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难点与对策初探——基于对四川部分高校的考察

2015-01-30 05:40苟安经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办学

苟安经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近年来,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尤其是2014 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多次论及产教融合,将其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和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各层级的应用型高校来说,不管是称作高等职业院校还是应用技术型大学,产教融合不仅是其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而且是其发展提升的重要路径。在西方发达国家,产教融合早已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几十年来他们就是这样做的,但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基础上的再发展,这一命题逐步凸显出来,并且日益显得严峻和紧迫,需要我们奋勇前行。

一、产教融合与高校功能的实现

(一)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存在价值题中之义

通常认为,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落实到一所特定的高校,其办学定位和宗旨无非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对这个三大功能的具体化,或各有侧重,或三个方面齐头并进。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高校的三大功能前都可以加上“应用型”的限定语,即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应用型的科学研究、应用型的社会服务。细心分析,这三个方面都有产教融合的要求。“应用”一词,包含了明确的指向:应用到什么地方? 不能明确具体应用领域的专门人才或技术技能在市场经济中有如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实的产业行业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支撑,因此绝离不开教育。从社会化角度观察,任何产业行业的生产过程、工作过程也具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尽管它不是学校教育,比如企业对员工开展的企业文化教育,又如源远流长的学徒制。应用型高校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满足产业行业对专门人才和技术技能的需求,为产业行业提供专门服务,因此其教育的目标和标准要对接产业行业的需求及标准。产业行业作为一个体系,教育行业作为一个体系,尽管客观上存在需求和供应的机制,但现实上多停留在被动对接或随机对接的层面。“融合”一词深刻揭示了两个体系应有的生态。简单理解,融合意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协同发展等意思,达到无缝对接、全方位对接、全过程对接的状态。这就和研究型大学对待社会、对待产业行业的态度和工作机制形成鲜明对比。

(二)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准确与否的检验尺度

如果一所高校将自己定位成应用型高校而非研究型高校,那就必须秉持走出去开门办学的理念,到社会上认真研究产业和行业。产业和行业远比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复杂得多。每一所高校要与具体的产业行业融合,而产业和行业有若干个,每一个又可分为若干种和若干层,仅仅按一二三产业来划分,范围太宽泛,落实不到专业上,比如某师范学院提出转型发展战略“面向现代服务业”,范围就比较宽。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办学条件的交集才是高校自己的主攻方向,可称基本盘。比如西南财经大学以金融学科为核心构建学科体系,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只面向邮电通信行业,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削减非财经专业,都是立足自己的基本盘。有的高校的学科和专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在综合性增强的同时,特色锐减。省内若干专业性院校或综合性院校都举办艺术类专业,并且招生规模不小,难免存在服务面向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这么说,高校的服务面向不清楚、基本盘不清楚,深化产教融合思路就不会清楚。即使一时费大力气建立起一些对接和合作关系,也难长久。因为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和技术技能的需求已经升级了,在买方市场中,买方必定会多中选优,优中选精。相反,结构性的人才过剩问题,也只能从细分市场中获得破解。

(三)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深化

校企合作的概念流行很广,一般高校都有校企合作的项目或经历。高校是一个点,企业也是一个点,校企合作的模式就是点对点式的合作。很明显,单个企业和学校合作一般只针对自己的需求和兴趣,不会考虑整个产业和行业的需求,因此,企业订单班、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学生到特定企业顶岗实习都不会是长效合作机制,因为单个企业的需求数量不大,很容易满足。调研中,不少高校坦诚现有的校企合作基本上还停留在“签个字、握个手、拍个照、用个人”的层面,缺乏深入的、尤其是利益双赢性质的合作机制。产教融合的视野更加宽广,就高校方面看,需要面对整个产业或行业,至少是本区域内的某个产业或行业的整体。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明确自己发展定位的时候,要对其所服务的产业链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学校在产业链或价值链中的位置和角色,才能给每个专业或专业群正确定位。从产业行业方看,能够与其合作对接的是整个应用型高校群体,很少具有排他性的规定,甚至一些行业所举办的高校在为本行业提供教育服务时,也得和其他高校同台公平竞争,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是促进高校提升自己办学水平的手段。产业行业作为一个客观现实,高校能否融合进去,关键在高校能否给产业和行业创造价值,这较之前点对点小规模的校企合作无疑是一种深化。

二、产教融合现实难点及缘由

如果将产教融合看作应用型高校改革发展的主线,那么当前普遍存在以下五“难”,导致这五难的缘由既有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战略布局,也有高校的现实基础以及外部环境条件使然。

(一)接“地气”难

应用型高校也是大学,背负了大学的名号,容易产生好高骛远、追求“高、大、上”的冲动和情结。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向研究型大学努力,全力以赴争取硕士点或博士点;二是提出国际化口号,在内部管理都还没有走上正轨时便要和世界接轨。受此影响,轻视或忽视了自己最该去关注和服务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理念与机制上不充分关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这似乎是一种思维的惯性。包括一些已经明确提出转型发展走应用技术型大学之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价值导向上和政策激励力度上仍把科研置于第一位,把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置于实际的第二位。一些高校热衷于国际合作,主要是与国外和境外一些大学或教育机构合作,期盼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自身办学水平提升和办学特色形成的问题,殊不知忽视了自己最重要的根基。这样的办学按当前的流行语说,就是不接地气。培养的人才应用性差、职业能力弱,也不接地气。

(二)差异化发展难

据教育部最新消息,我国已经有全日制普通高校2553 所,其中本科1219 所,高职高专1334所。四川省现有普通高校109 所,在全国范围内与其他省份比较,数量也不算少。数量往往不代表水平和质量,结构才是质量的关键。对企业来说,差异化发展是成功的一大法宝,但长期以来,同质化发展是我国高校比较严重的问题。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高校,都应当走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很多高校都这样讲,但很难做到。一种情况是:要么依据既有的思路和既有条件办学,既有师资和教学条件能支撑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在生源不愁的情况下还自认为办得不错。多数高校原来办学条件相雷同,受发展路径依赖,十年二十年后,办学同质化问题没有解决。尤其在社会需求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后,仍不能及时调整,并认为这是自己的传统优势领域,不能轻易放弃。另一种情况是:看到什么专业生源火爆,就马上开设什么专业,尤其是投入少的文科专业,这样的做法不是和产业对接,不是以出口决定进口,而是只看重进口,毕业生出口畅不畅无暇顾及。从四川省几个招生规模超大专业来看,隐忧严重。据有关统计,在本科层次,会计(含财务管理)、英语、艺术设计、土木工程等专业招生规模巨大,超出了产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在高职层次,会计(含财务管理)、工程造价、护理等专业在全省招生规模近万人或超过万人,比如工程造价专业竟超过一万二千余人。专业设置作为高校自主办学的一项权利真正落实后,这种无序的现象还会继续。毫无疑问,以上两种类型的办学都难办出特色。

(三)赢得口碑难

四川有一市长说,如果职业教育能支持本地一个产业发展,那政府愿意全力支持职业教育。这话既是鼓励又是鞭策。产业行业乃至单个的企业,对应用型高校实现三大功能的成效如何还没充分认可,还在观察。从人才培养方面看,不少用人单位觉得高校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毕业到岗后还得回炉培训。从技术服务方面看,新建本科和高职院校的能力明显不足,能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事例还是少数。调研中,全省知名高职院校也坦诚这方面还距离理想目标很远,从学校获得的技术服务费(除开纵向课题经费)的数量就可见一斑。省内一电信行业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收入超过3100 万元,远远多于全日制学生学费收入(2000余万),可称为标杆,但基本上是对行业职工的培训收入,单纯的技术服务收入也不多。由此可见,应用型高校内功不足,解决不了产业行业以及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办学的口碑就不会树立起来。

(四)平稳持续发展难

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是应用型高校办学的一个指导原则,但其中隐含着风险。产业的波动会制约办学,让高校不知所措。市场经济波诡云谲,不受高校单方面意志的左右,产业波动和升级换代直接反映到对人才的需求上,也会传导到教育上来。川南一所职业学院的案例值得深思。学院响应当地硅材料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投入较多资源建立了相关专业群,第一年招生超过600 多人,但该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遭遇低谷,第二年招生大幅度萎缩,至今仍在艰难坚持。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学院也不少见。如农学专业,不是社会没有需求,基层存在严峻的人才危机,专业建立起来后难以平稳持续发展。在没有政策支持和办学风险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学校与产业行业共患难还是一个新问题。市场经济中企业倒闭或行业萧条转型是常事,一旦发生,学校相关专业尤其是教师就会遭遇巨大挑战。这种风险会让高校在对接新兴产业时保持高度谨慎。

(五)形成体系难

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德国的双元制教学、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等高效的职业教育模式很难在我国普遍生根开花,高校现有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基本上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高校积极主动争取,政府相关部门也在表态,行业企业也在参与,但缺乏顶层的法律政策设计,缺乏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成体系,难以持续,极可能人走政息,或者停留于浅层合作,不是深度一体化融合。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自办工厂一方面融入市场生产经营,一方面承担学生实习实训任务;自贡市两家三甲医院联袂举办卫生高职学院,都是一种新的体制,具有生命力,但成功的经验似乎不可复制。当前尤其需要政府强力主导,行业主动参与,高校负责运行的制度化体系。

三、深化产教融合对策建议

(一)政府积极发挥统筹主导作用

产教融合是产业行业和专业两个体系协同共振才能完成的事业,除少数行业办学的情况外,绝大多数高校直接隶属于教育系统,而教育系统(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不掌握产业行业的资源,甚至是非物质性的信息资源,所以,仅在教育系统内讨论和使劲都不会理想。只有更高层面的公共权力如各级政府(而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起责任,由政府主导,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进步,统筹政策资源,搭建产教融合与合作平台,行业产业与教育系统参与,产教融合才能落实到体系上和良性运转的机制上。首先,政府规划主导,产业发展到哪里,应用型教育就跟进到哪里。一般说,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还有周期,因此教育发展得先行,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开始考生及家长难以立即热心,并不会出现火爆的格局,更需要政府专项政策的支持。其次,对一些社会有需求、但按市场经济规律不能实现人才合理配置的产业(如农业)、行业(艰苦行业)和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政府必须出台特殊政策,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否则,在人才的供需上会出现严重的行业和地区结构失衡。比如四川省若干地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存在有编制招聘不到医学生,已经凸显为一个社会问题。第三,产业行业规划后,行业组织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做出预测,应用型高校举办的专业和规模,应当与此大致相当,不能任由高校自己扩张和跟风。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发挥统筹作用,制止高校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非理性招生,比如必须根据各自的教学条件(如生师比)确定招生规模,设置上限。在本科和专科层次,都有一些学校单个专业年度招生规模超过1500 人的巨无霸专业,在这么大的规模下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确让人担忧。这方面四川警察学院的做法值得学习。根据全省行业人才需求量来确定招生量,大致按80%的毕业生能从警就业的标准设定每年招生1200 左右。他们之所以能主动将招生规模降下来,其行业主管部门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财政生均拨款制度落实的情况下,高校有利益驱动把生源规模做大,而不太看重学生的出口就业。这种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矫正。

(二)下功夫培养“双师”教师

专业设置和产业行业需求对接上后,并且也确定了合理的专业招生规模,后续的问题就是怎样培养出符合产业和行业标准的应用型人才。对教育方面来说,基本的理念是做到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这些对接的工作中最根本的是教师能对接上、对接准。现实中,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院校,不管引进的教师是硕士还是博士,基本上都是校门对校门的成长经历。有资料说,在新加坡从事职业教育,必须具备五年企业行业工作经历。大家都看到“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也想了若干办法加快这支队伍的建设,但总体上效果不佳。经验也反映,大量从行业和企业聘用技术骨干或专家来校任教也不能解决问题,除了不能保证教学计划能如期执行外,教学效果也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专家也只是“一师”,不是“双师”,他们还缺教师这一“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职业。非师范类硕士或博士到应用型高校当教师后,也缺乏教师的职业能力,不是通过几天或一两个月的短训班就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在“双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上进行重新规划:一是在师范院校中加大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培养出既懂专业技术又具备教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或许是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中可以做好的一篇大文章。二是对进岗的教师(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进行企业岗位学习锻炼。五年一个周期,每五年中至少安排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到行业企业顶岗学习锻炼。磨刀不占砍柴工。在行业企业较长时间磨练后,才能对行业发展前景、生产过程、组织管理流程、职业标准熟练把握,也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三是加大力度从行业企业引进技术骨干。不能把门槛设得太高,比如动不动就要博士或硕士文凭,或者要高级职称;也不能采用常规的程序,如由政府人事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公开考试。每年学校可列出特殊指标,设定基本条件,遇到满意的人选逐个解决。引进后先试用一段时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办理进编手续。现在,公办学校在此问题上受限太多,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切实简政放权。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专业,不是学科。如按学科来演绎,学科门类下布局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布局专业,这样追求学科体系的完备,不但会产生专业脱离产业需求的问题,而且会按学科的特性左右专业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体系、紧盯专业、按需施教、工学结合,这些理念需要灌输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头脑中。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人格教育(又可称综合素质培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方面不可偏废。在现实中,偏重于其中一个方面的教育模式都存在。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将这三个方面有机融合起来,纠正把三个方面的教育理解和执行成三段式教学或“三张皮”式教学。融合的手段是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顶岗实习等有效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要求小班教学、完备的实训条件、真实的或高仿真的学习情境,还有“双师”教师对学习的主导、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切忌老师会什么就教学生什么。只有这样,各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在毕业后才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岗位,独立开展技术技能工作。

(四)积极开展应用型科研

科研对高校的价值不用赘言,尽管个别高职院校还没充分认识到。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调整科研的方向,将主要的科研资源和精力投到应用型科研和支持教学的科研上来。由于不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高校要从事基础性研究和原创性研究将是费力不讨好。把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到特定区域或特定企业,即以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和推广为己任,这种应用型科研工作应用型高校能够做到,并且能够做好。要逐步矫正社会上常戏说的“把钱变成纸”一样的论文式研究,鼓励具有科研实力的教师走进产业、走到企业、走到农村去,从小项目到大项目,从简单项目到复杂项目,逐步扩大自己的专业影响力。搞科研必须具备科研平台。应用型高校的主要优势专业都应当建立应用型的科研平台,或与企业合作共建,或者与行业共建,或者单独自建。这些科研平台一开始由学校兜底扶持,逐步发展到走上市场自营发展,通过服务于产业行业的科研项目树立起自己的口碑,即应用型高校是当地便捷、可信任、实惠的技术服务方案提供商。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