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团队特征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

2015-02-03 06:42陈光华梁嘉明杨国梁
软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陈光华 梁嘉明 杨国梁

摘要:通过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的数据,以专利、论文为因变量构建负二项分布模型,探讨研发团队特征(包括团队规模、质量与结构)对产学研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团队规模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科学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质量即高级职称比重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团队结构即企业人员比重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科学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研发团队;产学研合作;团队规模;团队质量;团队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2-0015-04

R&D Team Characteristic and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CHEN Guanghua1,LIANG Jiaming2,YANG Guoliang1

(1.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

2.Guangdong TechnoEconom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Guangzhou 510070)

Abstract:Taking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projects of Guangdong as example,and conduct a negative binomial model using patent and paper as dependent variables to explore R&D team scale,quality and structure on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performance.Results show that,team scale has negative impact on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positive impact on scientific innovation.Team quality has no significance impact on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Team structure has positive impact on technical innovation but negative impact on scientific innovation.

Key words:R&D Team;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team scale,team quality;team structure

引言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研发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研发团队是执行产学研活动的重要载体。研发团队特征,尤其是团队规模、质量与结构对产学研创新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周正[1]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郭斌[2]指出研发团队规模越大,合作关系可利用的资源也就越多,涉及到的协调工作也越多,规模对合作关系有效性的影响是这两种作用相互结合的结果,Brostrm[3]分析了瑞典大学与企业合作创新的情况,认为与大学合作会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纵观上述研究,尚存在两点研究不足:一是在研究对象选择方面,缺乏以项目层面为样本数据集的支撑。产学研合作研发团队是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成,具有协同创新的整体性;二是在影响因素的选择方面,现有研究多以团队规模为变量,缺乏更细化的团队特征信息,例如团队的质量、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为弥补上述研究缺陷,本文以广东省部产学研专项作为主要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团队由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共同组成。本文拟从团队规模、团队质量、团队结构三个方面衡量研发团队特征对产学研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影响。这不但对丰富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具有重要价值,也对指导各地产学研合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团队规模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产学研合作研发团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主要目标,由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共同组成的跨界临时性团队,其特点是研发工作与日常工作并行,范围小、方式灵活[4]。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资源投入越多,相应产出也越多。大规模团队拥有的信息量更大,可为研发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5]。Magiuka[6]通过案例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团队可以从更多的视角来探讨问题,拥有更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网络,可支配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创新,从而可以推动创新思想的贯彻执行。然而,基于团队冲突观的视角,由于团队成员在职业背景、知识技能的差异性,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目标难以达成一致[7]。Pearce[8]通过研究美国汽车产业发现,规模较大的团队其成员一般来说参与度较低,协作程度也比不上小规模团队,并得出了团队规模与团队创新负相关的结论。因此,本文认为研发团队规模与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提出如下假设:

H1a:团队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

H1b:团队规模与科学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

1.2 团队质量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研发团队的质量代表了整个团队的研发水平以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方的知识存量和投入力度。大多数实证文献研究中,R&D人员投入方面仅考虑人员数量的影响,大部分都忽略了人员质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数不多的几篇考虑研发团队质量的文献都证明,研发团队质量与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例如,付晔[9]等采用2000~2007年5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相关数据,分析R&D人员质量对不同类型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结论是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对研究型大学专利产出的影响均显著且为正相关,而且对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其他因素(R&D人员数和经费)的影响。朱平芳[10]等研究了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对专利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的专利产出也有着不同的影响,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投入R&D活动后对企业的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团队质量与技术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H2b:团队质量与科学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1.3 团队结构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产学研合作研发团队由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共同构成,研发团队跨越了职能部门的界限,团队构成具有异质性,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既有互补性又有冲突。Keller[11]研究了4家公司93个跨越职能部门的新产品研发团队的情况,研究表明功能异质性可以促进团队与外部沟通,从而提升团队绩效。惠青[12]则指出网络成员的多样性有助于企业获取不同价值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企业多方位整合知识资源。团队结构的异质性可以分为任务导向的异质性与功能异质性,前者指完成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存在的差异,后者指团队中的组织角色的差别。产学研合作研发团队成员在使命定位、知识背景、利益导向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既存在任务导向的异质性,又存在功能异质性。企业主要是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对科学创新即论文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虽然已经参与到产学研合作研发中来,但在我国现行对高校、科研院所论文产出导向的成果评价体系之下,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并不能完全摆脱论文发表的压力,因此,会有更多的动力发表论文。本文以企业人员占团队人员的比重作为衡量团队结构的变量,并提出如下假设:

H3a:团队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H3b:团队结构与科学创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2011年广东省部产学研已验收合作项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科技厅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根据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了筛选,剔除了高校、科研院所为主承担单位的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以及社科类、管理类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最终保留了658个以企业为主承担单位的技术开发类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据,表1显示了这些数据的描述性特征。

2.2 变量测量

(1)因变量。以专利(Patent)和论文(Paper)分别作为衡量产学研合作研发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因变量。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产出的常用指标,专利与创新性直接有关,可以用来衡量技术创新性,专利权也与经济效益有关,可以带来经济效果[13]。论文是衡量科学创新的重要成果[14],并且对大学、科研院所而言,发表论文仍然是重要的成果评价指标。

(2)自变量。为反映团队特征的变量,采用项目人员(Size)、高级职称比重(Senior)、企业人员比重(Firm)三个变量分别衡量研发团队规模、质量与结构。项目人员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人员构成,是衡量团队规模的重要指标,人员越多,规模越大。团队质量用高级职称比重衡量(高级职称比重=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项目人员),反映了团队的研究水平。团队结构用企业人员比重衡量(企业人员比重=企业参与人员/项目人员),反映了企业在项目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情况,企业所占比重越高,越能凸显企业在团队中的创新主体作用。

(3)控制变量。主要选取了如下控制变量:一是企业规模,采用企业总资产(Asset),并取了对数。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资源与环境支撑[15]。二是企业自身研发人员(Emp),并取了对数,显示了企业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会影响企业引进、消化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知识的效率[16]。三是项目经费(Exp),来源于企业自筹和政府资助,以企业投入为主。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专项的政府研发资助比例一般不超过25%,更多地是撬动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设定

由于专利和论文数量属于任意非负整数,不服从正态分布,需要引进计数模型。泊松分布(Poisson)和负二项(Negative Binomial)分布更加适合分析计数模型[17]。

设每个观测值yi都来自一个服从参数为m(xi,β)的泊松分布的总体:

然而,泊松分布要求均值与方差相等,本文中专利与

论文的方差远大于均值,样本数据存在过度离散,需要对泊松分布进行修正。负二项分布允许方差大于均值,泊松分布是负二项分布的特例。因此,采用负二项分布的似然函数极大化来估计模型的参数,负二项分布的对数似然函数如下:

3.2 实证研究结果

表2显示了模型主要变量的Spearman相关系数。可以发现,大多数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最高不超过0.3,可以将其引入同一模型中进行检验。此外,为了减小一次项及二次项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构建二次项之前先对团队规模变量进行了数据中心化处理。

表3中的模型1和模型2代表了以专利和论文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反映了团队规模、团队质量与团队结构对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影响。所有模型的LR chi2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过度分散系数alpha为零的假设,这表明负二项分布模型要优于泊松分布模型。

团队规模方面,模型 1的结果在统计上未能支持假设H1a。团队规模及其二次项与技术创新负相关,且系数不显著,表明技术创新与团队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模型 2的结果,团队规模与技术创新为正相关关系,团队规模二次项与技术创新为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1和005,在统计上支持假设H1b。表明团队规模并非越大越有利于科学创新,团队规模在达到阈值之后,继续扩大会阻碍科学创新。项目人员过多,会增加管理、沟通和协调的成本,在学术观点上难以达成一致,反而降低了科学创新的绩效。

团队质量方面,模型 1和模型 2的结果在统计上未能支持假设H2a和H2b,团队质量与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关系不显著。高校、科研院所职称的评价大多以学术专著、高水平论文为标准,并非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难题为标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高级职称的比重并不对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有显著影响[18]。

团队结构方面,模型 1的结果在统计上支持假设H3a。企业人员比重与技术创新为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005,且相关系数为0.701,表明企业人员比重与技术创新具有强相关关系,企业人员比重越高,技术创新效果越好。模型 2的结果显示团队结构与科学创新为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001,且相关系数为-1.698,充分表明企业人员比重与科学创新具有强负相关关系,企业人员比重越高,科学创新效果越差。两个模型的回归系数一正一负,反映了专利和论文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重要性的差别。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产出导向上有较大的区别,企业更擅长生产以专利为衡量的技术创新成果,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发表论文的科学创新作为主要产出。

模型 1和模型 2对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显示,项目经费越多,越有利于技术创新,而对科学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在001水平上显著,作为主承担单位的企业规模会显著影响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企业吸收能力对科学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利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数据探讨了团队特征,包括团队规模、质量与结构对产学研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影响,结论如下:第一,团队规模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科学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团队质量对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的影响不显著。第三,团队结构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科学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四,项目经费、企业规模、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对科学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上述研究结论对如何提高研发团队的产学研创新绩效具有如下重要启示:

首先,团队需要保持适度的规模,考虑到合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相对松散耦合的关系,团队规模过大,会导致交易成本增加,不利于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团队规模过小,则协同创新效应不能完全释放。

其次,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级职称评价主要以论文、专著为标准,不一定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企业组建合作研发团队的过程中,需要吸引更多切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而非一味以科研人员职称的高低来选拔。高校、科研院所则需要进一步改革科研人员评价体系,职称评价体系需要体现科研人员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

第三,专利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武器,对企业竞争优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长期困扰我国企业创新乏力的问题。为了更大程度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适度提高企业人员在团队中的比重。企业应该发挥更多的创新主体作用,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产学研的技术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07):52-56.

[2]郭斌,谢志宇,吴惠芳.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S1):140-147.

[3]Lf H,Brostrm A.Does Knowledge Diffus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Increase Innovativeness? [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8,33(1):73-90.

[4]戚振江,王端旭.研发团队效能管理[J].科研管理,2003(02):127-132.

[5]薛继东,李海.团队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2):25-32.

[6]Magjuka R J,Baldwin T T.Teambased Employee Involvement Programs:Effects of Design and Administration [J].Personnel Psychology,1991,44(4):793-812.

[7]贺远琼,陈昀.不确定环境中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02):123-128.

[8]Pearce C L,Herbik P A.Citizenship Behavior at the Team Level of Analysis:The Effects of Team Leadership,Team Commitment,Perceived Team Support,and Team Size [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4,144(3):293-310.

[9]付晔,张乐平,马强,等.R&D 资源投入对不同类型高校专利产出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003):103-111.

[10]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 R&D 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3,6(5):l.

[11]Keller R T.Crossfunctional Project Groups in Research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Diversity,Communications,Job Stress,and Outcome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3):547-555.

[12]惠青,邹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整合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0(03):4-9.

[13]张洁,戚安邦,熊琴琴.吸收能力形成的前因变量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5):29-37.

[14]吕萍,柳卸林.开放性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1(06):185-192.

[15]Huang K,Yu C J,Seetoo D.Firm Innovation in Policydriven Parks and Spontaneous Clusters:The Smaller Firm the Better? [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2,37(5):715-731.

[16]Fontana R,Geuna A,Matt M.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industry R&D Projects:The Importance of Searching,Screening and Signaling [J].Research Policy,2006,35(2):309-323.

[17]NúezSánchez R,BargeGil A,ModregoRico A.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Interactions between Public Research Centers and Industrial Firms in Spain:A Projectlevel Analysis [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2,37(3):330-354.

[18]Sapsalis E,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 B,Navon R.Academic versus Industry Patenting:An Indepth Analysis of what Determines patent Value [J].Research Policy,2006,35(10):1631-1645.

(责任编辑:李映果)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问题探究
浅谈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创新力的机制研究
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