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1-28 17:07程芳
会计之友 2015年2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

程芳

【摘 要】 进一步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是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文章针对目前审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实际分析了基本成因,并以践行审计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加速审计文化建设和提升审计队伍软实力为目标,提出了审计文化建设若干对策,以求教于审计界同仁。

【关键词】 审计文化; 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2-0105-02

一、审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审计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群体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并被其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审计文化在审计实践中孕育、滋养和丰富,存在于审计工作的各个领域、层次和环节,全方位、多层面、全过程地渗透于审计工作中,影响着审计人员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有助于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提高审计机关的内部凝聚力以及树立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的形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牢固树立和践行科学审计理念、不断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壮大审计队伍、完善审计监督制度的强劲动力和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赋予文化建设新的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文化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将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战略之一进行部署,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十二五”期间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开展文化建设,体现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治理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其他行业一样,审计署在“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深化对审计文化的认识,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建设审计人员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可见,审计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方兴未艾的黄金发展新时期,此时探讨中国特色审计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二、审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审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计作风建设薄弱,文明审计执行不到位。一些审计机关不注重审计文化全面建设,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导致工作作风不实,酿成审计风险,甚至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例如2010年12月21日发生的XX审计局大规模、超标准公款接待外省审计局学习考察团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①铺张奢侈行为的背后暴露出的本质问题是审计文化建设的缺位与审计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2.审计人员工作繁重,文化建设热情不高。繁重的审计任务经常让审计人员连续作战,身心疲惫,容易萌生放松和懈怠情绪。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审计人员容易把审计文化建设视为审计业务之外的“负担”,把其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持续建设热情不高。

3.文化建设理论研发不足,审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一些审计机关对审计文化建设研究不足,未形成明晰的建设思路。与此同时,相关的审计管理制度与组织文化发生冲突,不易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并激励其不断自我提升,造成制度执行机械、僵硬,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4.审计工作互动性不足,文化建设难以与时俱进。由于审计工作的保密性和严密性等特质,审计工作与被审计单位、社会各界的互动性不足,审计文化与社会文化互通、交融的路径和方式尚未完全畅通,故审计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尚未搭建良好的联通渠道,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相互促进,携手共行,相得益彰。

(二)审计文化建设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审计文化建设的步伐跟不上审计事业的高速发展,难以有效促进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部分审计机关对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目前,审计机关的审计能力水平与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多数审计机关把精力过多集中在审计队伍的硬件建设、技术建设上,忽视了对审计文化建设的投入,造成文化建设力度不足。同时,繁重的业务量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审计人员难以对文化建设投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往往使文化建设在审计工作安排中处于滞后考虑的地位。

2.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朝夕之事,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审计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主义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建设过程也必须坚持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建设发展之路需要有一个过程,目前许多方面尚处于初步阶段,审计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3.审计文化建设的政策导向、技术支撑和管理咨询等方面尚有许多空白,这些方面理论研究不够,实践探索也存在死角和盲区,需要审计界进一步探求,寻找审计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方式方法。

三、审计文化建设若干对策

当前加强审计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宏观指导,着眼于具体实施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审计文化建设的渗透力、感染力,促使审计人员在文化建设中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一)明确政治思想方向,树立职业道德典范

努力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生“总开关”的问题,是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审计机关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内容,大力弘扬民族气质、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审计机关还要加强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做好学习、宣教、推普工作,将严格执法、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标准真正落实到审计人员的日常审计工作中,成为审计行为的基本指南。合肥审计局审计干部金岚岚就用生命对十二字的审计核心价值观作了最好的诠释,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了楷模。②

(二)严明纪律作风,强化廉政建设

审计是反腐的利器,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主体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清廉”当是先进审计文化的重中之重。审计主体应以建设作风过硬、纪律过硬、能力过硬的审计队伍为目标,努力培养纪律严明、风清气正、意志坚定、能打硬仗、奋发拼搏的审计气质,自觉学习、遵守、维护法律法规和制度规章,培养贫穷不贱、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成功不躁、挫折不馁的审计精神。要加强廉政制度实施和反腐败责任制的落实,构筑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教育、预防、惩罚机制,使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真正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和行为自觉。

(三)丰富文化活动,注重审计人员身心健康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既可以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又能够增进成员间沟通了解,促进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是审计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适当开设体育、书画、演讲、文娱表演等文化活动,不但能帮助审计人员提高思想和文化素养,提升人生情趣和生活品质,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彰显审计文化主旋律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办企业审计处在处室文化建设方面表现突出,“团结、阳光、和谐”的处室为新时期特派办的审计文化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③在丰富文化活动的同时,审计机关还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加强对审计人员身心的关注,科学安排审计项目,并采取调休、轮岗、疗养等方法进行调节,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保持健康心态、充沛精力。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时,亦要适度加入有关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方面的课程,使审计人员具有从容应对复杂局面、临险不惊的素质,充实审计文化的内涵。

(四)研发审计理论,组建学习型审计组织

理论的研发离不开组织和人员,审计机关要组建学习型组织,大兴学习之风。一是系统性地学习和研究理论知识;二是向审计实践学习,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三是积极培育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厘清“为什么审计”和“为谁审计”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各级审计机关还要挖掘和充分利用团体内部的审计文化资源,创造学习条件、环境和机会,组织学习活动,优化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五)提升审计科技含量,提升审计效能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机关要不断提升审计装备,努力增加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技术支撑审计文化建设。审计人员不仅要及时学习审计领域的前沿知识,还要系统了解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这是审计人员积淀审计文化底蕴的重要环节。审计机关要通过教育和实践来锻炼和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实战能力,构建一个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库,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基础。

(六)健全审计制度文化建设,塑造审计职业形象

审计机关还应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使审计人员积极履职尽责,提升审计职业形象。审计主体须对内营造良好的审计文化氛围,构建风清气正的审计工作环境和一流的审计绩效;对外向党和政府及社会利益相关方提供所需的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并将审计成果以适当形式集中展示或宣传,如举办展览会,编辑传单、宣传册、特别节目、画报等,或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予以报道,将优质审计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加速审计文化建设步伐;同时向社会展示审计风采,源源不断地输出正能量,使“社会公平正义化身”、“社会经济安全的卫士、谋士、医士和道士”的审计形象深入人心。

(七)实施公开审计,加强社会监督与互动

审计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与协助。实施公开审计,是推进审计机关与社会群体沟通交流、宣传审计文化、弘扬审计精神的有效途径。其开展方式诸如:在门户网站公布近期开展的审计项目的各项信息,建立举报热线,设立监督与意见反馈专栏;定期推出主题活动,组织社会公众与审计人员就审计重点、线索、技术方法等进行探讨;针对群众关注的审计项目及时进行结果公告,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征询群众观点和意见等。推行阳光化审计,对内能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增强审计人员的凝聚力;对外能提升审计的公信力,优化审计职业形象,为审计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2] 宫军.审计文化影响力与审计文化建设[J].中国内部审计,2012(12):78-81.

[3] 魏祥健,常涛.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思考[J].财会通讯,2013(13):16-18.

[4] 侯章生.谈审计廉政文化建设[J].审计与理财,2013(11):21-22.

[5] 张海丽.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0):214-216.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