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冬季芽接试验与影响成活率因素探讨

2015-02-01 02:00朱伟雄
四川蚕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芽片荣县长势



桑树冬季芽接试验与影响成活率因素探讨

朱伟雄

(荣县农牧业局, 四川荣县643100)

桑树冬季芽接是指在桑树处于冬季休眠期时,将良桑穗芽人工切割下来,嫁接到另一株桑树的主干、支干或枝条上,两者愈合后形成一株新桑树的技术处理措施。接上去的部分称为接穗或穗芽,被接的植株称为砧木。生产上,一般使用性状优良的良桑品种一年生枝条上的芽作为接穗,实生桑或需改造的桑树作为砧木。桑树冬季芽接,主要是用于桑树品种改良,提高良桑化比例,也用于老树复壮,新桑品种的试验与推广等。为了充分了解影响桑树冬季芽嫁成活率因素,本人于2010年至2013年在我县进行了相关试验。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砧木,除嫁接部位试验复壮树采用一年生枝条外,其它全部采用一年生实生桑苗;桑种,购自广东的“沙2×伦109”;接穗,选用“湘7920”或“实钴11-6”的一年生枝条,枝条粗细适当、芽苞饱满、无虫芽、无烂芽、无空芽。嫁接时,穗条含水率在40%左右。

1.2试验方法

每次试验均由同一个人嫁接,完成切皮、削芽、插芽、捆扎、斜剪等工作,除地块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嫁接成活率调查在接穗开叶2片后进行,枝条长度则在全年养蚕结束后调查。

2试验情况

2.1嫁接时间与成活率

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望佳镇玉荷村7社进行嫁接时间与成活率的关系试验,良桑品种为“湘7920”,其试验结果表1。

表1 嫁接时间与成活率的关系试验调查

由表1可知,我县12月至次年1月,良桑嫁接成活率稍低,约90%,2月至3月,良桑嫁接成活率稍高一些,整个冬天良桑嫁接成活率并无明显差异,都可以开展冬季芽接工作。

2.2接穗含水率与成活率

2011年1月27日,在荣县望佳镇玉荷村7社,进行接穗含水率与成活率的关系试验,良桑品种为“湘7920”,其试验结果如表2。

从表2试验调查数据说明,良桑穗条含水率在40%左右时,嫁接成活率最高。

表2 接穗含水率与成活率的关系试验调查

2.3削芽质量与成活率

2010年2月3日,在荣县双石镇石罗村4社进行嫁接试验,良桑品种为“实钴11-6”,其试验结果如表3。

从表3试验调查数据说明,穗芽切削质量与嫁接成活率密切相关,成活率随接穗带木的增多而降低,成活后的长势也有较大差异。

表3 穗芽切削质量与嫁接成活率的关系

2.4捆扎技术与成活率

2012年1月12日,在荣县望佳镇郝家冲村9社,进行捆扎技术与成活率的关系试验调查,良桑品种为“湘7920”,其试验调查结果如表4。

从表4试验调查数据说明,捆扎时如果穗芽与钻木切口发生错位,则会较大幅度地降低嫁接成活率,错位捆扎穗芽即使能成活其长势也较弱。

表4 捆扎技术与成活率的关系

2.5嫁接部位与成活率

2010年12月27日,在荣县望佳镇郝家冲村2社,进行幼树和状树一年生枝条上的嫁接部位试验,良桑品种为“实钻11-6”,其试验调查结果如表5。

从表5试验调查数据说明,嫁接部位不适当,则穗芽与砧木切口结合不紧密,不利于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成活率因而会下降。

表5 嫁接部位与成活率的关系

2.6接后管理与成活率

2011年1月12日,在荣县望佳镇郝家冲村9社,进行嫁接后管理与成活率的关系试验调查,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其试验结果如表6。

从表6试验调查数据说明,管理与否,管理到位与否,对嫁接成活率影响很大,对成活的穗芽长势影响也很大。

表6 接后管理与成活率的关系

3试验小结

3.1准确把握嫁接适期

试验证明,荣县每年12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均可开展桑树冬季芽接工作。这段时间内,农村基本上处于冬季农闲时节,利于开展良桑嫁接工作。荣县常年气温以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7℃左右,而桑树形成层活动最低温度为5℃,因此,桑树虽然处于休眠期,但其内部仍然进行很微弱的新陈代谢。先期嫁接的,由于接穗与砧木的共生期长,气温达到12℃以上后,接穗与砧木同时生长,以后长势也好,比嫁接时间迟的枝条要长一些,着叶片数也要多一些。

3.2加强良桑穗条贮藏工作

良桑穗条剪下后,一般贮藏3~5d,穗条含水率在50%左右,贮藏7~10d,穗条含水率在40%左右,贮藏15~18d,穗条含水率在30%左右。气候干燥年份,穗条含水率要低一些,雨水多的年份,则穗条含水率要高一些。穗条含水率在40%左右时,嫁接成活率最高,枝条长势也最好。嫁接时选用良桑穗条中间部分的休眠芽,剪去穗条梢端枯萎部分。穗条含水率简易鉴别方法:削穗芽,削面冒出树液呈珠状,有时能连成小块,此时穗条含水率在40%左右。削面冒出树液连成一片甚至覆盖削面,则表示穗条含水率太高不适宜嫁接,应再存放一段时间使用。削面冒出的树枝液很少,表示穗条含水率太低,应放在清水中浸泡或在较潮湿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使穗条吸收水分,含水率上升至40%左右时使用。

3.3按照标准削取穗芽

削下的标准穗芽,长约2cm“三点一颗米”或称“三点现芽心全”,见木不带木。“三点一颗米”是指:芽片削面上方各显现一个托叶痕,下方为桑叶维管束小圆点,削面中间显出米粒状白色芽心。芽片削面与砧木削面要相等或略小,不能大于砧木的削面。在实际削取穗芽的操作过程中,穗芽常常会带一些木质部,这些木质部容易把穗芽与砧木的形成层韧皮部隔开,使伤口难以形成愈伤组织,物质交换无法进行,最后导致穗芽死亡、降低嫁接成活率。略带少量木质部的穗芽,虽然可以嫁接成活,但形成愈伤组织慢,因而长势较差、枝条纤细,着叶片数也较少。

3.4注重捆扎技术

捆扎时把无毒、清洁的塑料薄膜剪成宽1~1.5cm的长条,自下而上将嫁接处一环压一环地包扎起来,把切口密封起来,在侧面打结。捆扎要松紧适度,使水分无法散失也无法侵入,芽片不能移位,要紧贴砧木并露出芽苞,以便于芽苞萌芽后可以正常生长。捆扎完成后,在嫁接部位上方1~3cm处剪去砧木,呈光滑的45°的斜口,促使接穗与砧木尽快愈合,从而有利于接穗的成活。在生产实践中,捆扎不到位,出现芽片移位,捆扎时包裹接穗芽,都会影响嫁接成活率,即使嫁接成活了,其长势也较差。

3.5选取好砧木嫁接部位

砧木嫁接部位选择,幼树嫁接需注意留主干高度,壮树嫁接,则在一年生枝条基部开叉处上方约3cm处嫁接,砧木嫁接处皮层光滑、无伤口、无疤痕、无开裂、无病虫危害、粗细适当,则嫁接成活率高,反之,则嫁接成活率降低,且以后的长势也较差。

3.6搞好接后管理工作

嫁接后,搞好接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防止人畜践踏,避免人为降低成活率;要及时去除砧芽,砧芽与接穗同时生长,砧芽生长迅速,会荫蔽接穗并且争夺营养物质和水分、抑制接穗生长甚至降低成活率;新枝长到30~35cm时,解开或切断捆扎的塑料带,以免影响其正常生长,并防止大风吹折新枝;防治桑树病虫害,减少病原危害或害虫咬食造成的死芽、烂芽、空芽;及时施肥、除草、灌水,春季不采叶,以利于嫁接成活后的枝条健壮成长。

4冬季芽接技术要求

4.1天气

阴天晴天为好,下雨和大雾天气一般不嫁接。

4.2精选穗条

健壮的一年生枝条、芽苞饱满充实、无病虫害、无损害,处于枝条中间部位的休眠芽,剪除穗条梢端枯萎及不充实的部分,穗条要防止干枯、霉变。

4.3切皮

砧木切皮要“见木不伤木”,切开长度约2.5cm,切皮下沿仍与砧木保持连接,再横切砧皮,去掉切皮上半部分的2/3。

4.4削芽

芽片削面与砧木削面要基本相等或略小,不能大于砧木的削面。芽片削片大了,就需要予以适当修整或另外削芽。

4.5插芽

即削即插、插紧、只露出芽尖,在接芽上部砧木10cm处斜剪。

4.6捆扎

用宽约1cm的薄膜从砧皮下端处自下而上捆扎,芽片不能移位,薄膜带一环压一环不漏缝,捆到穗芽基部时,薄膜带从穗芽内侧绕过,使芽尖外露,直至捆完伤面。捆扎时,需松紧适度。

4.7刀具和操作人员

嫁接刀要磨锋利,切、削、插、捆、剪一般由一人完成,也可以一人进行切、削、插工作,另一人完成捆、剪工作。

4.8剪除砧芽

接穗长叶后及时去除砧木上其它实生芽。接穗长至30~35cm以上时,用刀划破捆扎的薄膜带,以利于愈合处正常的增粗生长;防风、防人畜践踏、防病虫害,实施松土除草,春季不采叶,留叶养枝干。

作者简介:朱伟雄,(1959-)男,中专,助理农艺师,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芽片荣县长势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橡胶树小苗芽接不同叶蓬的芽片质量和芽接效果比较分析
荣县:严惩欠薪违法行为 欠薪企业列入“黑名单”
荣县:“五重五到位”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民国荣县商会档案(上)
民国荣县诉讼档案选录(一)
‘豫林1号’香椿嫁接育苗试验
橡胶树芽条不同叶蓬芽片的繁殖试验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