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气象服务特征分析及材料撰写技巧

2015-01-26 17:24陈海燕
浙江气象 2015年1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决策

陈海燕

(浙江省气象台,浙江 杭州 310017)

公共气象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特征分析及材料撰写技巧

陈海燕

(浙江省气象台,浙江 杭州 310017)

决策气象服务需求起点高、综合性强、涉及内容广,提供的科技信息具有部门权威性、前沿性、成熟性等特征,需要气象部门各层次人员共同参与。对成熟业务型服务材料提出“监测信息要精准、预报预测信息结合准确度把握精细程度、建议在可用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等基本原则,并举例详细分析了撰写的注意点,而研究型服务材料需要撰写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高度、综合能力、科研业务水平以及文字驾驭能力等。

决策气象服务;特征分析;材料撰写

0 引 言

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据分析,世界上70%以上的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1],在地震灾害不易发地区(如浙江),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更是占到所有自然灾害的90%以上[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3-6],而气象服务在减轻社会经济损失方面效益显著[7]。决策气象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气象服务,是指为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决策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以及军事、国防科学试验等方面科学决策所提供的气象信息服务。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对科学应对各种气象灾害、降低灾害风险、提高社会发展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决策气象服务特征分析

气象服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观测业务不同,它不是一项单纯的业务,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学科[8]。决策气象服务是面向政府决策、面向防灾减灾的服务,因其工作的综合性及服务对象的重要性而具有鲜明的特征。

1.1 需求起点高,服务信息应该代表气象部门的最高专业水平

决策气象服务提供的信息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由天气气候或与大气有关的现象引起的问题,从服务时效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时效强的信息服务,如应对一次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防御;另一类时效性略低一点,但敏感性和针对性要求高,如重大政策制定、防御标准提高、城市规划、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灾害风险管理等。无论提供的是哪种类型的服务,其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效用性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政府决策和防御措施的正确性,一次好或差的决策气象服务造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会有很大的差别。需求的高起点决定了决策气象服务提供的信息必须代表气象部门的最高专业水平。

1.2 综合性强,需调动各层次的人才共同完成任务

一次好的决策气象服务,应该具备3方面的优点:一是立题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如一次应急防御性的决策气象服务,不仅要了解前期气候背景和气象灾害的预报信息,还要知道政府防御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这样提供的信息就会具有针对性,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给决策服务首席提供与防灾减灾部门联系的平台,或者管理者(主管领导或部门)直接参与服务;二是专业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就要求各专业的首席或专家要参与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提供本专业最科学、最权威的结论;三是信息的综合性和可用性,围绕主题综合各种专业信息,并进行通俗简洁化,使服务信息具有可用性。因此,一次好的决策气象服务,需要各层次的人才共同参与,包括高瞻远瞩的管理者(敏锐的提出问题)、睿智的专家(最前沿的理论支撑)、勤奋的工程师(综合各种信息形成服务材料),等等。

1.3 涉及内容广,需要气象部门的所有科研业务能力支撑

决策气象服务信息主要包括监测信息、预报预测信息、影响评估信息。监测信息的获取来自各种观测手段(气象卫星、雷达、高空探测仪、地面自动站等),而卫星、雷达这些高科技观测手段可以开发出很多产品,如洪涝淹没情况、作物长势、土壤墒情、极端风力等,供决策气象服务使用;预报预测信息从时间上可分为长、中、短、临近天气预报,从灾害种类来分则有台风、暴雨、强对流、冰雪、干旱等等,各种时段和各种天气的预报预测方法、侧重点各有不同;影响评估信息不仅涉及农业气象、交通气象、电力气象、旅游气象、城市气象等等专业气象,还涉及灾害风险评估,等等。综上所述,决策气象服务需要的信息涵盖了气象部门所有已经开展、正在开展或者未来将拓展的科研业务方向,新技术、高科技的应用是决策气象服务科技含量的标志。

2 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撰写技巧探讨

2.1 影响决策气象服务质量的几个问题

决策气象服务的高起点、高要求、综合性强等特征需要服务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可用性的支撑,而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服务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服务需求

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准确率是决策气象服务的关键。虽然随着数值预报技术、现代化探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各级气象台站中期、短期、短时以及临近预报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天气预报的水平总体上在稳定中逐步提高[9-11],但依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尤其在预报的定时、定点、定量方面与防灾减灾需求距离较大。另一方面,预报的准确率与预报时效一般成反比,预报时效越长,预报准确率越低,如2007年至2011年,中央气象台24~72 h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14、190、287 km,72 h以上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平均值超过300 km[12]。在做决策气象服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了解天气预报特性,充分考虑不同时效不同空间尺度的天气预报精度问题,把握好服务的时机和提供信息的“度”,当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能力矛盾的时候,必须要舍弃一些信息。

2.1.2 专业气象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 不够成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涉及的气象防灾减灾领域越来越广,气象灾害对基础设施、农业、交通、电力、能源等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而对决策气象服务提出了更专业化和精细化的需求。就专业气象服务来讲,农业气象已开展了几十年,基础相对最深厚,而其他专业气象服务开展相对时间较短,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并不十分成熟。气象灾害风险研究则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业务化水平不高,如2008年的南方冰雪灾害、2012年的北京“7·21”大暴雨,3 d内的天气预报准确性无可厚非,由于对灾难的估计不足(缺失风险评估),降低了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我们要正确认识专业气象和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的不成熟,挖掘出有用并可用的研究成果或信息,应用于决策气象服务。

2.1.3 新需求与科技支撑缺位的矛盾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些新的对人民生产生活不利的大气现象,如雾霾对交通、人体健康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积涝对行车安全的风险等,一方面是新需求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由于问题出现时间较短科技支撑缺位。如何平衡两者矛盾,提供最佳的决策气象服务也是从事该项工作的科技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2.2 材料撰写要点

需求与科技水平的矛盾,一方面影响了决策气象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从事气象服务的科技人员提出了挑战,要求从事人员对提供的服务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用性的判断能力,需要分析需求与精度的关系,既要尽量满足服务需求,又要考虑部门的形象和影响力。决策气象服务的载体主要是文字加图像,因而决策气象服务的材料撰写是服务技巧的综合体现。

2.2.1 材料主要内容与撰写要点

1)成熟业务型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的撰写要点

基于各种观测手段的监测业务、中短期天气预报预测业务以及农业气象等专业气象,大致可属于成熟型业务,由这些业务产品提炼决策气象服务信息,大致包含3部分内容,就是监测、预报预测、影响评估与建议等,主要原则就是突出主题、一事一议,监测信息要精准、预报预测信息结合准确度把握精细程度、建议在可用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

(a)监测信息撰写注意点

一是信息要全,用具体数据说话,切忌用预报的等级语言描述实况。接受信息的人并不像我们这样时刻监视气象数据,信息接受人看了信息后起码要能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发生程度如何。如某次一周天气总结:上周我省两头雨中间晴,气温略有起伏;8日受冷空气影响沿海出现7~9级大风,过程降温幅度全省大部3~5℃。该段语言结合了一些数据,但信息不全,不知道具体下了几天雨,也不知道降温后温度如何,受众对当时天气仍没有具体概念。事实上该周雨日较多,有降温但低温持续时间短。修改为以下描述,也许更精准:上周我省两头雨中间晴,雨日5 d;8日受弱冷空气影响沿海出现7~9级大风,8—10日平均气温大部下降3~5 ℃,周内仅10日早晨出现较大范围-1~-3 ℃低温。然后再补上气温和降水的气候概括即可。

二是围绕主题,注重综合概括性,切忌用爆炸性的海量信息轰炸决策者。提供的实况信息要紧紧围绕主题,摒弃一些看起来重要但不符合主题的信息,比如描述高温干旱,那就围绕高温和降水的各种信息展开,不要再去刻画某次强对流天气的情况;将海量信息进行综合和提炼,是决策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材料应该频繁使用小标题或总结句式,让信息接受人看了标题基本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提高信息使用的效率。

三是在描述实况信息的时候,多用图表,特别要多使用高科技观测手段的业务产品,如遥感图、要素演变图等;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还要尽量与上次的预报相呼应,时刻注意表现气象部门的正面形象。

(b)预报预测信息使用和撰写注意点

决策服务中使用的预报预测信息基本由首席预报员提供,在使用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每个首席预报员的特性,保守的预报员若预报了一点灾害性天气就要引起充分注意,要进一步挖掘详细信息,而奔放的预报员,要把他(她)提供的预报信息跟需求结合,假如不是决策服务急需回答的问题,就避而不谈。另一方面,对预报信息的详简取舍需要一定气候背景和灾害的认知度支撑,对不同季节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指标、成灾指标等都应有所认识。如春季强对流的预报指标比夏季强对流弱(就浙江而言,下同),这时候保守的预报员预报了一些雷雨等弱强对流,我们服务也绝不能漏。又比如冬春季大到暴雨,有时预报员会强调这次降水比较明显,但由于冬春季降水成灾一般只有连阴雨,强降水成灾很少,服务有时候就不需要特别指出。第三方面,要根据需求的时效决定预报信息的详简和精细化程度,据广西气象局调查[13],寒潮、霜冻(冰冻)、大范围暴雨、台风和持续性高温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发布时效,大多数决策者认为提前24~48 h发布比较合适,其中寒潮和台风等天气提前48 h为宜,霜冻(冰冻)、大范围暴雨和持续性高温等提前24 h发布即可。在决策需求的时效内,我们要尽量提供详细的定量预报信息,时效之外可以提供定性预报信息,然后逐步向定量定时定点服务推进。

撰写预报信息需要注意的有:一是使用服务语言,不要使用预报语言。作为预报需要分天气过程,如分暖区降水、冷区降水,分雷雨大风、冷空气大风,分冷空气前锋、主体,并会在预报稿中体现出来。但服务不需要这样分,若要分也要按照被服务人的需求分,而不是按照天气形势分。如降水预报就告知什么时候开始降水、什么时候加大、什么时候会出现短时强降水、什么时候结束,总雨量是多少;冷空气预报就提供什么时候开始降温、降温幅度多少、最低气温降至几度;等等。二是少用主观性的模糊表达方式,如“明显降水过程”、“气温明显下降”,等等。三是一事一议,不要画蛇添足。因为预报的精度毕竟有限,我们只回答政府决策需要回答的问题即可,不要把预报信息扩大,“多说多错”,反而会误导做出错误决策。

(c)建议撰写注意点

服务建议从理论上讲,需要灾害评估技术的支撑,在目前灾害评估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只能借助服务人员对灾害的认识和经验,时刻关注前期气候背景及社会经济情况,提出一些定性建议。主要原则是要端正气象人的位置,认清防御参谋者的身份,多写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对公众的建议,少写防御决策措施建议。如2013年的23号台风“菲特”影响前,我们的决策服务建议是:①“菲特”大风即将开始影响,海岛旅游游客快速撤离;海上船只迅速回港避风;“菲特”登陆时中心风力有35~40 m/s,沿海要防范13~14级大风。②“菲特”是一个秋台风,秋台风往往多灾并发,雨灾范围相对更广。台风影响时,城市将表现为内涝、积水和大风,农村、郊区、沿海则主要是狂风、风暴潮、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③24号台风“丹娜丝”未来也将进入东海,本省北部海域大风持续时间会较长,需关注。

2)研究型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撰写技巧

此类决策服务材料一般以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又刚好与当前的社会关注热点或政府决策方向密切相关,一般立意较新颖,能引起决策者的关注,但因为还没有通过实践检验,并不一定得到科学界的公认,所以对这类材料信息的取舍需要站在较高的高度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其撰写的要点有:

一是服务人员需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精炼、提炼主题和内容。从事决策气象服务的人员并不定是该专业的专家,而该专业专家很少会站在被服务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服务人员与专家沟通,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从科学和服务需求两方面进行探讨,提炼出适宜又精短的主题和内容。

二是通俗化。这类材料因为来自于研究技术报告,专业性很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往往需要很多时间进行理解,这与决策气象服务的高效性是相违背的,所以这类材料必须经过通俗化处理,以直白的科学语言撰写,有理有据,形成立意高又通俗易懂的材料,拒绝带有主观色彩的打油诗类的庸俗化语言。

三是使用摘要并大量使用小标题。这类材料一般来源于新的课题,很多知识并不是常识,需要花很多篇幅叙述来龙去脉,内容多而长,这时候就需要服务人员发挥综合能力强的专业素质,用精短的摘要和标题表达主要内容,方便决策者理解。

四是建议立意高,与本部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类材料一般都是涉及政府关注但还没有切实措施的问题,也是本部门业务希望拓展的方向,适宜提出立意高又与部门发展有关的建议。如我们在2014年春季报送的有关环境气象的决策服务材料“浙江雾霾天气及大气污染扩散能力分析”中,两条建议就是浙江省局希望开展并有所发展的业务,“1.加强监测预警,根据气象条件实施应急性的联合调控措施。2.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优化城乡规划和产业结构布局,提高城市大气环境承载力。”

3 结 语

本文从决策气象服务的特征入手,揭示了决策气象服务提供的是本部门最成熟、最权威、最前沿的用于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科技信息,要求气象部门各层次人员共同参与。决策气象服务的高起点对信息材料的撰写提出了高要求,材料撰写中既要尊重科技水平,又要考虑需求的满意度,既要精准又要详略得当,既要科学性又要通俗易懂,既要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又不能进行信息轰炸,既要满足需求又要顾及部门形象,等等。总之,一份好的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对撰写者的思想高度、综合能力、科研业务水平、文字驾驭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如何建立良好的调用各层次人才机制、提高专职决策气象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预报预测准确率一样,是做好决策气象服务的根本之一。

[1] 钱燕珍. 决策气象服务国家级与地方的异同分析[J].浙江气象, 2012,34(1):33-36.

[2] 陈海燕. 浙江省陆域主要自然灾害概述[J].科技通报,2004,20(4): 283-288.

[3]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11)[M].北京: 气象出版社,2012:172-177.

[4] 周福,陈海燕,娄伟平,等.浙江省台风灾害评估与风险区划 [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2-5.

[5] 刘彤,闫天池.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经济损失[J]. 自然灾害学报,2011,02:90-95.

[6] 辛吉武,许向春.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灾害学,2007,22(9):85-89.

[7] 陈振林,郑江平,邵洋,等.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发展研究[J].气象软科学,2010,(5): 86-100.

[8] 矫梅燕,王志华.探索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J].气象软科学,2009,(4):13-18.

[9] 矫梅燕,龚建东,周兵,赵声蓉.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06,05:594-601.

[10] 李泽椿,毕宝贵,朱彤,等.近30年中国天气预报业务进展[J]. 气象,2004(12):4-10.

[11] 许映龙, 张玲, 高拴柱. 我国台风预报业务的现状及思考[J]. 气象, 2010(07):43-49.

[12] 端义宏,陈联寿,许映龙,等.我国台风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工程科学,2012,14(9):4-9.

[13] 李菁,黄海洪,祁丽燕.对决策气象服务的调查与分析报告[J].气象软科学,2011(3):87-92.

2014-10-14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决策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