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语言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内涵

2015-01-28 15:12孟一鸣中国环球租赁有限公司100037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人文主义人性

孟一鸣 (中国环球租赁有限公司 100037)

浅析现代语言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内涵

孟一鸣 (中国环球租赁有限公司 100037)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形态,倡导的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这种改变不仅对国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人文主义的内涵、特征出发,就我国人文主义以及我国语言文学方面的人文主义内涵、体现、涵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我国语言文学中的人文主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现代语言文学;学科理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他肯定了人性和人本身的个人价值,要求人们要解放思想、解放个性,崇尚自由平等。

人文主义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希腊先哲强调以人为本开始,要求激发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的思想就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祖先。中世纪将近千年里,基督教基本垄断了整个西欧的文化教育,人文主义几近磨灭。在14-16世纪间以欧洲为中心,开始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思想为名,树立起了人文主义旗帜,一般来说今天的历史学家会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成为文艺复兴,将教育上的变化称为人文主义,最终形成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想形态。其中心思想主要是以提倡人性的解放,反对神性、反对盲从愚昧思想为宗旨。宗教方面则提出了因信称义和先定论,使人类在精神层面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以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促使人类不断的认识自己,感知自己。在17世纪至18世纪,这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期,理性主义、人文主义一起构成了一个较长的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倡导理性及人文,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从而建立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日渐壮大,人文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类从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对“人”的肯定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

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中世纪教会竭力宣扬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而人是渺小的,只能忠顺地听任神的摆布,当神的奴仆。其实所谓的“神”,只不过是神化了的封建统治者,而人文主义者宣扬的思想恰恰与之相反,其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尊严和力量,也歌颂了人的精神和肉体美,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求知欲,可以创造一切。

“人”“神”之争,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之间的斗争。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中世纪封建教会竭力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他们宣扬“肉体是灵魂的牢狱”“现世是罪恶与悲哀的幽谷”,麻痹劳动人民,使之安于贫困,忍受奴役而不加反抗。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个性解放”的口号,强调人性的可贵,肯定了现实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对于爱情更给以热情歌颂,莎士比亚曾说过“爱情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恰恰反应出了人文主义者所宣扬的,人类有权利去努力追求物质财富和品质生活。

二、 人文主义在语言文学方面的主要特征

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备了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文学品格,在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植根生活的文学也受之影响,表现了其固有的特征。

首先其在思想上是反封建反教会的,人文主义揭露了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对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进行嘲讽,抨击封建割据,歌颂祖国、各民族统一,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次在创作手法上主要采用写实主义,提倡“模仿自然”摒弃寓意、象征等描写手法,生动的表现出了写实精神。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在古希腊罗马朴素的唯物主义美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把历史的真实、现实的真实和理想的真实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第三在文学发展上形成了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创作,强调反应民族生活,使文学作品更富有民族特色。

文学形式上丰富多采。为了适应新的现实关系的需要,文学体裁根据多样灵活。这个时期戏剧以期灵活、多样,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成为最受追捧的艺术形式,随着人们精神上的解放,抒发个人真实感情的抒情诗也大大繁荣起来,十四行诗成了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

三、中国及中国语言文学中的人文主义体现

1.中国的人文主义体现

我国的人文主义早在周朝时期就有所体现,周易贲卦中提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人为万物之灵,应致力于文明的进步,应充分发扬人性,拥护人权,培养人格。中国之人文主义这,应首推孔子,孔子首先肯定人在宇宙中最高贵的东西,其精义所在,则为一个“仁”字,作为奠定人论基础和道德规范的大家,其每句典故中都包含着“仁”,如“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句句均体现了人文主义。

2.中国语言文学的人文根源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一直是语言文学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而中国的语言文学上从很早就具有及其鲜明的人文性特,其中蕴含着深深的人文主义。而中国文化始终肯定在人的生命中有一个完全可以自我做主的道德主题,中国的人文主义也是由道德主体所开启的精神境界中总摄一切真理。

中国语言文学对于“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来说并不全是舶来品,在我国最早见于公元前11世纪周朝的《易经·贲卦》。篇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泛指的人事,人文的功能是“教化”天下,使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自此以后,历代学者研究人文的很多,但大都重实而轻名,因而“人文”概念反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相继开展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同时也从西方传进了人文主义、现实主义的思潮。在历史与现代转型时期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人文文化的冲击是空前激烈的。但正因如此,却又必然的引发了人文主义思潮对历史激进主义的对峙与抗衡,这种对人文文化的冲击越是强大,人文主义思潮对历史的越显得弥足珍惜,使得它在文学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表现,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不容忽视的意义构成和文学景观。

我国的语言文学从古至今,人文主义代表性的文化经典始终都占据着主导地位。先秦时期,得到大众推崇的就是《诗经》《礼经》《书经》《易经》和《春秋》。因为这些作品包罗万象,涵盖政治、经济、伦理、文学、历史等诸多领域。汉代以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漫长封建社会历朝历代治国安邦的统治思想,集中反映儒家思想体系。孟子曾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这句话就是说,人和禽兽的差异其实不大,一般人抛弃它,君子却不敢忘。如果明白一般事务的道理,了解人类的常情,于是从仁义之路而行,而不是为了行仁义而行仁义。这个“几希”及确保了人之为人的意义,并由此而开启了真正的人的生活。中国文化始终肯定在人的生命中有一个完全可以自我做主的到得主体,只要去作操持涵养的工夫,则这个主体便自然会在生命中呈现。故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亦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在中国文化里,通过人格的修养工夫而呈现的到得主题,才是真正的人之本,也就是白话所说的人文主义。

3. 现代文学的人文诠释

中国现代人文主义在文学领域的表现, 丰富而多样, 但就其比较显明的倾向而言,蕴含在中国的乡土文学中,也展现在对弱者的同情以及思想的追求。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作家沈从文则是一位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色的作家,他敢于公开对主导性观念叫板的,也是中国近现代人文主义文学作者中的佼佼者。其小说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古朴,单纯而又厚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沈从文始终关注着湘西地区,其小说中描绘出了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下乡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其现实的手法充分表现出了其实一个忠诚于自己信仰的作者。而在其创作中,他也确实始终坚持着审视历史时的人文主义立场,表现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别样的世界。

中国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其文艺想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三点:一是文学根基于人性,二是文学家必须保持自有的人格,三提倡文学的截止于理性。其文艺思想中人性是一个关键点。他在《文学的纪律》一书中陈述“人性是复杂的,为起因复杂,所以才有调理可说,在理性指导下的人生是健康的,普遍的。这种状态下表现出的人性意识最标准的。”

人文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完美结晶,语言文学需要生活的基础,两者互相协调互相匹配,以人文主义为本的语言文学,在丰富语言文学的内涵,必将进一步促进语言文学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人文主义只能包含而不能取代语言文学,人文毕竟并不等同于语言文学。

[1]陈思和.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之精神基础——论勒内·艾田伯的“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李清良,夏亚平.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6).

[3]蒋承勇,李安斌.“人”的母题与西方现代价值观——人文主义文学新论[J].文艺研究,2005(12).

[4]周波澜,米仓.人文主义与英国文学——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5]丁睿.我国语言文学中的人文主义浅析[J].大众文艺,2013(6).

[6]罗景泉.古希腊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影响[J].芒种,2013(4).

[7]申小龙.语言的民族精神与欧洲语言人文主义[J].学术月刊,2000(7).

[8]王颖.古希腊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4(20).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人文主义人性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Classroom Interaction:How far is it,Where should we go?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Great Adaptation to A Great Work
Quality Dir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