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①

2015-01-27 11:36河南大学旅游系王伟红
中国商论 2015年23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价值观念影响

河南大学旅游系 王伟红

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①

河南大学旅游系 王伟红

摘 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会对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居民语言学习、生活方式及人际观、婚恋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三个方面加以评述。

关键词:旅游发展 旅游地居民 行为方式 价值观念 影响

1 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居民影响研究逐渐成为旅游影响研究的核心部分,并形成了旅游经济、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社会文化三个重要领域,其中,旅游发展对当地经济影响、环境与生态的影响得到学者较早关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日益受到学者重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旅游地,由于旅游者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为了迎合旅游者,一方面,旅游地居民行为方式会发生变化,如语言、衣食住行、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另一方面,旅游地居民在人际观、婚恋观、道德观等方面发生变化。

2 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居民行为方式的影响研究

2.1 对旅游地居民语言学习的影响

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关注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居民语言方面的影响,并认为语言是了解旅游文化影响的重要方面。White(1974)最早总结了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语言变化的3种影响方式,认为旅游发展的同化力量大大影响了当地语言的稳定性,并且当地语言使用的减少又影响了原有的社会模式,从而影响了当地社会、文化的一体化;Brougham和Butler(1981)发现苏格兰地区Skye岛上旅游业发展使当地人减少了盖尔语的使用。

国内学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旅游地居民语言方面的变化。戴凡和保继刚(1996)发现云南省大理古城居民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到来,积极学习英语。赵莉和陆亦农(2006)以喀纳斯为例,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就旅游开发对目的地普通话普及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这些效应的原因和空间特征以及普通话普及的重要性。潘秋玲(2005)研究了旅游开发对西安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开发使土语景观萎缩,普通话景观扩张,形成新语言占据土语空间和中外语言并存的现象。徐致云和陆林(2007)对周庄旅游语言进行了分析,指出外国旅游者的需求使当地语言在旅游语言中渐渐弱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田穗文(2003)指出英语学习渗透每个角落,西街的商贩、老板会讲英语,国内游客也纷纷加入小镇“英语角”,形成国内外罕见的一股旅游目的地英语热潮。朱燕红(2007)发现晋祠村大部分年轻人已不讲晋祠话,各级学校都在进行普通话教学,晋祠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在努力学习普通话以方便与外地游客的交流。

2.2 对旅游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受旅游者示范效应的影响,旅游地居民的行为举止、卫生习惯、审美倾向等都会发生变化。Keogh(1985)指出由于旅游者的进入,旅游地经济得到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同时旅游者自身的外来文化使旅游地民俗文化逐渐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旅游地民民的生活方式。Moore(1995)指出旅游业的发展引起希腊小镇居民饮酒习惯的改变。刘赵平(1998)指出在旅游开发中,野三坡居民的审美倾向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对服饰的态度为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城市的流行服饰。石进花(2007)根据对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的调查显示,旅游使土族的语言、服饰、饮食、节日、礼节等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刘荣刚(2008)通过对比和深入访谈的方式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旅游开发对旅游地居民生活方式影响的显性正向功能表现在: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提高;休闲时间和休闲方式增多;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增多。次仁央宗(2013)研究发现西藏旅游业发展后,当地居民尤其是女性不再像依赖畜牧业时那样吃穿用单一,而开始穿漂亮衣服,化妆,品尝美食和享受较丰富的夜生活。

3 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居民价值观的影响

3.1 对旅游地居民人际观的影响

国内外很多学者关注到,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旅游地居民的经济观念,使其参与旅游业的热情提升,但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旅游地居民的人际关系。Broughm 和Hoy(1981)的调查研究发现,旅游业使得英国威尔士格温内思郡的居民传统形式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少。刘振礼(1992)对野三坡的调查发现,乡邻关系由以往的关系密切转变成现在的关系疏远,并且许多协作关系不再是无偿的了。刘赵平(1998)也指出在野三坡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当地村民的经济意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初人们不相信当地能发展旅游,在游客来了以后也只是拿他们当亲人相待,食宿均不收报酬,“主客间仿佛是亲友关系,彼此都不计较经济得失”。但随着经济意识的增强,少数居民开始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主客冲突时有发生。唐雪琼和车震宇(2004)发现由于人们参与旅游业后占据较多时间,没有过多的时间再与亲戚、邻居、朋友等往来,随着交往时间的缩短,亲朋好友之间联系的减少,原有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纽带出现断裂,甚至出现老年人被遗弃和隔离等现象。

3.2 对旅游地居民婚恋观的影响

旅游发展会使旅游地居民婚恋与陪嫁制度、结婚年龄、婚俗等发生变化。Kousis(1989)发现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希腊Grete岛的居民结婚年龄和性的观念。旅游发展前,婚姻的安排是家中的大事,双方父母都会给子女一些嫁妆或彩礼,但不是现金;旅游发展后,那些有自己买卖的父母给子女的嫁妆或是部分的所有权,或是工作;而且婚姻出现了异族结婚的现象,性自由也发生了变化。刘振礼(1992)对野三坡的三个村寨调查显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居民婚嫁更加看重感情,对性生活的态度也更严肃。张利(2008)分析了四川泸沽湖摩梭旅游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发现外来文化的介入使居民择偶范围扩大。曾嵘(2006)发现新疆喀纳斯风景区图瓦青年人尤其是女性社会地位提升,同时居民对于“第三者的态度变得更为复杂。袁花和燕杰(2013)发现丽江古城纳西族女性在旅游业给她们带来就业岗位和机会后,婚姻价值观发生变化,拥有了更多自主权。

3.3 对旅游地居民道德观的影响

旅游接待地居民与游客之间常常存在着生活水平的较大差异,加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旅游地居民容易失去淳朴民风和传统美德,道德观念发生变化。一些居民滋长崇洋媚外的思想,过高地评价别人的成就,肆意贬低自己周围的一切,并抛弃自己的传统,盲目追求外来文明,改变道德标准,这样使旅游地社会风气恶化,犯罪率、离婚率上升,色情、赌博现象增多。Mathieson和Wall(1982)发现旅游接待地居民的道德观念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改变。Perver Korça(1996)对Antalya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当地居民对物质利益的疯狂追求更是成为人们感受最深的负面影响。章锦河(2003)发现旅游发展导致安徽黟县西递居民社会道德水平下降。朱燕红(2007)指出旅游发展后晋祠出现不少以次充好、强买强卖、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事件,老百姓搓麻将、打扑克等赌博活动越来越频繁。

4 评述

总体来看,国内外关于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居民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影响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内容在不断地深入和细化,研究的角度和方法更加多元化和定量化。

从研究内容上看,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相对薄弱,从理论上探讨较多,宏观分析多,缺乏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的探讨,而且不注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周期等的横向或纵向比较研究与跨文化研究。

从研究方法上看,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数据资料的验证,近年来,虽然一些细化的研究和实证研究也不断出现,社会调查方法也不断地运用,但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的评价屈指可数,即使一些研究也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但也只是经过简单的数据处理后即得出结论,没有经过非常严肃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过程,不注重跨学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得研究难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从理论建构上看,国外非常注重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其是理论的贡献,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基础理论研究颇为丰富,在一些观点上已达成了共识,而国内理论基础薄弱,理论队伍弱小,大部分理论是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同行的理论,而鲜有自己的理论建树。

参考文献

[1] White P.The Social Impact of Tourism on Host Communities:A Study of Language Change in Switzerland[R].Research Paper No.9,School of Ge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1974.

[2] J.E.Brougham,R.W.Butler.A segmenta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 attitudes to the social impact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1(4).

[3] 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2).

[4] 赵莉,陆亦农.旅游开发对普通话普及的影响——以喀纳斯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

[5] 潘秋玲.旅游开发对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研究——以西安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06).

[6] 徐致云,陆林.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及其动力因子研究——以周庄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4).

[7] 田穗文.阳朔旅游文化中的英语世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8).

[8] 朱燕红.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D].山西大学,2007.

[9] Keogh B.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

[10] Roland S Moore.Gender and alcohol use in a Greek tourist tow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

[11] 刘赵平.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J].旅游学刊,1998(1).

[12] 石进花.旅游业影响下土族习俗的变化[J].甘肃高师学报,2007(6).

[13] 刘荣刚.旅游开发对欠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4] 决仁央宗.旅游开发对牧区女性地位的影响研究——以纳木错乡为例[J].中国藏学,2013(3).

[15] Broughm J,Hoy D.A Segmentation Analysis of Resident Attitude to Social Impacts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1(3).

[16] 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2(3).

[17] 唐雪琼,车震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4(3).

[18] Maria Kousis.Tourism and the family in a rural Cretan commun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9(3).

[19] 张利.四川泸沽湖摩梭旅游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8(2).

[20] 曾嵘.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

[21] 袁花,燕杰.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家庭地位变迁的影响调查——以丽江古城纳西族女性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3(11).

[22] M a t h i e s o n A,W a l l G.T o u r i s m: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M]. Longman Inc,1982.

[23] Perver Kor a.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

[24] 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06).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b)-123-03

基金项目:①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630038)和(14A630014)及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qn-001)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王伟红(1976-),女,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消费行为及旅游影响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价值观念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