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

2015-02-01 17:35孙飞贾宇锋倪世慧王继庆赵立伟杨秀环杨亦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鞘内神经外科脑脊液

孙飞 贾宇锋 倪世慧 王继庆 赵立伟 杨秀环 杨亦春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

孙飞 贾宇锋 倪世慧 王继庆 赵立伟 杨秀环 杨亦春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发生感染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 总结其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颅内感染患者治疗完成后, 痊愈20例, 显效9例, 有进步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80.56%。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 对于已发生感染的患者, 要早发现早治疗, 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降低颅内感染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

神经外科;颅内感染;临床分析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1], 患者如果得不到早期明确诊断以及针对性的治疗, 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 预后较差。文献报道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约2%~8%, 而死亡率则高达14%[2,3]。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发生感染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 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9~72岁, 平均年龄36.5岁。患者颅内感染多发生在手术后4~16 d, 平均7.2 d。患者原发疾病为颅脑外伤23例, 颅内肿瘤7例, 高血压脑出血4例,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发热36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7例;颈项强直25例;头痛28例;呕吐18例, 手术切口漏9例。

1.2 诊断标准[4]①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②有脑脊液漏等明确感染原因。③有头痛、恶心、呕吐、发热、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症状和体征。④脑脊液中白细胞数>0.01×109/L, 蛋白 >450 mg/L, 糖定量 <45 mg/L。影像学见脑脓肿、硬膜下或硬膜外脓肿。符合第①条即可明确诊断, 如不符合第①条, 则需符合其他条件并作具体分析。

1.3 治疗方法 ①患者颅内感染一旦确诊, 首先立即拔除头部引流管[5];其中9例患者存在脑脊液切口漏, 局部麻醉下搔刮创缘后予以缝合;②全身抗感染治疗:患者在细菌培养以及药敏实验结果出来之前, 根据经验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出来后则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给予足量抗生素静脉滴注;③鞘内注射抗菌药物:已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穿刺前松开骨窗部位绷带或弹力帽, 颅内压较高者腰穿前使用脱水剂, 腰穿成功后, 1次/d应用去甲万古霉素30~40 mg加生理盐水10 ml稀释后缓慢鞘内注射。

1.4 疗效判断标准[6]根据按照《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现卫计委)2004年10月9日联合公布]:痊愈: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 显效:治疗后病情好转,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 进步:患者用药后病情好转, 但不够明显,无效:患者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36例颅内感染患者治疗完成后, 痊愈20例, 显效9例,有进步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80.56%。

3 讨论

3.1 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颅脑开放性损伤, 脑组织天然的血脑屏障遭受破坏。②脑脊液、血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脑脊液外漏或者是皮下积液造成细菌滋生, 细菌滋长蔓延, 造成颅内感染[7,8]。③硬膜外、硬膜下实施脑室内引流, 引流装置的放入加大了颅内感染的危险。④手术时消毒不彻底、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时间比较长。

3.2 颅内感染的主要预防措施 ①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清除颅内异物, 仔细彻底清创;术中严格无菌操作。② 术中可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前30 min静脉滴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杀菌剂。③尽量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 拔管后严密结扎引流口, 硬膜、帽状腱膜及头皮严密缝合, 防止脑脊液漏。

3.3 颅内感染的主要治疗措施 ①单纯静脉用药, 对于颅内感染较轻, 脑脊液细胞数轻微升高的病例, 可采用单纯静脉应用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杀菌剂。②静脉+鞘内注射, 用于脑脊液循环正常、颅内压增高较轻的颅内感染患者, 每日行腰穿, 缓慢放出脑脊液, 将稀释的抗生素注入鞘内行等量置换。③静脉+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鞘内注射, 对于颅内压增高较明显, 颅内感染较重, 脑脊液循环正常的病例, 采用静脉+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鞘内注射的方法治疗。

综上所述, 神经外科术后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 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降低颅内感染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

[1] 赵岗, 魏新亭.28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学分析和临床治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2):208-209.

[2] 方军康, 蒋永进, 杜朝亮, 等.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致病菌和耐药状况研究.中华创伤杂志, 2009, 25(5):412-414.

[3] 孙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65-67.

[4] Korinek AM.Risk factors for neurosurgical infections after craniotomy: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f 2944 patients.Neurosurgery, 1997, 41(5):1079-1081.

[5] 陈艳龙.开颅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99-100.

[6] 杨振铭, 杨碧玉.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6, 6(6):211.

[7] Blomstd GC.Infections in neurosurgery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143 patients and 1517 operations.Acta Neurochir, 1985(78):81.

[8] 王永春, 李克梅, 郭真.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分布.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25):89-9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34

116021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

2015-06-04]

猜你喜欢
鞘内神经外科脑脊液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