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2015-01-28 15:12李宏敏湖南师范大学4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图表技能目标

李宏敏 (湖南师范大学 410000)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

李宏敏 (湖南师范大学 410000)

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应在把握三维目标涵义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围绕它的实施而展开。

信息技术;三维教学目标 ;实现

一、三维教学目标及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提出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归纳教学目标,即所谓的“三维目标”。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的基本见定。其中,知识与技能是一种结果性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理解或掌握某些知识以及形成某些能力。过程与方法是一种体验性目标,是学生经历学习、思维活动而掌握某些学习方法或应用所学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某些能力。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在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任何一门课程目标也有它们的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就像是一个立方体,长、宽、高都不能缺少,缺了就不能构成立方体。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落实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教案的具体分析、课堂问卷调查等途径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的落实现况,并总结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在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主体意识缺失。一是往往会使用“使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等描述教学目标;二是行为主体前后不一致。如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从“了解”“学会”“理解”“掌握”等词语中发现目标行为主体是学生,可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出现了“培养学生”“激发学生”“提高学生”等词语,目标行为主体就变成了教师。

第二,目标意识淡薄。教学目标设置笼统、模糊、大而空。常见的问题是该目标可以适用于任何一节课,甚至于任何学科。如:掌握word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概括问题能力。将学科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等同于课时教学目标了。

第三,教学目标中三维目标存在交叉现象。其表现为所写的目标不能确定是属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目标都出现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应是不妥的,应该纳入“过程与方法”目标中。

第四,教学目标描述太多。教学目标太多,而一节课时间有限,往往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目标。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更苦,而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可能会被忽视。

第五,用词不适当或层次不清。其表现为出现语病、描述不明、搭配不当、逻辑混淆等。表示层次的词用词不准确,如“初步”“进一步”“简单”“熟练”等;描述动作的语句不能明了,词语搭配不合理;还有就是目标的描述缺乏层次性。如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中是从“掌握→学会→了解”,目标是从“高至低”来描述的,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以上问题的出现,既是教学目标制定得不全面或不明确、不合理有关,更与教师没有真正理解三维目标及其意义有关。

三、综合设计信息技术教学三维目标

(一)具体、细化“知识与技能”目标

教师备课一般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但《课程标准》的要求通常指的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终结性学习要求,而不是一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因此,教师备课时应根据所授内容,分析本节课在一个学习单元中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特点、课型等因素,将相应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分解、细化,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一节课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对项目六活动三《幼儿整个学期在园情况的统计与分析》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位为函数的使用和图表格式的设置,但通过对活动一、活动二的学习中,可以发现函数的使用已经讲得很全面透彻,创建默认的柱形图也已经讲到,基于此,我在教授本节课时,将“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为:(1)理解不同图表类型的特点及作用;(2)理解折线图的特点、作用及折线图的组成部分;(3)能通过需求分析,确立图表要表达的主题后,能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制作图表并对图表(折线图)进行格式化。为达成目标(1),可让学生通过图表连线活动总结常用图表类型的特点和作用;目标(3)是一个技能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可设置一个综合性任务,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学习中,理解目标(2)。

(二)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需要具备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因此要强调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过程与方法”这个途径来实现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地位,学生发挥主体地位,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等。由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项目二文字处理、项目五演示文稿即office2007办公软件系列中WORD2007、PPT2007的操作,对于EXCEL2007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重在引导学生归纳操作方法,能够将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新环境中。本节课“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建2011学年第2季李小明“入园”表现情况统计图”和“2011学年第2季李小明在园情况统计图”来掌握制作折线图的基本方法。②、通过尝试设置折线图的“图表标题”“图表布局”“图表样式”“绘图区背景”“数据标签”“图例”“主要刻度单位”,领会、掌握利用“图表工具”设置图表格式的基本思想方法。为达成目标①,教学中可设置两个任务,(任务1创建反映本学期李小明其中一项“入园”表现变化趋势的统计图。任务2创建反映本学期李小明每个项目表现变化趋势的统计图。)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制作折线图的基本方法。目标92)可让学生尝试选中不同图表元素利用“图表工具”美化折线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来达成。同时又能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2)。

(三)深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根本,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有着重要意义,是最能集中体现该课程性质的目标。该目标主要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分析本节课内容,通过比较2011学年第2季李小明在园情况统计表表格、“2011学年第2季李小明在园情况统计图”折线图、相应的分析报告,感受和体会文字形式、表格形式和图形形式三种表达信息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所以,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制作折线图,引导学生直观有效表达信息,增加学生正确表达信息的能力;(2)能够从自制的图表中所反映出的一些现实问题引发一些思考,撰写分析报告,体会折线图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三维目标案例

教学目标仅仅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出发点,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呢?下面以具体的实例项目六活动三《幼儿整个学期在园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来分析,结合其中几个教学环节看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不同图表类型的特点及作用。

(2)理解折线图的特点、作用及折线图的组成部分。

(3)能通过需求分析,确立图表要表达的主题后,能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制作图表并对图表(折线图)进行格式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建2011学年第2季李小明“入园”表现情况统计图”和“2011学年第2季李小明在园情况统计图”来掌握制作折线图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尝试设置折线图的“图表标题”“图表布局”“图表样式”“绘图区背景”“切换行/列”“数据标签”“图例”“主要刻度单位”,领会和掌握利用“图表工具”设置图表格式的基本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制作折线图,引导学生直观有效表达信息,增加学生正确表达信息的能力;

92)能够从自制的图表中所反映出的一些现实问题引发一些思考,撰写分析报告,体会折线图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折线图的特点及作用;

2.掌握折线图常用格式的设置,并能触类旁通。

(三)教学难点

环节一:情景导入。在本环节中模拟幼儿园教学情景:好孩子幼儿园在每学期结束时,会向每位家长出示一份幼儿本学期的在园表现情况的分析报告。请帮助幼儿园对本学期每位幼儿的在园表现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出李小明小朋友每个月的表现总体情况以及本学期李小明小朋友在每个项目的平均表现情况,并撰写一份分析报告。让学生分析活动要求,思考使用哪种图表类型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为什么?比较常见图表类型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使用折线图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同时,通过设置图表连线活动总结各类图表的特点及作用。本环节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理解不同图表类型的特点及作用。同时也解决了“确定所需要表达的主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这一教学重点。

环节二:分解任务。本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1创建反映本学期李小明其中一项“入园”表现变化趋势的统计图。任务2创建反映本学期李小明每个项目表现变化趋势的统计图。在这个环节中落实了过程与方法中“掌握制作折线图的基本方法”及教学重点中“理解折线图的特点及作用。”

环节三:美化折线图。任务3如何使制作出来的折线图更加美观?通过对任务要求的分析,本环节采用了“小组合作与组间竞赛学习法”,学生尝试使用图表工具中的“设计”“布局”“格式”三个选项卡,设置个性化的折线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落实了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设置折线图的“图表标题”“图表布局”“图表样式”“绘图区背景”“切换行/列”“数据标签”“图例”“主要刻度单位”,领会和掌握利用“图表工具”设置图表格式的基本思想方法。

环节四:撰写分析报告。通过对统计表和自制的折线图的分析,撰写李小明小朋友每个月总体表现及本学期每个项目平均表现情况的分析报告,以便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实现对幼儿成长情况实时掌握和动态追踪。本环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从自制的图表中所反映出的一些现实问题引发一些思考,撰写分析报告,体会图表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五、结语

真正理解三维教学目标、写好三个维度的目标并将预设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实于课堂教学中,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实践和反思。

[1]李艺,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2]200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行).

[3]李冬梅.《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2004(9).

[4]钟和军,范谊.《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三维目标的解析与实施建议》.

[5]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全球教育展望》2006.3.

李宏敏女大学本科湖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单位:湖南省衡阳师范学校信息技术组讲师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图表技能目标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画唇技能轻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