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春”主题性绘画成因探究

2015-01-28 15:12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650224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主题性艺术创作当代艺术

廖 瑜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 650224)

当代“青春”主题性绘画成因探究

廖 瑜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 650224)

在当代艺术大潮中,青年艺术家异军突起,他们创作的“青春”主题性绘画正成为不容忽视的艺术现象,本文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这一类主题性绘画的成因。

当代;青春;主题性绘画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正日益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其绘画作品视觉新颖离奇,手法混杂多样,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面貌。细究这些作品,不难窥见一个共性现象,那就是个体成长经验是青年艺术家们创作的主要内容,“青春”成了他们创作的主题。青年艺术家为什么喜欢沉溺于青春的个人世界里喃喃自语,本文试图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里一探究竟。

长不大的自我一代:这一代青年艺术家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作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他们表现出了属于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症候:自我、自恋,甚至自私,孤独、敏感而又脆弱,任性、倔强而又执拗……他们生长在相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有着相对不同的个人成长体验,所以他们总是以自我经验去观察、认识和感受周围的一切。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城市中,耳闻目染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景观,寝淫在网络、卡通、游戏等虚拟现实和文化中,因而他们表现出反叛传统生活、追逐瞬时快乐,寻求感官刺激,沉溺于虚拟幻想中;另一方面他们不满社会现实,又无力改变自身境况,常常陷入自我矛盾之中,表现出空虚孤独、不关注未来,不关心社会、缺乏责任感、逃避现实等问题,因而他们被称为“长不大的一代”。反映在绘画中,这一代艺术家远离宏大主题和深度思想,关注自我,将个人的生活和成长经历作为主要的艺术创作资源,去表达在平凡日常生活中个体的生存感受。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可以看见嬉戏、残酷和无厘头的成分以及感伤、焦灼、颓丧、孤独等自我的文化情绪。

超现实的社会景观: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度变革,中国现代化进程呈现“短、平、快”不对称的发展模式,同时,由于深受传统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又呈现出一个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农村与城市、贫穷与富裕、保守与开放的既冲突矛盾又兼容共存的独特景观,这就是今天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现实境况,也是当代中国人生存的现实文化场景。置身于这种热闹而混乱的超现实般文化场景,青年艺术家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方式、审美感受和创作意识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对应的变化。同时,这种超现实文化场景以其新颖独特、充满矛盾和诱惑、杂乱无序的特点,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资源,反映在其绘画中,他们总是以虚拟的手段和超验的方式去感怀逝去的青春,用个体成长经验去折射社会和时代的变革,作品呈现出的是反理性、超现实、平面化、个人化、虚拟化、体验式的特征。

失落的传统文化价值: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精神和文化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整个社会拜金主义与利己主义风行,传统文脉和价值观念崩溃,当代人精神普遍失落和道德观念淡化,贫富差距、失业压力、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贪污腐败以及家庭伦理等社会病症日益加重,面对中国社会、文化和经济转型产生的强烈的落差感,每个个体都表现出复杂异样的情绪。“集体主义经验已不复存在,生命的个体差异取代了时代、国家、地域的宏大叙事的历史经验,大众文化和微观政治来临,谁也把握不住这个时代的整体,我们只是成为无数碎片中的一环”,因而,青年艺术家表现出对社会前景和自身命运的困惑、迷茫、焦虑、矛盾、空虚、脆弱、伤害和痛苦等。这也促使了他们艺术意识的改变,并在艺术创作中,把关注面从宏观转向微观,从集体转向个体,以个体生命的直接经验去对应生存现实,并以此为基点去建立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自我青春式的绘画言说方式。

迅速传播的流行文化:不知几何,曾流行于欧美的大众消费文化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具有中国都市特点的流行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一方面迎合了普通人的趣味爱好和文化需要,成了中国当代社会最具特色的现实文化景观;另一方面它也按照自身的文化性质改变了人们的趣味和爱好,并以极强的社会渗透力进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流行文化、游戏、动漫和卡通化的影响,已经成为青年艺术家的重要文化资源和集体无意识。他们在这种流行文化中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存在,因而很容易,也很自然地在艺术创作中使用这种文化资源并采取与之相宜的表达手段去诉说他们的思想情感,在其作品中,他们已然失去了文化精英的批判性和责任意识,有的只是游戏、无厘头和青春呓语。同时,流行文化也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丰富的艺术创作资源,这些娱乐时尚、充满享受的文化环境刺激了他们去开创自我艺术形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直接导致他们创造出有别于传统绘画形式的,具有新的视觉效果的青春型绘画。

数像时代的审美趣味:当今时代是一个媒体时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图像的复制、生成、处理、传播实现了数字化的转换,数字技术促使数像时代的到来,通过制像手段来获得所需要的图像资源进行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容易。这种按照自我意愿随意想象,并通过新媒介技术制作出的缤纷炫奇的色彩、变幻无穷的视觉造型,极大地吸引了天生就喜新好奇的青年艺术家。同时,新媒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资源,通过对图像的视觉化阅读已成为青年艺术家认知世界的基本手段,反过来,数像时代也影响和改变了年轻艺术家认知世界的方式和观念,这不仅造成艺术资源的扩大,激发了他们的视觉想象,而且也带来了审美趣味的变化,促使他们更愿意进入到虚拟的超验的艺术语境中去描绘个人的青春世界。在创作方法上,他们不拘一格,挪用、并置、借喻、装饰、综合媒介等创作手段不断翻新,绘画视觉效果新颖、离奇,既青春又绚丽,体现了他们这一代所特有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特征。

除此之外,在全球化语境下,异彩纷呈的世界各地、各民族艺术的广泛交流也极大地拓展了青年艺术家的艺术视野,加之国际国内蓬勃发展的画廊业界对青年艺术家创作的热切关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他们投身于独具特色的自我艺术创作中。总之,当代“青春”主题性绘画是青年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具体感受的艺术表达,是他们从自身立场对当代社会做出的文化判断,这些绘画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内在精神需求,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发展、本土文化经验和自我生存境遇的思考。

[1]张小涛.《绘画的抗体——浅析中国当代新绘画语言特征》,东方艺术,2006(17).

[2]鲁虹.《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第1版.]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3]王林.《如何谈论中国的当代艺术》.当代美术家,2007(3).

猜你喜欢
主题性艺术创作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