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IS法的中国男子篮球队攻防能力评价
——以参加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为例

2015-01-29 10:40戴兴青窦泽方郭盼盼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亚锦赛内线篮板球

戴兴青,窦泽方,郭盼盼

2013年8月1日至11日,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下简称“第27届男篮亚锦赛”)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半决赛中,中国男子篮球队(以下简称中国队)不敌中华台北队,使中国队的亚洲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队员以及国人惋惜、媒体质疑、各种批评与指责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只有深刻的总结经验、探寻差距与解决方案,方能重回顶峰。笔者将以本届亚锦赛参赛球队的技术统计数据以及所有比赛的录像为研究对象,对中国队的攻防能力以及球员临场表现进行分析,期望能为中国男篮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队3场比赛的攻防技术统计数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等工具搜集近年有关中国队比赛的数据分析论文,依据搜狐网2013年男篮亚锦赛专题、腾讯体育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专题中国的技术统计和相关报道[1,2],为本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1.2.2录像观察法观看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赛队的3场比赛的录像,为本研究所需的信息做进一步的整理。

1.2.3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中国队与赛队的比赛技术统计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2.4TOPSIS分析法TOPSIS法是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的缩写,即逼近于理想解的技术,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并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队与赛队攻防指标TOPSIS分析

对一支球队整体实力的分析,应从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去衡量。本研究选取TOPSIS法对中国队与赛队的攻防指标进行综合性对比研究。

表1 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赛队的常规转化指标表值统计表

注:PPG:场均得分;FG:总投篮情况;2FG:2分球投篮情况;3FG:3分球投篮情况;FT:罚球投篮情况;M/A/%:中/投/命率;OR:进攻篮板球;LPPG:场均失分;DR:防守篮板球;TOT:总篮板球数;AS:助攻;PF:犯规;TO:失误;ST:抢断;BS:封盖;IRI:伊朗; KOR:韩国;TPE:中华台北; CHN:中国,下同。

2.1.1攻防指标同趋势化和归一化在表1的指标数据中,失误、失分、犯规三个指标的数值越低越好,称为低优指标;其他指标越高越好,为高优指标。因为运用TOPSIS法要求指标具有同趋势化,所以应将低优指标转化为高优指标。实现指标同趋势化,转化的办法采取倒数法(即绝对数低优指标X→100/X)见表4。另外由于攻防指标量纲不同,易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应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归一化的公式

公式中,i=1,2,3,…,n;表示所研究的参赛队;j=1,2,3, …,m;表示研究的攻防指标上的值。由该公式可以得出的队伍场均攻防指标归一化结果(见表2,3)。

表2 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赛队进攻指标归一化矩阵值表

表3 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赛队防守指标归一化矩阵值表

2.1.2确定攻防指标的理想解Z+和负理想解Z-如果矩阵Z中元素Zij值越大表示攻防越好。

进攻指标上理想解与负理想解为:

(1)

2.1.4计算任何攻防指标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Ci,然后进行排序公式为:

(2)

其中,若Zi是理想解,则相应的Ci=1;若Zi是负理想解,则相应的Ci=0。Zi愈靠近理想解,Ci愈接近于1;反之,Zi愈接近负理想解,Ci愈接近于0。那么,可以对Ci进行排序。

由公式(1)、(2)得不同球队在攻防指标值Ci值及排序结果(见表4)。

表4 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和赛队在攻防指标Ci值结果一览表

表4所示,从进攻综合效果来看,伊朗队(0.570)和韩国队(0.532)的进攻Ci值在0.5以上,属于进攻实力较强的队伍;中国队(0.493)和中华台北队(0.394)的进攻Ci值低于0.5,属于进攻实力较弱的队伍。从防守综合效果可见,韩国队(0.721)的防守Ci值在0.5以上,属于防守较强的队伍;伊朗队(0.426)、中国队(0.313)、中华台北队(0.253)的防守Ci值低于0.5,属于防守弱队。在攻防综合效果方面,韩国队(0.620)、伊朗队(0.506)的攻防Ci值在0.5以上,整体攻防实力较强;中国队(0.402)和中华台北队(0.342)的攻防Ci值低于0.5,属于整体攻防实力较弱的球队。

2.2 中国队与赛队攻防指标统计分析

本研究选取总得分、进攻篮板球、助攻、失误四项指标,作为进攻评价标准;选取防守篮板、抢断、盖帽、犯规四项指标,作为防守评价标准。

对中国队与赛队4项比率指标进行X2检验,其他16项进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表6),中国队在得分命中率4项指标均低于赛队;在全场投篮(P=0.034<0.05)、全程投篮命中率(P=0.025<0.05)上低于赛队。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18项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5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3场比赛投篮数据统计对比分析(X±S)

续表5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3场比赛投篮数据统计对比分析(X±S)

注:* 表示P<0.05,Field Goals全场投篮,2Points两分,3Points三分,Free Throws罚球,M投中数,A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Rebounds篮板球,OR进攻篮板,DR防守篮板,TOT总篮板数,AS助攻,PF个人犯规,ST抢断,TO失误, BS封盖,下同。

表6 中国队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3场比赛部分进攻技术指标与防守技术指标均值对比分析(X±S)

2.2.1中国队和与赛队进攻能力对比分析得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支队伍整体攻击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球队获胜的关键[4]。表5可见,中国队除了3分球投篮次数多于赛队,其余11项均低于赛队,其中全场投篮命中数低于赛对队10个,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可见,中国队在2分球投次(-0.3次)、2分球进球数(-1.7个)命中率(-4.3%),事实上真正的差距是由3分球的命中数和罚球的命中率造成的。在3分球投篮次数高于赛队4.7次的情况下,投篮命中数少于赛队0.7个,中国队罚球命中率低于赛队12%,相当于场均少得12分。

从比赛录像可见,中国队打的是半场阵地战,后卫带球推向前场,找机会将球交给内线队员进攻。在对方重点防守下,此时外线队员的发挥有利于减轻内线的压力,全面盘活内外线。进攻方式单一、战术简单、内外脱节的另一表征反映在助攻和失误指标上。表6可知中国队助攻12.7次,赛队17次(-4.3次),失误(1.7次)。从录像观察来看,中国队缺少一个把握全局、技术全面、具有指挥能力的核心后卫。过于年轻的后卫队员大赛经验欠缺、进攻信心不足、发挥状态不稳定、传球意图明显、传球速度慢、缺少积极的跑动、带球时间过长、无法摆脱防守队员等,从而失去了很多好的助攻的机会,导致球队助攻次数较少,助攻能力明显下降。同样,失误次数是衡量一支球队整体进攻质量的重要标志[5]。从观察录像可以看出,失误主要表现在紧逼的情况下,有机会不敢投篮来回传球的失误和传给内线的失误。

进攻篮板球也是衡量进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进攻篮板球的获得,不但可以增加进攻次数和篮下直接得分的机会,而且可以增强本队投篮的信心[6]。表7可知,中国队总篮板数场均30.7个,而赛队30.3个(0.3个);进攻篮板中国队10.3个,赛队8.3个(2个)差异不明显。从录像观察来看,中国队进攻抢篮板球的重担落在了易建联、王治郅、王哲林三名运动员身上,过分依赖中锋抢前场篮板球,导致参与抢篮板球的人数少于对手。即使抢到前场篮板,队员快攻欲望不强,攻防转换节奏慢,基本上过半场要花6-7秒时间,而真正开始发动进攻则要到20秒左右。即使在快下的情况下,队员无法利用快速接应、合理队形分散、快速传球、突破形成有效快攻。

2.2.2中国队与赛队防守能力对比分析“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防守成为竞赛胜利的法宝已成为篮球界的共识。现代篮球竞赛防守过程日趋呈现主动性、凶悍性、攻击性、力量性和破坏性。失分是一支球队防守技、战术运用效果的综合反映,是防守体系对于攻方进攻行动整体制约与控制能力的直接体现[7]。中国队场均失分为76.3分,赛队场均失分为62.7分(13.6分)。这说明中国队总体的防守能力要弱于赛队,反映在防守篮板、犯规、抢断、盖帽上。从比赛录像可见,赛队在进攻策略上是以快制高,体现在战术安排上是快攻和移动进攻并举。由守转攻时,以速度破坏中国队的防守节奏,中国队犯规23个,高于对手3个。防守的预见性和整体防守的攻击性、协同性、应变性不强。这反映在抢断指标上,抢断(4.3—7次)少于赛队2.7个。协同防守伸缩性、及时性不够,在对手通过快速转移球、移动空切、掩护、冲抢2次篮板进攻时,内线队员在收缩保护篮下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卡住对方的进攻路线,或者在高强度身体对抗抢位过程中处于劣势,使得对手频繁获得内线进攻机会。内线的防守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防守整体,盖帽(1.7—2.3次)低于赛队0.6个。

2.3 中国队和与赛队攻防能力对比分析

与其他三队对比,中国队队员个人摆脱防守队员创造投篮机会能力较弱。另外,外线队员没有利用内线策应、掩护积极的跑动穿插,给内线传球不及时、不到位,内线队员难以形成有效的投篮机会,切断了中国队的内外联系,加上中国队外线队员跑动绕切少,没有利用跑动来牵扯对手的视线和撕开对内线的包夹,造成每当内线接到球第一意识就是进攻投篮,所以呈现出中国队是在凭借个人的能力与对方周旋,进攻很难连接而缺乏攻击性,外线缺乏支持、内线缺乏呼应、内外线脱节,进攻失去节奏,导致中国队整体进攻能力下降。防守方面,防守篮板、抢断、盖帽等指标低于其他三支队伍,在犯规方面高于其他三队,总体失分高于其他三队,防内外结合和外围跑动以及两翼穿插比较吃力。与赛队内线频繁地穿插跑动,掩护配合,让中国队无法招架。中国队在阵地防守中采用盯人结合联防,但是缺乏主动用力抢位、积极堵截的凶悍性和力量性的防守。总体来看,中国队与其他三队在整体攻防能力上存在差距。

3 结论与建议

(1)中国队大型化在亚洲占绝对优势,在速度、力量的保持性处于劣势。队伍呈现年轻化,而且年龄结构分配不均。这反映出中国队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断层现象。管理部门应注重 “高、快、准、灵”的理念,形成不同年龄阶段后备人才垢选拔、培养和成长运行机制,合理配置球队中不同竞技阶段的人员数量,真正实现“新老交替”。

(2)中国队对于中锋的依赖过于严重,存在进攻方式单一、内外线衔接失衡且外线进攻动力不足等现象。中国队需加强体能储备和基本功的强化,重点提高攻防过程中快速度、强对抗的质量,提高球队外围投射能力、内外线衔接的连贯性和攻防体系转换的流畅性。

(3)中国队防守的紧张度和韧性不够。挡拆后补防不及时,防守轮转换位滞后;贴身防守的紧迫性不够。应提高球员防守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注重前后场篮板球的保护,提高冲抢意识,充分调动全队防守的积极性,做到“内为兼修,紧密联系”。

(4)完善中国篮协和俱乐部的合作,适当下放权力,给予教练员充分的信任和权力,改善国家队的选拨机制,给予新人更多的机会,注重队伍梯队构建,加强对球员竞技状态、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等方面考量。

[1] 搜狐网.中国男篮网[EB/OL].http://cbachina.sports.sohu.com/s2011/tcb/2011.

[2] 腾讯网.2013男篮亚锦赛[EB/OL].http://sports.qq.com/cba/abc2013/index.htm.

[3] 孙明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柴立森.篮球内线对抗技术与对抗能力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51.

[5] 石勇.第15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主要技术指标的比对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 98~101.

[6] 张俊青,马仑.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攻防能力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8):35~36.

猜你喜欢
亚锦赛内线篮板球
胎儿透明隔腔内线样高回声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篮板球技术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三人制篮球进攻落位形式及其配合方法的研究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内线消息常坑人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
中学生抢篮板球训练应培养几种意识
中国女排爆冷输给泰国
亚锦赛失明中国队只剩主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