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决问题的策略

2015-02-02 15:35唐为亮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5年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高中物理物理

唐为亮

一、物理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师方面

首先,由于应试教育在我国根深蒂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广大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传统的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往往实施的是“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物理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物理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成为物理课堂的主角,以“讲”为中心,以练为基本,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和配合,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与新课标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是不相符的.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上单一的知识传授代替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探究,对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解忽略了物理现象的多元性和动态性.广大的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不了解,实施的过程中过于的形式化,教育理念一知半解.

其次,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广大的高中教师按部就班的沿用以前的模式,教学的形式十分单一,广大一线教师忽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课改鼓励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更为民主和谐的探究过程,物理课程更多的体现出探究性、合作性、启发性和实效性.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学生技能提高的过程是实践操作的不断累计.因此,轻理论忽视实践的物理教学过程导致物理课堂教学的枯燥和乏味.

(二)学生方面

传统的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的影响,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也不够明确,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探究性.加上高中的课程多,任务紧,还被认为语数外做为主科目,业余时间学习物理的时间较少,对物理的学习整体不是十分重视.物理知识学习动机的缺乏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高中物理课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物理知识虽然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但是对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难题,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学习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习惯的影响,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相应的物理情境更多习惯于分析静态的画面,而很难对相关知识进行动态的分析,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多样.加上学习方法不够多元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受到限制.还有一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时对教师和同伴的依赖性很大,自己主动探究的少,长此以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认为学习物理无用的观念导致高中物理学习的低效.

二、解决物理问题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策略

众所周知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在学生学习现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创设问题情境.

首先,教师教授新课前要善于运用问题导入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重要原动力.教师课前要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采用实物模型、物理实验、多媒体展示等多种途径

提出问题,教师实践中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提出问题,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矛盾中让学生更加积极活跃的思考.

其次,广大的物理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实施问题式教学,要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难易适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因为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物理思维存在一些固有的弱点,因此,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有效的把握所创设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明白所提问题的价值,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递进式推进.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又能够总结出解决物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再次,教学过程中广大的教师不仅仅要采用问题诱导设疑,还应努力搭建问题解决桥梁,注重启发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共同探究.当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而仍然无法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时,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结合相关的练习题加强和促进学生的理解.在较难习题的关键处广大的物理教师应善于设疑,排除学生在解题中的钉子,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建桥梁.

(二)分析物理问题策略

首先,广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和途径对物理问题的表征进行分析,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因此,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性质进行了解,找到问题解决的出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表征,让学生学会放弃无关紧要的信息干扰,挖掘出信息的“题眼”.常见的分析突破口包括文字表征、数学表征、图形表征、示意图表征等等.

其次,广大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类比的方式摸清楚问题线索.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将新问题与已有信息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利用这种类比的相似性丰富问题解决的途径.

再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先解决小问题进而解决整体.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找准相关问题的联系将问题简单分为四个小问题,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将学生难理解的抽象模型借助数学理论推导论证.

最好,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高中物理问题大胆的假设和推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总结与思考

新课改的高中物理学习过程应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物理课程学习的目标更加强调综合性和实用性,广大的一线物理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善于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在课堂上用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方式和方法,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完善.但是,由于学生个性和学习能力的不同,班级特色的差异,广大的物理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借鉴和总结,才能进一步丰富解决物理问题的相关策略.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高中物理物理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留言板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两只想打架的熊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