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阻塞性黄疸手术治疗体会

2015-02-02 04:28王和金李紫阳邵全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空肠引流术胆总管

王和金 李紫阳 邵全印

80例阻塞性黄疸手术治疗体会

王和金 李紫阳 邵全印

目的 探究阻塞性黄疸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 8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相对应的手术方法, 观察手术的结果及体会。结果 治疗后, 65例患者术后1周内黄疸有所消退,总体胆红素降低60~120 μmol/L, 其中58例患者的黄疸明显减退, 总胆红素下降100~150 μmol/L。6例患者黄疸2周内没有减退有升高的迹象, 4例患者发生胆瘘。术后有2例患者死于电解质紊乱, 1例患者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结论 阻塞性黄疸患者给予适当的手术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阻塞性黄疸;胆管;体会

近年来, 阻塞性黄疸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阻塞性黄疸是因肝内或肝外部胆管阻塞引发血中胆红素含量上升,组织被染成黄色, 从而黏膜、皮肤和体液也出现严重的黄染情况[1]。根治性切除是有效治疗阻塞性黄疸最彻底的办法,阻塞性黄疸发病的原因主要为胆管结石、胆管狭窄或炎症,黄疸起病早期临床上不易发现, 发现时黄疸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因此治疗上多采用姑息性手术为主[2]。明确梗阻的位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对有效治疗黄疸及术后的效果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本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 其中男52例,女28例, 年龄11~78岁, 平均年龄47岁。其中31例胰头癌, 8例胆囊癌, 17例胆总管下端癌, 18例肝门胆管癌, 6例肝癌压迫肝外胆管引发黄疸。所有病例术前给予B超检查、增强CT检查、磁共振胆道水成像检查确诊。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 d给予维生素K1、抗生素及保肝药物, 引导患者练习正确的吸气、屏气方法。7例胰头癌患者给予Whipple胰十二指肠切除和Child消化道重建术;45例患者给予内引流术治疗, 包含8例给予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内引流术, 21例给予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6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架桥引流术;28例给予外引流术治疗, 包含4例给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 8例为U形管引流术, 6例为胆囊造瘘。

2 结果

经过治疗, 65例患者术后1周内黄疸有所消退, 总体胆红素降低60~120 μmol/L。58例患者的黄疸明显减退, 总胆红素下降100~150 μmol/L。黄疸2周内没有减退有升高的患者6例, 发生胆瘘者4例。术后有2例患者死于电解质紊乱, 1例患者出现肝肾功能衰竭。

3 讨论

阻塞性黄疸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为黄疸、脓毒血症和胆道感染, 有效控制黄疸, 确保患者的肝细胞并预防感染, 是提升阻塞性黄疸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3]。目前, 因导致梗阻性黄疸的恶性肿瘤起病不容易发现, 在临床上发现的黄疸症状又多属于中晚期, 根治切除治疗的几率较低。阻塞性黄疸和其他病症一样, 如果没有特殊的禁忌证, 手术治疗仍然是最佳的方法, 合理的手术不仅可以消除梗阻, 而且对疾病的治疗比较彻底。但某些患者体弱多病,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方可取得满意的效果。①内引流术:本组80例患者有45例给予内引流术治疗, 术后42例患者黄疸明显减轻。通常运用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引流, 这种治疗方法比其他引流术并发症少, 但实际操作相当复杂, 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必须把胆囊切除, 进行胆肠吻合术后胆囊已经丧失了应有的功能, 留下也是一大隐患,尽量避免吻合张力, 防止出现胆瘘。b.最好避免盲袋, 防止感染机会增大。同时给予远端空肠造瘘, 便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胆囊空肠吻合手术操作比较简单, 但吻合之后胆汁需要运用胆囊管引流, 极易出现复发及胆道感染的情况[4]。本组有3例给予胆囊空肠吻合术后出现胆道感染, 通过本院对患者胆总管十二指肠架桥引流术, 效果良好, 但必须选择适宜的支架管材料和管腔, 不宜用于年龄过大患者。对无法切除肝门胆管癌或胆囊癌的黄疸患者, 由于大量肿块严重侵犯肝门及肝内管较深的位置, 此时给予引流术操作复杂、损伤性大、并发症多, 极易出现胆瘘, 作者认为在技术尚不熟练的状况下最好不使用内引流术。②外引流术:本组有28例给予外引流术治疗, 15例减黄效果明显, 对于患者年龄偏大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行较大手术, 可以使用外引流术。外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减黄效果尚可的特点[5]。但因胆汁流出体外, 容易引发水电解质紊乱, 且肠道内部的胆盐合成减少, 胃肠道内部毒素血症并未改善, 极易出现术后感染。所以仅选择全身情况差、黄疸严重者给予PTCD治疗。本组有8例患者给予U形管引流治疗, 这种操作方法简单, 内外引流可以更换, 但由于胆总管比较狭窄,必须把阻塞部位打通。同时, 阻塞性黄疸患者自身抵抗力不高, 某些手术方式比较复杂, 损伤大, 术后极易出现感染, 因此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意, 避免选取对肝脏和肾脏有毒性的抗生素,确保选择的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 影响阻塞性黄疸手术效果及死亡率的因素很多, 手术前后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降低血胆红素对于治疗阻塞性黄疸患者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 阻塞性黄疸具有死亡率高、并发症高的特点,必须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从而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1] 杨远勇.胆囊切除术后阻塞性黄疸16例诊治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7):539-542.

[2] 景仕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6例手术治疗和技巧探讨体会.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14):3269-3270.

[3] 阳红英, 朱卫华, 彭娟, 等.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30):60-61.

[4] 章征兵, 谢维炎, 胡华琨, 等.腹腔镜下婴儿阻塞性黄疸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2):330-331.

[5] 沈栏.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术后护理体会.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12, 41(18):984-98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41

2014-12-25]

466700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空肠引流术胆总管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疗效观察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