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戏剧被逐渐淡忘的再思考

2015-01-28 15:12陈佳宜南京艺术学院2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戏剧形式

陈佳宜 (南京艺术学院 210000)

对当代戏剧被逐渐淡忘的再思考

陈佳宜 (南京艺术学院 210000)

戏剧作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的文化遗产,如今正逐渐的被观众忽视,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取代了戏剧艺术曾经在艺术领域里至尊的地位。当代戏剧普遍缺乏对人性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复制客观事实。并且当代戏剧需要寻求一种新的与当今社会的文化相连接的演艺模式,从而找出与时下文化一较高下的生存法则。

人性思考;大众文化;精神需求;新模式

在我的认知里,戏剧一直是一种很少实实在在接触的到的存在,是一种高等艺术形式。就台下的观众而言,戏剧的观众远远比不上电影、演唱会、联欢晚会,更加比不上体育赛事了。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总是可以随口说出一连串的最近当红的流行歌手或者热火的电影电视剧里刚刚头一次露脸的小明星的名字,及一些当红的热卖书籍的小作家的名字和一些球星的衣服上胸前的数字,可是却很少知道有哪几位有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和他们的经典之作,而那些也许已经创作了许多广受欢迎的剧本的优秀编剧们更是对他们一无所知。唯一有所认识的也只有那么几位被翻拍过人物传记电影的大腕。

戏剧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不该如此凄凉的淡出人们的视线,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往往会被视为是一个国家的延续和发展,保护一个国家的文化命脉,就相当于在保护这个国家的命脉。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已经被各个国家在人类千百年的漫长历史中得到了证实。在当代,戏剧依旧作为一门融合了音乐、美术、文学、表演、服装、等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高级艺术形式,但是面对着一系列新兴的艺术形式,戏剧显然正在不断的被人们淡忘。

关于当代戏剧在艺术角逐中逐渐被遗忘的原因,《论当代戏剧文学边缘化的成因》一文中,已提出了三个论点:一、戏剧文学的新模式化现象。当代的戏剧创作的目的主要都是为了完成政治宣传任务,内容单一,强调国家政策、方针、路线的宣传,不注重对人文精神的表现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二、快餐式、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与戏剧的繁荣时代不同的是,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快捷的高科技时代,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快餐式的格局。当下是快餐式的、多元化的文化背景,都市繁忙的人们将文化产品当成是消遣娱乐之物,不重视文化的深层意蕴,也懒得去讨论其精神内涵。三、一流演员二流导演三流剧本。有许多卖座的戏剧都是:一流演员二流导演三流剧本,或者说是:一流舞美二流演导三流剧本。我认为,具体也可以从以下几个论点中体现出来。

一、作品中少有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和批判

回顾从前,那些剧作家们的作品都包含着对人性人生的思考。如曹禺。曹禺具有执着的艺术探索精神。以思想内容而言,从《雷雨》(以及后来的《北京人》)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黑暗与腐败,《日出》披露都市金钱化社会的丑恶,到《原野》在苍莽莽的原野上去探索社会原始的力量,《蜕变》在抗战的洪流中去体验时代脉搏的跳动,等等,都激荡着作者那颗人情、焦虑、真挚的心灵。他们屈服于政治权威,同时又被眼前的利益所引诱。他们创作时,大多顺从当今的主流意识形态,虽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现代的戏剧作家,大多只是复制了生活,将它搬到舞台上一模一样的重新表现一遍,而并没有加入对人性和对生活的思索与创新,今天政府说要反腐倡廉,舞台上就表演反腐倡廉,明天发现地沟油,舞台上就表现地沟油,诸如此类,不乏会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创新就是打破已有的艺术规范和否定传统的艺术经典”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创新应当是建立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思考。

二、大众文化更加能够满足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的精神需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戏剧一直在艺坛一枝独秀。当时各种群众性的娱乐形式都没有能与戏剧相匹敌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大众文化开始引入国内,与国内的传统文化发生了碰撞,国内的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紧张而快速,在这个万千变化万千的信息化的时代里,已经鲜少还有观众愿意买一张票静静的坐在台下看一出真实的戏剧。更多的人选择的是去KTV唱歌,去电影院观看拥有华丽的特效技术的国外大片,或者去高档的酒店桑拿享受。当今时代的人们心本就不平静,也无法以宁静的心态去享受需要耐心品味的戏剧艺术。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具有艺术修养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欣赏艺术。”戏剧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艺术,热爱戏剧与懂得欣赏戏剧艺术的人本身一定是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品格的,在当代如此一个浮躁纷扰的环境下,还能够去品味戏剧中的艺术情操的人,一定是本身就富有很高涵养学识的人。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也懒得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以他们选择接受那些不用费力去思考去感悟的,能满足他们娱乐放松的需求的大众文化。其实,当代戏剧必然会走上一个市场化的道路,既然是必然的,那么就应当可以寻求与商业文化共同谋发展,当代戏剧既要遵循其本身的艺术规律,同时也必须遵守当代的市场规则,如此才能为当代戏剧的生存开拓一条全新的道路。

三、缺少真正适合当代观众观赏的属于戏剧的独一无二的场所

任何形式的表演或者展现都需要一个只属于它的空间载体。就如同,用来教育下一代的场所是学校,用于美术作品展览的是画廊,专供光中体验视觉听觉之震撼的电影院等等。戏剧中的不同类型同样需要不同的演艺场所。戏剧中又很多丰富的各种形式的话剧和戏曲,那么戏剧跟戏曲就该拥有各自不同的观演场所。戏剧需要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观演方式,也许当代的观众已经无法静心去适应从前的观演模式,他们需要的是与当代的生活娱乐方式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的,完全耳目一新的观演方式。并不是说要完全摒弃从前传统的一切,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式的否定中带有肯定,将其发展成一种全新的观演模式。我们应该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当代戏剧与当下各种新型模式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真正的既符合当代戏剧的审美特征,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的一种新的纽带,将它如同鲜活的血液般注入到戏剧的空间。

四、结论

其实,对于当代戏剧的发展,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延续,这也是一种人民文化素颜需要整体提高的一个体现。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人们坚持的不断的捍卫传统的民族文化,尊重和接纳那些快要被大众文化掩盖的微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当代戏剧应该对自己做出全面的调整,对其自身的文化和自我做出一个全新的定位,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与当今时代生活相融合。戏剧艺术是古人的文化遗产,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其他艺术形式,通过积极的调整和改变,当代戏剧一定也可以与时下的其他类型的大众文化形式一较高下,依旧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9:178.

[2]沈婉容.《论当代戏剧文学边缘化的成因》.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邹平.《当代戏剧发展的三大障碍》.文化时空,2003(09).

[4]黄世智.《论当代戏剧文学衰微的主要表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戏剧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有趣的戏剧课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析“大众文化”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