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评

2015-02-03 13:43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洞经纳西白沙

1.纳西古乐

出品人:宣科

有人曾说:“中国音乐史是一部无声的音乐史”。但是在美丽的彩云之南,有一方山川钟秀的静土——丽江,这里的纳西族人祖祖辈辈守护着珍贵的人类遗产,传承着璀璨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被称为“纳西古乐”的“丽江洞经音乐”,这种至今仍存活的道教科仪音乐汇集了“稀世三宝”,即古稀老人使用古老乐器演奏古代乐曲。

这张DVD是目前纳西古乐最经典也是最完整的一次录影,由民族音乐学家宣科组建的大研纳西古乐会演奏,专辑不仅包括了《八卦》、《浪淘沙》、《元始》、《到夏来》、《山坡羊》、《偈子》、《清河老人》七段丽江洞经音乐,还收录了白沙细乐著名乐章《笃》。如果您来到丽江大研古城,不妨听一听现场演奏,与宣科先生聊聊纳西文化,近距离感受音乐“活化石”的魅力。

2.Expedisound #3 China YunNan Province

演奏者:白沙细乐艺术团

法国Expedisound系列发起于2004年,旨在呼吁人们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关注世界文化多样性。在探索完非洲大陆和蒙古地区后,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中国云南省丽江地区,与白沙细乐传承人和凛毅组织的白沙细乐民间艺术团合作,录制了这个套别具一格的音乐专辑。

这套专辑分为传统部分与电声部分两张。其中传统部分收录了白沙细乐现存的七个乐章:《笃》、《一封书》、《三思及》、《公主哭》、《跺磋 跳跺舞》、《抗磋 射箭舞》、《朵朵白云间》,热爱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乐迷与研究者一定不要错过。电声部分是现代科技与传统音乐跨界融合的实验之作,适合钟爱现代音乐的发烧友。

3.《纳西族音乐(精选版)》1999

出品人:桑德诺瓦工作室

这张专辑由民族音乐学家和云峰教授主持的桑德诺瓦工作室出品,可以说是纳西族传统音乐经典的荟萃与再现。为纳西族传统音乐,尤其是部分失传或濒临失传的音乐之音响永久性保存下来。

碟片收录了多首白沙细乐、丽江洞经音乐、东巴唱腔和纳西族民间音乐的经典选段。音频来源分为两个部分: “回音再现”是1999年桑德诺瓦工作室亲赴丽江录制,纳西音乐学者杨增烈、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人杨友和、“纳西民歌”传承人李秀香、国家二级演员和金花等联袂演出。“历史回音”来自20世纪50—60年代所录制的音响实况,参与演奏的绝大部分艺人现均已仙逝,我们甚至可以听到白沙细乐传承的灵魂人物和锡典老先生的绝响,这份无法复制的音乐文化遗产对后世来说弥足珍贵。

4.《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专场(2009)》

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

作为乐坛年度盛事之一,“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脱胎于“施特劳斯音乐会”。正式更名后,仍保持了最初的音乐风格———以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为主。尽管每年音乐会上,演出曲目会有细微调整,偶尔乐队也会“出其不意”,来两首其他音乐家的作品“换个口味”,但这一切,都不妨碍“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永恒不变地唱着施特劳斯主旋律。一成不变地,年年都以“拉特斯基进行曲”作为返场曲目。至今为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演奏团体只有维也纳爱乐乐团。这个乐团苛刻的录用制度,把许多外国优秀乐手都拒之门外,因为他们只录取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演奏家,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几年的“老维也纳”们,他们连演奏乐器也不肯更新换代。但是,每年出现在金色大厅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主角,却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执棒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是以色列指挥家巴伦博伊姆,他的指挥风格洒脱大方、干净利落,善于抓住作品的整体结构,忠实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他对乐队的音色以及声部之间的平衡感觉敏锐,重视的音乐色彩变化和音乐表演的开创性。值得注意的是,本场音乐会首开先例,上演了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的《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为即将到来的海顿逝世两百周年纪念拉开帷幕。这不仅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六十多年来首次采用海顿的作品,在体裁上也突破了波卡和圆舞曲的限制。巴伦博伊姆以幽默风趣的手法指挥了这首精致典雅的作品,为观众带去无限欢乐。

5.《上帝之声Ⅲ》

演出者:Gregorian Chant

格里高利圣咏起源于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尽管它们旨在表达歌词的宗教内涵,并不注重官能美感或情感诉求。但有趣的是,中世纪许多俗乐与民谣均改编自格里高利圣咏的曲调。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来的音乐艺术。格里高利圣咏以十分简单,压抑的男声如潮水般连绵起伏,时而徘徊于幽沉的低音部,时而又突然攀升至难以想象的高音区,音域跨度之大和对人声要求之高,是其它早期所不能比拟的。

来自英伦岛屿的格里高利(Gregorian)合唱团是由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之推手弗兰克·彼得森(Frank Peterson)所精心打造的组合,12位成员都是英国伦敦乐界有一定地位的演唱家。他们拥有深厚古典基础,致力于600年的美声传承,以天籁般的唱腔演绎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曲,旋律中隐隐飘出一丝庄重圣洁的味道,音域宽广回荡,令人感到与上帝如此接近。他们的作品曾在全球34个国家发行、在7个国家创下前10名的成绩,获得1张白金及7张金唱片的殊荣,使格里高利的圣音传遍世界各个角落。

6.《维瓦尔第歌剧选集》

演唱者:Cecilia Bartoli

二十世纪,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洛克音乐。当在复兴巴赫的运动中发现维瓦尔第对他耐人寻味的影响时,音乐界开始关注这位大师,他的音乐魅力也越来越多的被揭示出来。1978年在他诞辰300周年之际,一块纪念铭牌在公墓旧址——维也纳理工大学揭幕,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崇敬。发光的未必是金子,而真金即使蒙尘多年,也依然是闪闪发光的。

格里莫曾说:“巴赫是给受苦难的人听的,勃拉姆斯是给恋爱的人听的,维瓦尔第是给快乐的人听的。“就算在表达悲愤或是伤感的歌剧唱段中,作品也无不展现出一种充满力量的激情。维瓦尔第的特点,大概就在于一种生生不息,强烈向上的生命力。他的声乐作品是极端器乐化,这张唱片共录了十三首难度很高的歌剧歌剧咏叹调,由乔万尼·安东尼(Giovanni Antonini) 指挥意大利室内乐团和谐花园(Il Giardino Armonico)乐队为巴托莉(Cecilia Bartoli)伴奏。乐曲完全是依照维瓦尔第时代的乐器演奏,并由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合唱团伴唱。这些咏叹调音域极广,有时甚至要从很低的音跳跃十二度音程,而且还要速度极快地唱出清脆玲珑的花腔。恐怕除巴托莉之外,极少有人能将这些作品处理得如此完美。

猜你喜欢
洞经纳西白沙
云南洞经音乐功能谱系的建构及相关问题分析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儒化、俗化——清代庙学释奠礼乐与洞经音乐的相互影响
白沙水库
昌宁洞经古乐文化研究
白沙涧
鸡足山下的沙址洞经古乐
白沙水库
纳西鲁丁的微笑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