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思维推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展望

2015-01-28 09:05于华锋
中国煤炭 2015年6期
关键词:勘查煤炭

于华锋

(河南能源义煤公司,河南省义马市,472300)

★经济管理★

用互联网思维推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展望

于华锋

(河南能源义煤公司,河南省义马市,472300)

鉴于当前中国煤炭产业面临的困境,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动因,基于互联网思维和视角,提出了推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展望。

互联网思维 转型升级 中国煤炭产业

2012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煤炭行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综合影响下,煤炭需求大幅下滑、价格持续下降、全社会煤炭库存屡创新高,目前煤炭企业亏损面在80%以上。煤炭产业能否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转型升级,尽快走出困境,是摆在煤炭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1.1 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下,与煤炭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的挑战,普遍出现产能过剩、价格下滑、增长乏力等现象,对煤炭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依靠数量、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结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2 不断收紧的环保政策对煤炭消费提出了减量化要求

近几年来,雾霾问题备受关注,国家不断收紧相关环保政策,对煤炭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1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和《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实行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要严格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对运距超过600 km的商品煤要求更加严格,并对汞、砷、磷、氯、氟5种有毒有害元素指标做了相应规定。到2020年,力争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新出台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四大领域将节约煤炭消费8000万t;到2020年,这一目标将达到1.6亿t以上。可以预见,由于防治大气污染需要,煤炭消费减量化将成为长期趋势。

1.3 国家能源战略和新能源革命带来的挑战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低碳、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t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t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行动计划》强调: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太阳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可以预见,在未来20~30年,新能源将不断挤占煤炭产业的市场份额,煤炭产业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将受到挑战。

1.4 “一带一路”战略引发的深刻影响

在“一带一路”战略总体框架下,相继签订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和中俄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煤炭将以较低关税或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无疑将对中国煤炭市场和本土煤炭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巨大的机遇。

1.5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更加严峻, 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达到巅峰,并在2030年前后大幅度下降。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中国到2030年,将会出现多达2450万人的劳动力短缺。煤炭行业作为危险度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行业自身吸引力的影响,目前煤炭产业已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1.6 互联网的崛起

互联网应用由PC端转到了移动端,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巨头也加快了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如房地产、汽车、手机、家电、金融、商业等行业正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深刻变革,出现了B2B、B2C、C2C、O2O、P2P等诸多商业模式和融资模式,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成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加速器。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能否实现“互联网+煤炭产业”,直接决定中国煤炭产业能否实现转型升级,这也是煤炭行业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1.7 煤炭产业现有的发展模式问题突出

一是重资产化。煤炭在传统意义上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新建井工煤矿单位投资一般在1500~2000元/t左右,一个中等规模的矿井少则十几亿元投资,多则几十亿元投资,属典型的重资产化。二是人员多效率低。2013年底煤炭产业从业人员611万人,人均产量只有600 t/a左右,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人均产量1万t/a相比,有较大差距。三是煤炭供求双方不能实现有效匹配,物流成本高。2013年中国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18%,高于印度的17%、巴西的11.6%、日本的8.7%、美国的8.5%、德国的8.3%。四是行业集中度低。2014年底全国煤矿数量1.1万处,平均单井生产能力30万t/a左右。近几年组建了一些大集团,但前4家企业的产量占比仅为24.9%,与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产煤国有较大差距。五是行业发展不平衡加剧。产量增量、利润向资源条件和运输条件好的地区和大企业集中,资源禀赋不好、负担重的老企业更加困难。

2 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主要有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征有:

(1)利用以移动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ICT技术,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主动追求跨界,横向纵向延伸,实现颠覆式创新。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很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只有敢于跨界创新,通过颠覆式创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3)以用户为中心,按需定制或在用户的参与中去优化产品,体现参与感。

(4)粉丝经济。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便是粉丝经济。粉丝是最优质的目标消费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产品也会被接受。未来,没有粉丝的品牌将会消亡。

(5)免费模式。借助免费手段销售产品或服务建立庞大的消费群体,塑造品牌形象,然后再通过配套的增值服务、广告费等方式取得收益的一种新商业模式,就是免费模式。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选择免费策略,因产品、资源、时机而定。

(6)利用社会化媒体,靠用户的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

(7)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实现平台竞争。

(8)组织内部变革以支撑业务转型。

(9)放眼全球市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借助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布局全球市场。

今天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产业和企业,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

3 用互联网思维推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展望

中国煤炭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加快推进煤炭产业的合纵连横,实现市场竞争秩序从无序向有序转变;促进煤炭生产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煤矿智能化绿色开采;建立全国性的煤炭物流网络,实现煤炭物流的高效与节能环保;销售、使用洁净煤,原料与燃料并重,全面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摒弃传统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人本管理;推动煤炭企业战略转型,培育2~3个具备全球布局能力的国际领先的煤炭企业集团。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3.1 提升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

有关专家经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煤炭产业CR4在48%左右,能使得煤炭产业市场销售量达到最大;CR8达到53%左右,即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又可实现利润最大化。2013年,我国煤炭产业CR8为38.72%,与理想的集中度还有较大差距。从煤炭长远发展着眼,未来煤炭产业集中度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小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将由当前的70%的占比下降到30%左右。二是煤炭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并重转变。三是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兼并重组将成为主流,行业巨头将借机发力,进一步提高集中度。四是后进入者将逐步退出煤炭产业。五是大型煤业集团之间的兼并重组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3.2 构建中国煤炭智能物流骨干网

鉴于煤炭物流的特殊性,要降低物流成本,可借鉴菜鸟网络的思路,在全国范围构建中国煤炭智能物流骨干网。可分步实施:一是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与煤炭行业巨头牵头,相关煤炭、物流、电力、钢铁业、化工、建材等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成立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二是统筹考虑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网络和煤炭生产基地、储配基地、港口、陆路口岸、煤炭用户的有效对接,规划最优化的煤炭智能物流骨干网。将国家规划的晋北、云贵、冀中、河南、内蒙古东部、新疆等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和环渤海、山东半岛、长三角、海西、珠三角、北部湾、中原等11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及30个年流通规模2000万t级物流园区作为重要节点进行建设。同时,加快晋陕蒙(西)宁甘、内蒙古东部、云贵、新疆等煤炭外运通道和相关水运通道、进出口通道的布局和建设。铁路建设需要国家给予重点政策支持。到2020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能力需要达到30亿t。三是充分发挥物流骨干网的服务职能,为煤炭生产企业和用户规划最优的物流途径,采取最高效和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四是以会员制接受煤炭供需相关方入网,收取较低服务年费或免费,可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利润,实现良性发展。五是在适当时候将中国煤炭智能物流骨干网包装上市,推动向全球领先的煤炭智能物流网迈进。

3.3 加快煤炭网上交易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目前,国内煤炭网上交易平台分为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和综合类电子商务平台。煤炭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全国性煤炭网上交易平台,如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第二层次,区域性煤炭网上交易平台,如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陕西煤炭交易中心、西北煤炭交易网等。第三层次,港口或煤炭物流园建立的煤炭网上交易平台,如秦皇岛港煤炭网。第四层次,煤炭生产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如神华、中煤等企业建立的网上销售平台。

煤炭属于大宗货物,交易方式和习惯不同于日常消费品,受物流和支付手段不匹配的影响,相当部分是通过O2O模式进行的,所以对煤炭市场的影响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当前,煤炭网上交易采取真正的B2B、B2C、C2B等方式还受制于物流和支付手段。物流保证不了与煤炭交易的无缝对接,多数网上交易平台还没有拿到互联网支付牌照。要建立高效透明的煤炭交易模式,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全面推行煤炭网上交易势在必行。煤炭电子商务平台必须与中国煤炭智能物流骨干网有效对接,才能保证为用户提供最优化的物流方案。同时,国家也需要给予煤炭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给予大力支持,颁发互联网支付牌照,提供金融支持,才能保证支付顺利进行。

3.4 积极推进煤炭期货市场建设

目前,国内的动力煤期货和焦煤期货已经上市,但煤炭生产企业、用户、煤炭贸易商和相关物流企业参与度还不高,煤炭生产企业中仅有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兖州煤业等少数大型煤炭企业发布公告,表示将参与动力煤期货交易。未来,需要加快推动煤炭期货交易活跃度,吸引大批煤炭生产企业、用户、煤炭贸易商、煤炭物流企业参与煤炭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建立相应的套期保值头寸以对冲因煤炭现货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而带来的经营风险。要通过不断完善期货市场,与煤炭现货市场、长协市场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要通过期货交易,为煤炭、电力、化工、钢铁、建材等相关上下游企业签订长短期协议提供有效价格参考,减少定价分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煤炭市场价格体系,规范发布煤炭价格指数,使中国煤炭产业在国际煤炭市场发挥更大的定价权。

3.5 构建新商业文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

一是倡导产融模式。借鉴国际国内大型企业经验,积极推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非金融企业以组建财务公司,投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或者向金融企业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实现实体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产融结合是煤炭企业达到相当规模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倡导“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新型营销模式,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客户提出最优化的用煤方案,提供洁净的煤炭,帮助寻找最高效的用煤技术,规划最优的物流路线,实现多方互利共赢。三是推行免费模式。目前,国内企业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分为收费和免费两种模式,采用免费模式的多数是民营企业。长远看,采用免费模式可吸纳更多的优质供应商(服务商),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互利共赢。所以,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免费化将会是一种趋势。

3.6 推动煤炭企业的战略转型

一是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煤炭企业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打破现有的模式,尽量减少中间层级,实现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二是打造平台型企业。在做优煤炭主业的同时,加快推进煤炭企业资产轻量化。除核心业务外,能够外包的业务尽量外包,集中精力做好核心业务。与上下游企业适当相互参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营造生态圈,打造优质供应商(服务商)和客户群体,稳定目标市场。三是实现人力资源减量化。有专家预计,由于全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相关行业的影响和技术的进步,到2050年中国煤炭产业从业人员将减少到160万人。煤炭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企业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应对措施,适应这个长期的挑战。四是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管理由PC端向移动端转变。目前,少数煤炭企业信息化已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转变,如河南能源永煤公司城郊煤矿,每个员工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适时查询到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将需要上传的管理信息及时通过手机上传。由PC端向移动端转变,将成为煤炭企业管理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五是由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生产经营型企业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服务商型企业转型升级。六是真正实现人本管理。2015年1月,以神华、中煤、同煤、河南能源等15家煤炭企业联合发布了《15家煤企联合倡议保障职工休假倡议书》,再次印证了目前全国煤炭企业员工不能保证员工正常休假的现状和全行业的期待。煤炭企业要真正实现人本管理,就需要保证全体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外能够正常休息、休假,自由支配业余时间。

3.7 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化开采

加快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步伐,推动资源枯竭、灾害严重、扭亏无望、煤质差的国有煤矿有序退出,优化煤炭开发布局,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现有煤矿的升级改造步伐,优化生产布局。围绕大型煤电基地和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安全绿色高效煤矿。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ICT技术和现代采矿技术的尝试融合,在具备条件的煤矿建设无人工作面,在高危作业环境使用机器人或机械手代替人工,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智能化开采,大幅提高安全开采水平。加大瓦斯的抽采利用力度,使瓦斯抽采利用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煤矸石回填力度,减少煤矿外排,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水平。科学规划矿井水综合利用,实现矿井水无害化外排或零排放。

3.8 加快全球化布局

一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与有关国家的煤炭贸易合作。按照相关自由贸易协定和煤炭合作备忘录,加强与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煤炭贸易,严控高硫、低热值等劣质煤进口。二是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境外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投资煤炭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可开发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和部分非洲煤炭。三是发挥中国在大型火电、现代煤化工方面的技术优势,参与投资建设境外大型煤电一体化和现代煤化工项目,积极拓展中国煤炭海外市场。四是借力亚洲投资银行,推动技术装备和技术服务出口,承揽境外煤矿建设、技改和运营管理,开展对外煤矿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发挥中国企业的软实力。五是择机收购海外成熟市场的煤炭类上市公司,开展国际资本运营,提升中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 于华锋.义煤集团引入产融模式的路径选择探讨[J].中国煤炭,2012(3)

[2]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4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3] 陈曦.打动马云、马化腾的货车帮主[J].中国企业家,2015(8)

[4] 武云亮,黄少鹏.我国煤炭物流网络体系优化及其政策建议[J].中国煤炭,2008(10)

[5] 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 曲剑午.中国煤炭交易市场的发展方向与实现途径[J].中国煤炭,2011(11)

[7] 黎万强.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8] 于华锋.“三横五纵”全员岗位价值网格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在煤铝企业的创建与应用[J].中国煤炭,2011(1)

[9] 王炳文.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及政策研究[R].北京交通大学,2013

[10] 马海琨,刘传哲.中国煤炭期货市场构建研究[J].中国煤炭,2006(12)

(责任编辑 张大鹏)

国土资源部不再审批新设整装勘查区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就国务院取消“整装勘查区设置审批”和“整装勘查实施方案审批”后的有关事项提出,国土资源部不再审批新设整装勘查区和整装勘查实施方案。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通知》中关于“整装勘查区设置审批”和“整装勘查实施方案审批”的规定不再执行。

通知指出,2013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取消了“整装勘查区设置审批”、“整装勘查实施方案审批”和“矿业权投放计划审批”3项审批事项。新设和调整整装勘查区(包括退出和调整范围)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办公室根据工作进展协商确定后,纳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

通知明确,整装勘查实施方案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和实施,并报送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实施方案中不再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和矿业权投放计划。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要积极组织力量加强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巡回指导,严格执行整装勘查区半年报和年报制度,根据工作进展适时修编实施方案,发现问题及时报国土资源部。

2014年,国土资源部滚动调整、不断优化整装勘查布局,原有109个整装勘查区退出11个、新增9个,目前全国共有107个整装勘查区。

Reflection and expectation on promot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by using internet thinking

Yu Huafeng
(Yima Coal Mine Company,Henan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Ltd.,Yima,Henan 472300,China)

In the view of current difficulties that faced by China's coal industry,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imminent.The current author explained specific drivers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coal mine industry and also provided expectation of promot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coal mine industry.

internet thinking,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China's coal industry

TD-9

A

于华锋(1972-),男,河南许昌人,高级经济师,现任河南能源义煤公司企业管理部副部长,硕士,主要从事集团管控、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市场化管理等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勘查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矿产勘查》撰稿注意事项
《矿产勘查》撰稿注意事项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第五章 红色警报——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