市县均被纳入海南岛的“一日生活圈”。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沿线市县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的房价比三亚和海口要低,东环铁路开通后,肯定会吸引部分购房者,从而带动这些东部市县的房地产业发展。未来,西线高铁的建成,也将对西部沿线城市的房地产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对环境的影响

海南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省,生态就是本钱,所以,建立绿色环保的交通是硬性要求。东环高铁大量采用桥梁与隧道代替农田占用,桥梁和隧道占全线比例为42.5%,以最大限度集约使用土地。东环高铁属于电气化铁路,电力牵引动车组,同时采用高技术无缝钢轨。动车组运行中不排放废气、无污染、噪声小,相比于普通火车,是典型的占地少、大运能、环保节能的“绿色通道”。

据测算,东环铁路在占地、运能、环保节能等方面极具优势,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一条双线高铁的占地仅为一条16车道的高速公路的1/8,且运输能力相当,其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为公共汽车的3/5,私人用车的1/6。与公路相比,高铁能大幅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一组动车一次可运载645名乘客,相当于22部30位大巴的运量,跑一趟相当于减少22部车的废气排放。据估计,高铁一年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约1万吨,也就是减少了97.8%的污染。

高铁经济在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进了海南省城镇化建设和产业与经济的发展,为环境的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添砖加瓦。

[1]曹协和、黄革、欧贻海:2013年海南省宏观经济运行分析[J].海南金融,2014(2).

[2]杜纯布:推进中国“高铁经济”健康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11(3).

[3]顾焱、张勇:国外高铁发展经验对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A].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

[4] 钟忠:中国高铁“飞起来”[J].时事报告,2010(1).

[5]姜松:高铁时代到来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新动力——以京沪高铁开通对旅游业发展带动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4).

[6]张楠楠、徐逸伦: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3).

[7]刘继广、沈志群:高铁经济:城市转型的新动力[J].广东社会科学,2011(3).

[8]乔洁、秦萧、沈山:高速铁路经济效应研究进展与前瞻[J].经济问题探索,2012(8).

[9]卢旭、许豪:高铁经济下沿线中小城市发展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5).

张琼芳)

猜你喜欢
海南高铁区域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分割区域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高铁会飞吗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区域发展篇
第一次坐高铁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