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与监管

2015-01-31 09:54钱海东马建雄刘振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医院感染

钱海东 马建雄 刘振业

医疗机构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与监管

钱海东1马建雄2刘振业3

【摘要】目的对医疗机构针灸科存在的医院感染控制薄弱环节,提出监管对策,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我市35家设置针灸科室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并采样检测,发现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问题,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 对医院针灸科布局流程、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剂、医疗废物加强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设施齐备、严格管理和加强监督是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与监管

作者单位: 1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心血站;2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卫生监督;3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卫生监督所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Acupuncture Department

QIAN Haidong1MA Jianxiong2LIU Zhenye3, 1 Zhangjiakou Central Blood Bank,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2 The Hygiene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f Zhangjiakou,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3 The Hygiene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f Chongli,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acumoxa department, we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supervision for the weakness in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ample detec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35 medical institutions that equipped with acumoxa department. We analyze the possible reason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tak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Results We effectively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by strengthen the disirfection management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layout flow, room air, object surface, medicical staff hands, disinfectant and medicial waste. Conclusion Available facilities, strict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re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reduce and control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Key words]Acupuncture department,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针灸针刺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精粹之一,在其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治疗服务的同时,也由于它侵入性操作属性和消毒观念淡漠而引发医院感染隐患[1]。本文通过对我市35家设置针灸科室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对医疗机构针灸科的医院感染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问题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并就如何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1 针灸疗法的特点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患者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2]。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泛、治疗效果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费用经济以及没有或极少副作用等优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2 针灸疗法的潜在危害

针灸疗法是一种侵入性有创操作,针灸医师普遍沿用徒手针刺方法进行针刺操作,使得由于针灸针具灭菌(消毒)不彻底、中医师手卫生差、诊疗床床上用品不能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等原因,引起患者直接感染、接触传播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医源性感染危害[3]。

3 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现状

3.1管理组织及制度

本次调查的35家医疗机构有28家建立了医院消毒管理组织,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制度制定不全、制度制定操作性不强或技术滞后、不按照制度执行等问题。

3.2布局流程,基础设施建设

本次调查可以看到,针灸科存在诊室一室多用和诊室布局不合理现象,导致其内部流程出现污染区和清洁区的交叉[4]。我们也发现医院针灸科洗手设施建设和使用不完善,5家医院未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手清洁剂肥皂不能保持清洁与干燥,洗手池不能做到每天清洁消毒,全部未安装使用干手设施等问题[5]。

3.3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县区多数医疗机构专职院感人员不能保证每年参加一次院外感控知识培训,有8家机构专职院感人员仅在2010年参加过本市

举办的一期感控知识培训班,医疗机构专职院感人员存在获得院感知识机会少、不及时和感性差等问题,使得他们在院内感控知识培训时积极性和生动性较差[6],针灸科医师受传统医学影响接受消毒隔离理念积极性较差,从而导致针灸科医师学习和掌握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水平相对较低[7]。

3.4针灸针具的清洗、消毒、灭菌

35家医疗机构针灸科全部使用可重复使用针灸针,但针灸针没有按先清洗后灭菌流程执行,使用后的针灸针一般是用酒精棉球直接擦拭或用酒精浸泡后用棉球擦拭放入针具容器,盛放针灸针具的容器均为铝质饭盒,部分医疗机构针灸科不再高压灭菌,针灸针具不能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拔罐不能全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8]。

3.5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

对35家医疗机构针灸科室内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监测,共采样256份,总合格率为86.33%,其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1.38%、91.43%、72.86%,可以看到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较严重[9]。

3.6职业防护

针灸医师是医务人员中最容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人群之一(胡克),如经皮肤接触血液汗液、针灸针刺伤皮肤等,同时由于针灸的传统医学特点,针灸医师自身防护意识较差。调查中发现,针灸科患者门诊一般不做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液检查,针灸科医生不知患者有否感染性疾病,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4]。针灸是我国中医特有的医疗技术,通过科学运用人体穴位和针刺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病,针灸针刺属于侵入性操作。由于医疗机构存在着上述几个方面的医院感染控制缺陷,使得医疗机构在治病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4 对策

4.1应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微生物污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提高消毒质量水平,加强医务人员手部清洁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9]。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大投入,要按照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对消毒隔离及手卫生设施要求,合理布局,建全设施,配齐设备并保证各类消毒产品和卫生用品的正常使用[10]。

4.2健全组织制度,加强院内监督

医院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订各项切实可行的岗位和操作制度,完善管理措施,认真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11]。

4.3加强培训,提高感控知识水平

由于针灸针刺的特殊操作手法以及针灸医师不良的手卫生行为,因此应加强对针灸医师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除让他们在了解医院感染和消毒相关法规之外,还应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手卫生、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有关知识的培训,认真执行手卫生指征,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个人防护[12]。

4.4将针灸科按重点科室进行管理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通常将重点放在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针灸针刺治疗是一种侵入性、有创操作,应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加强管理,2012年温州也曾发生17人在接受针灸、封闭治疗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事件[8]。因此应将针灸科按照重点科室对待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特别是要对门诊患者进行传染病筛查,定期开展针灸科环境、物表及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学监测。

此外,对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中医医疗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有关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并进行现场指导,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针灸科的布局流程及消毒隔离工作的日常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以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参考文献

[1]余定元,赵运平. 针灸科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建议[J]. 中国针灸,2012,32(9):818.

[2] 李雷,侯敏,赵蒙军,等.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J]. 中医研究,2014, 27(5):50-51.

[3] 余海珠,吴剑,杨蓉. 针灸科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3):289-290.

[4] 阮淑珍. 中医医院针灸科的医院感染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2(19):1158-1159.

[5] 汪备仙. 基层医院手卫生设施调查[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 (13):167-169.

[6] 张艳丽.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现状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2,28(7):826-827.

[7] 陈红,宁亚利,孙薇. 中医院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J]. 重庆医学,2011,40(36):3685-3687.

[8] 李方惠. 如何搞好医院感染管理[J]. 医学动物防制,2010,26(4):360-361.

[9] 郭继昌,沈平,刘仕敏,等. 2012-2013年钦州市钦南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 (14):2074-2075.

[10] 李玉英,庞军,吕琳,等. 中医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0):5010-5011.

[11] 姚淑琴,乔趁心,姚春苗. 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38-3239.

[12] 张艳丽.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现状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2,28(7):826-827.

通讯作者:马建雄,E-mail:zjkmjx@163.com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5.015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5-0022-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197.3

猜你喜欢
医院感染
精细化管理在介入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精细化管理在介入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使用床旁听诊器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整形外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