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阙回荡在蝴蝶湾的凄美赞歌
——评抗战影片《兰亭》的艺术张力

2015-01-28 15:12刘孟达绍兴广播电视总台312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兰亭绍兴抗战

刘孟达 (绍兴广播电视总台 312000)

一阙回荡在蝴蝶湾的凄美赞歌
——评抗战影片《兰亭》的艺术张力

刘孟达 (绍兴广播电视总台 312000)

在过度娱乐化的影视剧充斥屏幕的当下,如何突破所谓抗战“神剧”的怪圈,打磨出回归艺术本真的精品力作,以赢得更多观众?这是近年来影视界冥思苦索的话题。如果观看了由绍兴市委宣传部和杭州市诗情画意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拍制,由肖风导演、程晓玲编剧的抗战影片《兰亭》以后,也许不难找到些许答案。这部影片讲述了主人公林耕由逃避战争到投身抗日、最后殉国的故事,再现了战争的残酷、献身的壮烈和凄美的爱情。影片质朴无华,平实恬淡,既没有气势恢宏的场景,也没有惊悬跌宕的情节,却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充盈着饱满激昂的艺术张力。

一、造型意象的张力:平凡视角与深邃主题

造型意象是电影艺术家把审美意念融入客观物象并以独特方式在视频画面上的再现。《兰亭》将深邃的主题藏匿于平凡之中,体现了“执凡求真”的艺术法度。通过民间的姿态、平凡的视角、真实的细节,将真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嵌入观众的心灵深处,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戳破了那些抗战“神剧”的泡影。

意象是心与物的交融、情与景的映辉。《兰亭》发自肺腑的真话、真情、真实,将意象功能与美学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用影像的方式“活化”了1931年至1941年十年间发生在绍兴城的一段传奇往事,真切地还原了当时民间的抗日原貌。之所以说是“活化”,是因为这部影片真正打动观众的,除了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还有对真实性的展示和细节的打磨。比如,影片最出彩的小人物“小巷阿婆”的三个镜头,即“用擀面杖敲日本兵的头”“擦除墙上的血迹”“插上红伞为两颗高悬的头颅遮雨”,都非常真切感人。尤其是第一个镜头,在关键时刻救了主人公林耕一命,这个细节确实在绍兴发生过。这位“小巷阿婆”喊不出慷慨激昂的抗日口号,也讲不出格调高雅的豪言壮语,只是日本人“太欺负人”,加上她儿子牺牲在抗战中,才有如此举动。这彰显的是人性层面上最闪耀之处。

显然,这部影片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凝聚着主创人员正确的价值理念、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为了让事件回归本真,增强历史真相和人物真情的现场感,主创人员冬去春来,含辛茹苦,一边辗转村巷,采访抗战亲历者、搜集材料、体验生活,一边风餐露宿,拍摄当地一年四季的不同场景。正是得益于主创人员面向生活去发掘,才赋予了林耕和秀代、方均鹏和阿姿,以及“小巷阿婆”等一批平民英雄以共同的人性美,从而让影像的质感以及艺术意蕴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影片《兰亭》不仅仅叙述凄美的爱情,演绎残酷的战争,其深意在于这些故事背后埋藏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她带给观众的,没有太多复仇的快感,却为人们留下了深沉的反思,那就是:铭记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这部电影其实就是在诠释王羲之在1600多年前发出的一声悲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诚然,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却历历在目。她告诫人们,忘却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二、文化隐喻的张力:战争悲情与兰亭遗梦

电影艺术是一种文化潜意识和审美心理的宣泄。她不仅带给观众瞬间的“快感”或“悲思”,而且最终传达给观众并镌刻在其潜意识中的还有信念或感悟。从《兰亭》所呈现的极具视觉感的影像语镜中,不难感悟出有两处物象的文化隐喻最为突出。一处是“兰亭”。显然,1660年前的“兰亭雅集”谈笑鸿儒、与世无争,她所折射的人文精神就是闲适、自在和超然。影片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叙事技巧,使“兰亭”周边(如竹林、蝴蝶湾、荷花池、运河小码头等)唯美清新的画面,与刑场血流成河、城墙人头高悬的惨烈场景形成剧烈的反衬。这种反衬强烈地控诉着日寇的惨无人道,仿佛向人们昭示:如果没有战争的蹂躏,“兰亭”的一切将会是另一番美好景象。在影片中,林耕的日本妻子秀代魂牵梦萦的愿望,就是“想去兰亭看看”,可真正的“兰亭”在影片中却始终不曾露面,喜欢“舞文弄墨”的秀代到死也没有实现“兰亭梦”。但是,影片却以此为题,因为“兰亭”作为文化符号,象征着恬适安逸的美好生活,即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暂时无法出现,却是所有痛恨战争的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共同向往和企盼。

另一处是“风雨”及“雨伞”。林耕对方均鹏的女儿兰儿说,要为她做一把伞,为她遮风挡雨。这里,“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凄风楚雨,更是指日寇践踏下风雨如磐的黑暗社会;做“伞”象征着革命先辈们为下一代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的心愿。后来,林耕为救共产党员而在与日军的对峙中壮烈牺牲,当他和秀代的头颅被高悬示众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无疑,这腥风血雨是对残酷的战争岁月及日寇残暴行径的隐喻。就在这时,那位“小巷阿婆”将一把红伞高高插上,替两颗头颅遮雨……在三代人中两次出现“上一代甘为下一代遮蔽风雨”的场景,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那“雨伞”鲜红的颜色正是象征着革命先辈为国捐躯的赤胆忠心。在这里,正是编导们的匠心独运,让观众领略了许多久违的不朽的人类精神和最纯粹的心灵寄托。

三、审美语境的张力: 恬淡韵味与浓厚意蕴

影视作品是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艺术,审美语境是拷量她是否拥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尺度。《兰亭》远离宏大叙事的酣畅,摒弃矫揉造作的煽情,通过平实质朴的视觉语言和形象,映射出真善美的人性魅力和人物情感,升华了影片关于“人性美”的主题,从而在精神价值体现、人性魅力展现和视觉艺术表达上达到了高度契合。

影片让“绍兴人自己”来演绎绍兴故事,真实地还原了那段悲壮的历史。大多数演员由非职业的绍兴本地人担纲,14位主要演员有11位是地道的绍兴人,那位饰演“小巷阿婆”的演员就是一位住在小弄里九十高龄的老奶奶。这些土生土长的绍籍演员与人物贴合度很高,从外形上规避了因明星演员熟面孔引起的副作用。影片以绍兴方言为主,辅以杭州话、普通话、日语等平实对白,强化了影片的乡土韵味,使每个角色的语言都符合其身份,使片中人物更加形象、生动、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构建了活生生的审美力场。比如,方均鹏和阿姿一对革命情侣在就义前,没有豪迈雄壮的言语,也没有高呼“共产党万岁”之类的口号,而是用杭州话深情地回忆起两人相处时的点滴往事,声情并茂,娓娓道来,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让观众对革命者顿生无限敬意。

影片《兰亭》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最深刻的道理,突破了主旋律影片“脸谱化”的叙事模式。透过林耕、方均鹏等一批平民英雄朴实恬淡的举止、平易近人的叙事、通俗简明的对话,使《兰亭》产生了撼人心魄的感染力。比如,影片中的“小巷阿婆”,在林耕、先生与两个日本兵缠斗的时候,突然从家里走出来,用擀面杖猛敲日本兵的头,在关键时刻救了林耕和先生的命。这里,没有壮怀激烈、大义凛然之类的客套,就因为日本兵“太欺负人了”。再如,在林耕带着秀代隐居到在风景如画的蝴蝶湾时,奉行的是最为草根的生存哲学,那就是先“活着”。而当弟弟林田、好友方大哥夫妇相继惨遭日本人杀害之后,林耕便开始想“做真正的男人”。于是,他和手下弟兄们开始用船运送抗战伤兵……其结果惨不忍睹。这对本想躲避战争的年轻情侣终究以“袅首”的悲剧收场,而刽子手竟是秀代的父亲井上。在枪杀前,井上称秀代是“日本人的败类”,而秀代则骂他是“人类的耻辱”。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对白,却慑人魂魄,发人深省。

可见,在弥漫着浓浓绍兴乡土气息的背后,《兰亭》凝聚着深邃幽远的审美魅力。镌刻在绍兴抗战记忆中那些凝重的镜头或片段,赋予了观众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德国美学批评家伊瑟尔说过,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定能提供给观众尽可能多的值得咀嚼的空间和意义。的确,《兰亭》就是这样一部值得好好品味的佳作。她能够让观众抚今思昔,在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中,领悟到剧中所蕴涵的巨大审美价值,从内心深处激荡起强烈的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然,无论是剧情程式、叙事策略,还是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兰亭》的缺憾也是显而易见。比如,影片过于沉溺于那些节奏滞缓、讲究造型、注重画面等影像风格,在创作格调上,游弋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摇摆不定。又比如,在整个叙事脉落的节奏感上,影片略显支离破碎之感,而且由于影片始终没有“兰亭”影子,对于一般观众而言似乎不可思议;如果在片尾画面上略有显现,既可以呼应一对恋人故事的开端,也会增强情感元素的耦合度。再比如,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些粗糙,比如秀代父亲井上从一个普通商人变成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军官),这中间画面或对话都没有丝毫交代,让观众看起来非常突兀,甚至有点莫名其妙。此外,影片中的方言特色没有运用到极致,某些段落的方言过于文绉绉,降低了其间本可泼洒自如的独白力量。

刘孟达.系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绍兴市文联主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绍兴广播电视总台台长。

猜你喜欢
兰亭绍兴抗战
绍兴
向明月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绍兴古镇寻荼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