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笔草草”的文人画对于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及反思

2015-01-28 15:12何宛竹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23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人画人物画水墨

何宛竹 (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230000)

“逸笔草草”的文人画对于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及反思

何宛竹 (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230000)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文人画的特点,指出“逸笔草草”文人画的局限性以及对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当代人物画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发了的反思。

文人画;水墨人物画;影响 反思

说到文人画对于水墨人物画的影响,那我们就先得提到文人画的发展历史了。

文人画的最初由来可追溯到汉朝,蔡邕、张衡虽有画名但没有作品传世,只典籍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姚最、宗炳提出的绘画自娱观念,被历代文士奉为宗旨,但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文人画创始者是唐代集诗人、画家为一身的王维,王维开创了水墨画先河,使唐朝的绘画呈现出青绿与水墨并存的两种局面,王维是典型的文人代表,他以诗入画,自创的泼墨技法,用水墨代替青绿的渲染,大大发展了水墨意境,营造出抒情简淡的氛围,对后世影响极大,为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末的董其昌就极为推崇,称王维为“南宗之祖”。

绘画艺术发展到宋朝,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文人画也在这片土壤中深深扎根,他们将绘画看成是全面修养的展现,是风雅生活与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绘画“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在艺术功能上不同于之前绘画为统治者教化民众、社会审美爱好的特点,题材也以墨梅、兰、竹、菊,花卉及山水树石为主,反对过分拘泥于形式的描绘,追求主观情绪趣味的表现,达到并追求一种宁静平淡,天真清新的风格。元代赵孟頫提出了“书画同源,绘画贵有古意”,主张以书法用笔入画,更加丰富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中期出现的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元四家重视笔墨,少用色彩或稍淡色渲染,追求画中有诗意的表现,画面中多出现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局面,用来抒情寄兴和托物言志,元四家的绘画理念与技法影响了明清整整两个时代,不管是之后明中期的吴门四家,清初四王还是其他众多的追随者们……

文人画是区别于宫廷职业画家,民间画工的另一种绘画体系,它不同于富贵妍丽,工致严谨的院体画,也不同于带有明显市井气息的民间绘画艺术,他对画家本身要求较高,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还要能够做到兴之所至、信笔拈来,作品仍能保证格调高雅。这样一来,参与者只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夫阶层,因偏上层人士从而影响力较大,主导了宋以后的绘画主流倾向,文人画的存在成为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丰富了整个绘画体系,也在笔墨语言、技法、内涵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但是仍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对水墨人物画来说,有着诸多不利影响。首先,士夫阶层的身份优越感,让他们看不起宫廷画家和民间画工,董其昌公开提出的“南北宗论”,完全的排挤和贬低,制约了除文人画之外的其他绘画门类的发展,元四家的绘画艺术,因所处动荡时局的影响,画面中流露出的伤感萧瑟,过于强调避世性而远离生活气息,也与绘画应表现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倾向相悖,文人画标榜士气逸品,强调风骨,提出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把人品和学问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对艺术主体的关注,对笔墨情趣,意境的营造远远高于对外形的追求,外形的似与不似,已经渐渐不在文人画的考虑范围了,“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者也”,不管倪瓒说这番话是有意还是无意,对于追随他的人来说,却当做至理名言坚决贯彻执行下去,一旦美学观念有了偏颇,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不啻于是一场灾难。人物画至宋代出现了梁楷,他的《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吟图》开创大写意人物画先河,画中憨态可掬的布袋和尚,淋漓尽致的水墨泼洒,而成为一幅在水墨人物画史上都光芒万丈的画卷,作为写意人物画的典范被人们传唱,可惜却像流星划过,之后的几百年间再也没人能够超越,“逸笔草草”的文人画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文人画只要能抒发性灵,他对画什么题材,画什么东西并不在意,画面中时常出现的书法、诗词,使画家对于笔墨自身独立的审美趣味更加看重,而人物画的表现对象是人,人物画家一旦脱离了对主体人的观察研究和表现,那就没有发展可言也走进了死胡同。

而反观当代水墨人物画,在近代徐悲鸿将素描做为广大艺术学习者的入门基础,将写生作为课堂练习后,对于造型方面的认识确实改进很多,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又有多少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呢?水墨人物画的造作变形之风日盛,有的人追求油画般的抽象效果或照片一样的逼真感觉,对形与色的过度关注,把画面弄的满满当当追求面面俱到,对水墨语言的理解愈加表面化,悖离了传统写意精神,距离也越来越远,更不要提对人物画内涵的认识了,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忧心忡忡的同时不得不深刻反思。

对外来艺术不断涌入的当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中心点,且坚决不能动摇,对西方绘画只是借鉴,它们仅能被当成营养品起辅助作用,中国绘画才是根本,要学会取他人之长,做到两者的平衡和兼取。古代文人画家一味的推崇自己,贬低其他艺术流派,这是排挤中的创作,是孤立的,而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要当成是所有文人精英们的创作,画家要具备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在意识观念和思想境界上要走在整个文化人的前列。国画之所以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原因,一是因为重视向古人贤者们、向传统的借鉴学习——师古人,二是因为重视写生——师造化,想画好水墨人物画,光有笔墨或是造型都是不够的,二者缺一不可,我们要在平常的造型训练过程中加强对临摹的系统训练,不能一味的重复别人的东西,也不能只练不抬头看路,绘画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艺术不能脱离现实,但又不能太过世俗化,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将来的学习中慢慢解决的问题,历史给予我们的是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但不管怎样,只有对表现对象的不断研究认识与理解,才能真正的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猜你喜欢
文人画人物画水墨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水墨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