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仿作训练,培养写作兴趣

2015-02-02 18:26闵珏英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作文训练兴趣小学语文

闵珏英

【摘要】仿作,作为一种发展智能,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积极而有效的手段,早已得到老师们的重视和运用。但是,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正确、有效、科学地运用它,使其在作文教学中发挥独特的效应,真正做到“仿而不袭,仿而不滞,仿中求异,仿中求深”,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却是一个值得认真研讨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我的看法,且作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仿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作文训练是新课程要落实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重视仿作训练,培养写作兴趣。具体做法是:

一、仿作的四种模式

(一)仿而不袭

仿作,顾名思义,就是模仿写作。对于模仿写作,茅盾先生曾作过简述:“模仿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宋代著名学者朱熹也曾说过:“古人作诗句是模仿前任而作之”,对于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模仿写作其独特的作用在此课略见一斑了。但我们也常听到、看到,由于部分老师对模仿写作及其智力价值缺乏清楚、科学的认识,往往不加分析地把仿作同抄袭,套作混为一谈,这种不加分析盲目排斥的做法是片面的。事实上,凡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模仿是不可避免的,小学生作文同样也是不能脱俗的,问题的关键是要科学地摆正“仿”与“作”的关系,搞清仿作的基本要求。这就是通过“仿”借鉴范文的独具匠心的布局,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材进行独立的写作,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基于这一要求,要使学生明白:仿作不是取其的语句抄袭,也不是断章取义的段落抄袭,更不是“改头换面”的通篇抄袭,而是在对范文完全驾驭熟烂于心的基础上,取其范文的精华,汇入自己的事物之炉进行完全自我的“购制”。这样,仿作出来的文章才不至于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二)仿而不滞

仿作中的“滞”是仿作训练之大忌,所谓“滞”即步趋范文的后尘,行文仿得太深,仿作仅仅是帮助提高作文的手段,而不能当作一种不可变更的固定模式。仿作,前提是仿,重点是作,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再造思维的延续过程,也就是发展创新的过程。那么,如何突破范文的模式,做到“仿而不滞”呢?我们觉得首先要对所仿的范文反复阅读,从范文中得其精髓、妙处、掌握规律。然后,针对自己的选材,在领悟“精髓”的基础上,从布局、意构等方面设计出“高于范文”的最佳写法,仿写出来的文章叫人“不见其范文踪影,却得超范文之精妙”。这样,才不至于被所仿范文绑住手脚,抑制了写作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三)仿中求异

仿作,按其固有的布局写作也无可厚非,但要做到仿中有异。所谓“仿中有异”,即敢于突破范文的束缚,实际上,仿作训练的本身就存在一个“仿作”与“创作”、“继承”与“发扬”的问题。仿作的最终归宿是创作,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发扬。仿作中的“异”应该在“创作”与“发挥”上得到良好的表现。所谓“仿作”绝不是如出一辙,这样的仿作又有何益?

(四)仿中求深

“仿”和“深”并不是两个等量概念,仿作训练,既要求异,更要求深,因为仿作的深度,标志着认识的升华、写作水平的提高。仿作训练,如果仅仅是看作一种积累知识的学习形式,而仿重于对知识信息的记忆往往会失之于肤浅。要求仿作训练中的“深”应立足于我国学习中所倡导“熟而精,精而化”,着重于对知识信息出发、联系和改造。

二、培养兴趣的三点看法

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提高,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而如何才能提高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体现了新的作文教学理念,除了可以采用上面四种仿写方式外,还要求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上,让学生愿写、乐写。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堂作文指导课,情境的创设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如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激发写作兴趣。

(二)训练多样,提高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好奇心十分强烈,他们喜欢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事物,喜欢参加新颖的活动。如果作文训练经常变换方式,做到多渠道、多课型、多样化,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出他们盎然的习作兴趣。

在作文训练中,我尽量用多种形式的作文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一是即兴作文,即抓住当前的一些事物及场景引导学生当场作文。二是随心日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三是读写结合。即在学习某一篇课文的某些精彩段落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编故事内容。此外,课内外阅读笔记、佳作欣赏、仿写等训练方法都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途径。

(三)优化批改,增强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批改作文“徒劳无效”。因此,要改革作文的评价方式,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启发式的评价结果。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他们日后形成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一是当面交流。学生作文交上来后,必须及时批阅。二是心灵交流。文章是同学们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用童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这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地对话。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才能真正的做到“下笔如有神”。

仿而不袭,仿而不滞,仿中求异,仿中求深,这是我近年来教学生涯中加强仿作训练,培养写作能力的一些做法,今后我将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学习探究,以更快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编辑:王 娜)

猜你喜欢
作文训练兴趣小学语文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命题作文训练中的命题方式初探
作文训练的前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