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职业教育:特征、理念与实施

2015-01-31 17:05□蒋
职教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职校职业学校

□蒋 波

积极职业教育:特征、理念与实施

□蒋波

积极职业教育是超越于“消极教育”的“积极教育”,是区别于基础教育的职业教育,也是基于狭义职业教育上的广义职业教育。在积极的教育价值观、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教学观等积极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积极职业教育,首先要创新职业教育的相关管理机制;其次,要创建积极职业教育的校园环境、心理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第三,要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第四,师生在积极职业教育过程中都要有积极的行为表现;第五,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

积极职业教育;特征;理念;实施途径

随着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迎来了更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受重视程度和社会地位也正得以快速、持续提升。尽管如此,消极教育的思想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过程、方法、途径和评价方式。因此,职业学校要积极转变观念,倡导和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使其切实成为广大学生打开通往成功、成人、成才大门的重要路径。

一、积极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理念创新:超越于“消极教育“的“积极教育”

出于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与批判,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引导、培养人展现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充实并生活幸福的人。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启迪下,在反思职业教育现状和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职业学校应形成积极的教育理念,实施积极的教育行为。在积极职业教育中,积极应当成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核心价值和主线,使每一个人的素质都能够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更为健康、积极的发展与提高[1]。职业学校应以积极的、发展的眼光重新解读职业教育目标、对象、内容和方法,注意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发展性、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教育方法的个性化。

从教育对象看,消极职业教育通常以“有罪推定”的方式视职校生为“低能儿”、失败者、差生、“边缘人”、“问题学生”、品行低下者。积极职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关注问题学生的基础上,更要面向正常学生。从教育内容看,消极职业教育主要从问题出发,在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更为关注对学生的德行、安全和纪律的教育。“积极教育应关注积极情绪、沉浸体验、意义、成就和积极关系五方面的内容。”[2]积极职业教育在关注学生的消极面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学生的积极面,注重学生素质的提升和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个性、社会性。从教育方法看,消极职业教育主要采取的是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紧盯、严防、死守和压制。积极职业教育应采取人性化、个性化的管理方式,逐步实现变训斥、辅导、矫正为帮助、指导、促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二)对象特殊:区别于基础教育的职业教育

就心理特征而言,职校生与普高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的是,职校生的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尽管从当前中考录取制度来看,普高生的学业成绩总体优于职校生,但职校生具有在鲜明的职业学校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的群体性特征。与普高生相比,职校生的专业思想明确,实践操作能力强,社会生活经验丰富,社会化发展程度高。就学习而言,职校生无论是学习的目的、过程,还是学习的内容、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如学习目的的职业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操作性、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学习方式的半自主性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生产实习等均以就业为导向,特别重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职业纪律及职业习惯等的教育与培养。

当代职校生多为“95后”,他们与以往职校生都具有青年初期心理发展阶段的共性特征。教育者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95后”职校生,因为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当代社会发展所赋予的时代性特征。不同时代的学生身上会有不同时代的教育和社会的缩影和烙印。当代职校生在学习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超越以往的职校生,如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现,由闭锁转为开放,由书本与学校中心转为问题与需求中心。

(三)概念扩大:基于狭义职业教育上的广义职业教育

从结构层次看,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中、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技工学校等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实施。传统的职业教育是狭义的,主要指中等职业教育。很多人通常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对立,他们认为,对于绝大多数职校生而言,职业教育的终点是“断头桥”,除了就业否则无路可走;普通教育的终点则是“立交桥”,四通八达。因此,从学生、家长到教师都形成这样的错觉,职业教育逊于普通教育,职校生不如普高生,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孩子上充满“希望愿望”的高等学校,也绝不上充斥“失望绝望”的职业学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如此,高等职业教育还涵盖部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多年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由此,更应该树立积极职业教育的思想,绝不能将职业教育窄化为“中等职业教育”,而应树立“大职业教育”的理念,从广义上看,职业教育可理解为除基础教育外的一切专业教育。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只是体现为学生就读的起点层次、入学考试的成绩以及专业培养的目标体系的不同,并没有成败贵贱之分,不能忽视职业教育的地位,不能轻视职业学校的贡献,更不能蔑视职业学校的学生。

二、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积极的教育价值观

从教育对人的价值看,教育目的就在于引领学生发现与认识自己的价值,采取积极的手段实现与提升自我的价值。基于此,职业教育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而非谋生的手段。积极职业教育情境下的教师应将教书育人不仅看作职业,更要看作事业;不仅圆满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要看作是学生家长、学校组织和社会授予的神圣使命。

教育的价值还体现在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传统职业教育主要关注部分尖子学生的培养和问题学生的矫治,因为他们可能会给学校带来良好的或不良的声誉。相对而言,“由于中等生既不能给教师带来快乐,也不会给教师带来特别的烦恼或担心,因此教师很容易自然地忽视他们。”[3]积极职业教育应“抓中间带两头”,对大多数学习能力中等的职校生,要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进一步提升学业水平与能力;对少数学习能力强的职校生,要向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以满足其学习发展的需要;对少数学习能力差的职校生要重点辅导、个别帮助,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增强自信,逐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积极职业教育不仅关注成功,以此发展学生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也关注失败,并以此发展学生的耐挫力。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高中阶段窄化为应试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寄希望于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集十几年功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应试能力,却将本该由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人的基本素质的课程摆到边缘地带,从而将这个任务搁置到专业教育阶段。积极职业教育应该在关注学生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而关注学生情感、意志、想象力、创造性、个性、社会性、学习能力等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不断成人、成才。

(二)积极的学生观

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多元的视角、发展的眼光,相信职校生有积极的自我提升愿望和潜力,这是开展积极职业教育的前提。“人是教育的中心。透过教育,来提升人,转化人,鼓励学生培养德性,并活得自由丰盛幸福。”[4]职业学校教师要树立科学、积极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当代职校生。“说当代职校生是不可理喻、不可救药的,是因为还没有找到他们的语言体系、行为准则和生活信念。”[5]因此,教师不能总把职校生看成是“问题学生”、“学业失败者”。职校生同样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思维、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样是充满朝气、意气风发的青年群体,同样是未来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贡献者。积极职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培养未来人才,而非矫治问题学生,采取的主要教育手段是塑造而非改造。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避免“千人一面”式的培养机制,不能仅将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生产生活一线的蓝领工人,要真正体现由注重学生共性转变为在注重共性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学生的个性,积极发展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独创性。积极职业教育既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手与脑、身与心、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的“人”,更要努力把学生造就成能立足现在并能面向未来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才”。

(三)积极的教学观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有太多的权力和机会让学生体验消极情感,而学生似乎也难以逃脱这种命运[6]。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受制于诱因与压力的外部动机,缺少强大持久的内部动机。传统职业教育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地位;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内容;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轻情感体验、个性、社会性与创造性培养。职业教育只有充分发展职校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其能力素质的有效提升。

积极职业教育是师生主体双方的积极行动,更是积极互动。积极课堂交往的发展轨迹由传统课堂中师生“单向性”传递,发展为“双向性”互动,再兼顾生生互动、师组互动、组组互动、生组互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多维的课堂互动形式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理解的深度,有助于提升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积极职业教育要引导教师角色逐步由“教师”、“工程师”转向“技师”、“导师”,教学目的也要由“为教而教”转向“为人而教”。教师不仅要做学生成才的“经师”,也要做学生成人的“人师”。此外,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与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进行精心设计,可采用翻转课堂、微课、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形式的教学。

三、积极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积极职业教育的管理机制

积极职业教育的实施需要职业学校变革并创新相关管理机制。第一,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创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职业学校可在现有的学工处、团委、院系、学生会等机构的基础上,设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或学生自治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第二,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积极职业教育必须从军事化、准军事化管理走向人本管理、心本管理,切实处理好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第三,教育教学机制创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可采取创新学分制、跳级制、“三明治”学制(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校上学)、校际校企合作制、国际交流制等弹性学制,让学生享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职业学校既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要兼顾他们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使每个职校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

(二)积极职业教育的环境创建

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一方面,职业学校需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教师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对职校生的爱心与耐心,对职校生充分尊重、信任与期待。教师要不断汲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还需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保证职校生在心理安全、自由和谐的环境下积极学习与发展。

当然,实施积极职业教育,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从内部因素看,职业学校本身要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外部因素看,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适度加大职业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与认可度。

此外,实施积极职业教育,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的频度和广度,家长要去除教育的 “功利化”取向,不能觉得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就意味着毕业时能找到好的工作,更不能把“问题”孩子放到职业学校就身心轻松而不闻不问。企业也要去除“工具人”取向,需求的人才既要具有熟练的技术技能,也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潜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而非机械重复操作的“机器人”。因此,企业要配合职业学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做到职业学校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三)积极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转变

在学习化社会中,职校生应该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学习者,要能根据时代社会的特点,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转变学习方式。第一,学习目的由理论学习转向应用学习。作为未来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学习是职校生知识得到深化、能力得以发展的主要途径。加涅认为“教育计划具有的重要的、终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7]职业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组织职校生参加大量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培养职校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第二,学习层面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从学习目标来看,职校生不仅习得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还要增强体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学习水平来看,职校生不仅要识记和理解知识,还要分析和综合知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评价和应用;从学习系统来看,职业学校促进职校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第三,学习时间由阶段学习转向终身学习。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未来的职业,更是为了适应未来的个人发展。职业学校只是职校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职校生必须通过持续一生的学习来提升其专业能力,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职校生不应将终身学习看作一种强加给自己的任务,而应将其看成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不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的手段。第四,学习空间由课堂学习转向社会学习。职业教育打破了单纯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突破了职业学校的范围。课堂和教材不再是职校生惟一的学习资源。“学校再也不会是一个为学生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8]课堂学习仅能满足职校生系统接受知识的需要。在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职校生可以拓展视野、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现状,以使学习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广泛接触不同人群,面向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应用和创新所学知识,不断发展与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

(四)积极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积极职业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在现代教育目标观、多元智能观、科学的心理发展观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积极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与创新教学,积极期待、积极关注各类学生,关注学生的积极面、闪光点,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幸福成长。积极职业教育既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要兼顾他们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使每个职校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让各类职校生都能成人成才。教师要全面了解职校生,熟悉职校生在知识、能力、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

其次,作为积极职业教育的受惠者,学生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认知、积极的自我规划、积极的自主学习、积极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反思与调控。职校生要能积极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动地计划、实施、调节和评价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适应自身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己教自己,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晓得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9]这样,他们在面临种种情境和问题时才能及时能动地做出积极的反应。

(五)积极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式

评价手段是实施积极职业教育的指挥棒与抓手。“改变一代人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是教育复兴最根本的任务。”[10]传统的教学评价多为终结性评价,学生忽略过程性学习,而非常关注终期考核。积极职业教育需要实现立体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多种形式、多次机会的评价模式。因此,积极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应适当调整平时考核与终期考核的比例,在关注结果考核的同时,更为关注过程考核。在此基础上,关注考核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与考题的形式,从发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多做纵向的自我比较。考核目标逐步由对记忆、理解能力的考核转变为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形式由期末闭卷考试拓展到口试、机考、现场实操、活动产品考核等。

积极职业教育也应重视个性化、序列化的评价方式,因为学生是个性化的、多样性的,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趋势,做到因人而评,避免公式化地走过场。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发展的序列要求,使教育和评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连续性。评价要求与标准应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知识学习到技能操作应用。

积极职业教育还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积极职业教育理念的认同、接受与内化,不能只靠职业学校与教师的外在强化,更要通过学生个体的积极内化。自我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接受评价。

[1]崔景贵.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7.

[2]何晓丽,王娜娜.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导刊,2012(11):63.

[3][美]查尔斯,森特.小学课堂管理[M].吕良环,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3.

[4]周保松.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重建中国大学的价值教育[N].南方周末,2010-8-26(F31).

[5]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2.

[6]陈振华.积极教育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32.

[7][美]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1.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J].王一兵,译.教育研究,1990(7):76.

[9][美]斯腾伯格,史渥林.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49.

[10]黄全愈.教育复兴:从“授人以渔”到“有教无类”[N].南方周末,2010-9-9(F31).

责任编辑韩云鹏

蒋波(1974-),男,江苏灌南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习与教学心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编号:BJA130094),主持人:崔景贵;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编号:C-c/2011/01/64),主持人:蒋波。

G710

A

1001-7518(2015)07-0010-05

猜你喜欢
职校职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职业写作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配合学校做好职校生的教育工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