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共部门的启示

2015-01-27 11:36中共菏泽市委讲师团赵海涛
中国商论 2015年23期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

中共菏泽市委讲师团 赵海涛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共部门的启示

中共菏泽市委讲师团 赵海涛

摘 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理念和具体的实践上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程,因此也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这对于正在进行新公共管理模式改革的公共部门有着重要的启示。公共部门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可以从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制度等主要方面对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借鉴,以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在公共部门职能中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 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虽然有诸多不同,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当前公共部门对企业之中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式、机制的借鉴越来越多,尤其是当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追根溯源时,我们会发现它最早是起源于企业之中,最初也是在企业之中获得发展。因此,从发展程度来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比公共部门更为成熟,存在许多可供公共部门进行借鉴的先进经验。

1 企业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

企业与公共部门是两个异质性的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中逐渐发展出了不同于企业最初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但在不同之下,两个领域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在实践中表现得愈加明显。

1.1 两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之处

1.1.1 管理对象不同

就人力资源的管理对象而言,企业的管理对象是企业的员工,这些员工包括从基层员工至企业高管各个层次,不同员工之间的专业素质、个人品德等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与企业不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对象则是国家公务员,或者与公务员相似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在进入公共部门的时候,均是经过较为严格的选拔制度,将那些不合格、不够优秀的人淘汰之后,能够进入公共部门的人员大多是那些素质较高,同时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人。由于管理对象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和公共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

1.1.2 管理目标不同

从宏观上看,所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无疑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实现个人与部门的双赢但从微观上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相关,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而公共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与其更好地服务人民的目标一致。

1.2 两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同之处

1.2.1 管理理念一致

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共部门,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理念都是一致的,两者都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变旧式的人事管理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要尊重员工、尊重顾客,做到以人为本;而对于公共部门来说,则是要尊重内部的工作人员,同时也尊重与自己打交道的老百姓,也是在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1.2.2 基本职能相似

11.1 出芝前管理:埋土扬沙后,盖严棚膜,不盖遮阳网,以增加棚内温度。7天后再喷一次重水,土壤含水量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出芝前应保持覆土干而不燥,湿而不粘;晴天每天喷粗水一次,阴天隔日喷细水一次。温度超过30℃加盖遮阳网或稻草帘。

企业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均包含对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和激励、调整和调控、后续开发等方面。也即两个领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都是要为本部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

相较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走过了很长的发展时间,已经渐趋成熟和完善,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不断进行改善。

2.1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科学、合理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组织基础和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但是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在这三个方面均十分薄弱。公共部门职位缺乏实质性的分类,各部门之间关系模糊不清,导致对各部门职责的界定也模糊不清。加之相应的人事部门管理技术还十分落后,管理技术基础薄弱,信息数据库搭建不完善,更新速度落后于实际,导致目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2.2 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善

人才的培养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公共部门为人民服务最终目标的必要条件。但是当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培训的真正需求并不了解,因此导致实施的培训并不能真正反映现实的需要,缺乏明确的针对性。近些年来,国家分拨给各级行政学院的经费多被用于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上,例如修建培训大厦、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但对于培训效果的改进作用并不显著。

2.3 激励机制需要改进

公共部门现行的激励机制与企业所普遍采用的绩效薪酬不同,虽然公共部门也有绩效工资的存在,但数额普遍较少,对工作人员的影响不大。甚至在一些单位之中,工作人员的工资,包括绩效工资在内都与职务和级别进行挂钩,所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发挥。而公共部门与企业相比,其实更需要其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政治品德和服务、奉献精神,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3 公共部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

近些年,在公共部门开始兴起新公共管理运动,企业之中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理念开始对公共部门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公共部门丰富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拓展其管理的视野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改革之中,要继续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之中进行经验的借鉴和学习。

3.1 对企业绩效考核的借鉴

诸多大企业目前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形式已经由传统的定性考核转变成新型的定量考核,更加科学、透明和完善,使企业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公共部门也应重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将考核内容与工作职位分类和级别差异相结合。首先要制定明确清晰的职位职责职能说明书,明确各个职位的权责。其次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岗位的问责制度,使公务员在明确自己职责的基础上,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负责。在考核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考核指标要尽量数据化,进行清晰明白的量化考核,这样的做法可以使考核的标准、内容和结果都更加公正和透明。

3.2 对企业员工培训的借鉴

在当前市场激烈的竞争之中,大多企业都将人才作为自己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一些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为了适应这样的竞争环境,现如今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在职员工的培训,例如华为公司所建设的“华为学院”,为企业内部的员工提供了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除此之外,企业还会对员工进行管理培训,根据宏观的管理学理论和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员工进行管理培训。

公共部门进行公务员的培训需要对企业先进的培训模式进行借鉴,首先是要加大对公务员的培训力度,将人力资本管理的理论应用于培训机制之中,加强对公共部门内部现有人才的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要尽量选取多种形式的、系统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使其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形势。通过培训的改进,努力在公共部门也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公务员在理论知识上能够始终与党和国家的最新理念保持一致,在实践中能够提高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

3.3 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与公共管理部门的薪酬管理制度不同,高效管理的企业薪酬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岗位基本工资,第二部分则是由基础绩效工资和浮动绩效工资所组成。这样的薪酬管理,既体现了不同层级员工的差异性,也保持了基本的相似性,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相结合。在公共部门之中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必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公务员也是最基本的“经济人”这一现实。因此,公共部门的薪酬管理制度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和岗位的评估,对不同的岗位职能、责任和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打破原有的行政层级和薪酬绝对挂钩的联系,只要公务员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好的成绩,他甚至可以取得和上级领导相同的薪酬待遇。这样的薪酬管理制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公共部门最大的凝聚力。

4 结语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还有很长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如何从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中进行借鉴和学习,以使改革少走弯路,是当前公共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也是改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必走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柏瑛,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淑娟.中国企业培训的国际差距——西门子企业培训剖析[J].企业园地,2009(4).

[3] 杨桄.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

[4] 苏子龙.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5] 郑玮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及其评价[M].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b)-022-03

作者简介:赵海涛(1978-),男,汉族,菏泽曹县人,博士,现任中共菏泽市委讲师团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方案探究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发布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