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2015-01-29 07:43郭静芳蔡妙娜李文香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菌斑指数口气插管

郭静芳 蔡妙娜 李文香

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广东汕头 515041;2.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汕头 515041;3.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广东汕头 515041

经口气管插管是临床救治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但是危重症患者机体免疫力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因口腔中存在导管和牙垫,容易发生口干、口臭及牙菌斑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增加了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率。近年研究表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致病菌主要来源于口腔,牙菌斑是导致发生VAP的主要致病菌[1-3]。有效的口腔护理能保持口腔的清洁,去除口腔异味并降低口腔感染和VAP的发生[4-6],因此,口腔护理的有效性在危重症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7-8]。传统的口腔护理操作步骤多且重复,反复刺激易导致患者的恶心及咳嗽,患者的舒适度低[9-10];另外,传统的口腔护理很难将口腔内的分泌物清洁干净,口腔护理不到位也带来了VAP感染的问题,效果不令人满意。随着口腔护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临床中采用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降低了口腔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自2011年5月~2014年1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旨在探讨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患者71例,均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将入院病历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6例)。71例患者中,男40例,女31例;年龄23~76岁,平均(47±5)岁。其中,心肺复苏后机械通气15例,多发性严重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20例,重度颅脑外伤7例,其他7例。纳入标准:气管插管时间<4 h。排除标准:①有口腔疾病患者,包括研究前已合并感染或口腔溃疡、口腔外伤及口腔疾病。②有严重的凝血性功能障碍[11]。③不能配合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危重症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冲洗法、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

1.2.1 冲洗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具体方法:患者侧卧,头偏向一侧。吸净患者气管和口腔的痰液,然后用去掉针头的10 mL注射器吸取冲洗液10 mL从上方口角牙垫孔处缓慢注入口腔,然后从下方口角插入吸痰管,吸出口腔内液体,负压吸出,反复几次,直到吸出液澄清,且吸出的量与冲洗量相同为止。检查口腔黏膜,更换胶布及牙垫,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每天2次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并左、右体位进行轮换。操作结束后行咽拭子培养。

1.2.2 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 按教科书特殊患者口腔护理方法[12]进行操作,由两名护士共同完成,抬高床头,患者头偏向一侧,由助手固定患者头部、牙垫及气管插管,吸净气管插管和口腔内的痰液,用弯血管钳夹紧浸有洗口液的棉球,依次擦洗口唇、牙齿、颊部、舌面及硬腭部,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并做好记录,更换牙垫,重新固定好气管导管。每天2次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并左、右体位进行轮换。操作结束后行咽拭子培养。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菌斑指数、口腔异味、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及VAP发生情况。

1.4 评定标准

1.4.1 菌斑指数评定标准 测量患者43、33、23、13牙颊面菌斑指数,采用Qiligley-Hein法测量染色范围判定菌斑指数[13],计分标准:0分:无菌斑;1分:点状散在菌斑;2分:窄带菌斑,宽度<1 mm;3分:窄带菌斑≥1 mm,但<1/3牙面;4分:菌斑占 1/3~2/3牙面;5分:菌斑>2/3牙面。计算4颗牙的平均值。

1.4.2 VAP的判定标准 患者机械通气超过48 h,具备以下2项表现就可确诊:①体温>38℃。②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或<4.0×109/L。③呼吸道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为阳性。④X线胸片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性浸润性病灶[1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口腔护理操作第1、3、5、7天两组患者牙菌斑指数的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口腔护理操作第1天牙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 3、5、7 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牙菌斑指数的比较(分, ±s)

表2 两组患者牙菌斑指数的比较(分,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观察组36 35 3.1±0.6 3.0±0.4 2.8±0.3 2.4±0.2*2.6±0.1 2.1±0.3*2.4±0.1 2.1±0.2*组别 例数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2.2 两组患者口臭、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及VAP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口臭、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口臭、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及VAP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建立人工气道的途径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因其对患者损伤大、合并症较多,一般不作为首选[15]。气管切开一般只适用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或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及头部外伤无法插管的患者。气管插管因其准确性和成功率均较高,且相对气管切开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临床应用较多。

经口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和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16-19],通畅的人工气道能大大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气道的通畅,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防止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早撤离呼吸机。

危重症患者生理功能紊乱,且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进食,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黏膜失去正常的湿化、润滑作用,易发生口干症,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容易引起口臭、口腔溃疡糜烂及口腔感染[10];同时气管插管患者经常性的吸痰,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增强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口腔内的繁殖,造成大量牙菌斑积聚[20]。牙菌斑、口咽部定植菌误吸是导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改善患者口腔的清洁,去除牙菌斑、减少口咽部定植菌误吸、降低VAP的发生,对危重症患者显得尤为重要[21-27]。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28-31]。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及肺部感染的发生,使患者的口腔清洁度达到满意的效果,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由于气管导管的阻挡,难以对口腔死角部位进行彻底清洁,以致分泌物残留而产生口臭、口腔感染、牙菌斑等。另外,由于传统口腔护理的操作步骤多,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患者的舒适度较差,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冲洗法可将冲洗液与口咽腔充分接触,增加了口腔的湿润度,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降低了口腔并发症及VAP的发生[32-35]。此方法操作简单,对患者刺激性小,深受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青睐[36]。

本资料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口臭、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口腔护理操作第1天牙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 3、5、7 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与王少萍等[37]的研究大致相符。

综上所述,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有效,能达到维持口腔的清洁,降低了口腔感染及VAP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刺激性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根萍.复方氯已定溶液用于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3,11(1B):109-110.

[2]EL-Solh AA,Pietrantion C,Bhat A,et al.Colonization of dental plaque:A reservoir of respiratory pathogens for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in institutionlized elders[J].Chest,2004,126(5):1575-1582.

[3]Francois F,Benoit D,Herve B,et al.Colonization of dental plaque:asour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Critical Care Medicine,1998,6(2):301-308.

[4]宋秀婵,唐艳琴,邓婉娣.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2):463-464

[5]Crap MJ,Munro CL,Askimi B,et al.Oral care interven-tions in critical care:frequency and documentation[J].Am J Crit Care,2003,12(2):113-118.

[6]Yoneyama T,Yoshida M,Ohmi T,et al.Oral care reduce pneumonia in older patients in nursing homes [J].J Am Geriatr Soc,2002,50(3):430-433.

[7]李鸿雁.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冲洗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4):720.

[8]李兴侠.不同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体会[J].河北医药,2008,30(9):1433.

[9]昊方苑,梁慧屏,吴杰玲.冲洗法口腔护理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969-1970.

[10]王舜娟,陈秋芳,钟华荪,等.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8):685-686.

[11]顾家英.改良口腔刷牙冲洗法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内科,2013,8(1):53-70.

[12]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1985:46-47.

[13]刘全生.口腔牵引线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1):868-869.

[14]蔡少华,张进川,钱桂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9):566-569.

[15]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8.

[16]陈公平,林其昌,金咏絮,等.纤维支气管镜在急性呼吸衰竭中应用的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6):605-607.

[17]杨磊.成人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实施现状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92):1086-1088.

[18]刘卫,马莉,汤育瑛,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用于抢救老年呼吸衰竭[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9,13(4):346-347.

[19]徐喜嫒,姚易凯,杨敬平,等.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50-51.

[20]Paul D,Andre VD.Inadequate salivary flow and poor oral mucosal status in intubated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Crit Care Med,2003,31(3):781-787.

[21]So1e ML.Suctioning techniques and airway management practices:Pilot study and instrument evaluation[J].Am J Crit Care,2002,11:141-149.

[22]Sole ML.A multisite survey of suctioningtechniques and airway management practices[J].Am J Crit Care,2003,12:220-232.

[23]Chaste J,Fagon J.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867-903.

[24]蒋玉梅,蒋玉英,肖巧云.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实施口腔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4,18(1A):55-56.

[25]Grap MJ,Munro CI,Ashtiani B,et al.Oral care interventions incritical care:Frequency and documentationⅢ [J].Am J Crit Care,2003,12(2):113-118.

[26]Van Neuwenhoven CA,Buskens E,Berglmans DC,et al.O-ral decontamination is costsav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 Care Med,2004,32(1):126-130.

[27]Shorri A,O'MaIky P.Continuous subgIottic suctioning for the prevention of VAP:Ppotential economic impact[J].Chest,200l,119:228-238.

[28]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

[29]陈凤,张玉惜.白及二花冰块在腭裂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27(5):116-119.

[30]谭美娟,龙慧菊,黄雪英,等.脑外伤昏迷患者三种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15-16.

[31]张树珍.吞咽评估与口腔护理在中风后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31-32.

[32]杜春荣,张彩英,唐云侠,等.冲洗器联合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93-94.

[33]俞丹,陈舜岳,王姝,等.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108-110.

[34]金碧燕,陈莉丽.不同龈下冲洗方式对合并梅毒的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对比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43-45.

[35]聂瑞,闫福华,梁凌智,等.不同龈下冲洗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120-122.

[36]司旭艳,殷艳玲,郭新荣,等.口腔冲洗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59-60.

[37]王少萍,吕雪.改良冲洗式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2):4038-4040.

猜你喜欢
菌斑指数口气插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松了口气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输液器用于新生儿脐静脉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